专栏名称: 温sir讲地缘
以地缘为角度,历史为脉络,沿着先人的足迹,探究缤纷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岛日报  ·  刚刚,四川突发!成都简阳市发生2.8级地震 ·  18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9张图,带你看中国最美冰瀑!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很多人错的地理常识,地理老师都哭了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珠江不是一条河 ·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冰上转场你见过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温sir讲地缘

大航海时代 — 博哈多尔角,阿维斯骑士团,亚述尔群岛

温sir讲地缘  · 公众号  · 地理  · 2017-02-22 07:59

正文

相比葡萄牙人接下来要遇到的挑战,前往加那利的航程已是非常轻松的了。一方面,探险者有加那利土著为之确定明确的目标,以及提供岛上的情报;另一方面,整条航线都是在阿特拉斯山脉西北麓沿海地带的庇护之下。即使不考虑沿途补给的便利性,能远望绿色的诺曼人和葡萄牙人,最起码也不会有置身于绝境的感觉。
更大的困难在于船员对不可知世界的恐惧。在之前诺曼贵族征服加那利群岛的探险中,恐惧心理就曾经使让.德贝当古雇佣的船员大量逃亡(只剩数十人随之登陆)。如果说这还只是恐惧感的话,那么沿西撒哈拉南下的航线,给予探险者的感觉就是“绝望” 感了。因为从加那利群岛再往南的航程,船员所能遥望大陆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沿途补给几乎没有可能。

葡萄牙人并非打通西北非-西非海上航线的先行者,之前那些将贸易线西出直布罗陀的海上强者(比如阿拉伯人)都曾经沿贸易线南下做过努力。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4世纪也有商人在与摩洛哥沿海地区进行海上贸易时,有过类似尝试。这些航海先行者所认定的海线终点,是今天西撒哈拉西北沿海,与加那利群岛隔海峡相对的“博哈多尔角”。受欲望驱使沿海航行至此的航海者们,在绕过岬角之后看到的还是一片荒凉之地时,心理便出现了崩溃。于是乎在航海者的传说中,博哈多尔角以南海域被描述为一片魔鬼之地,任何驶入这片禁地之人都将万劫不复。

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以加那利群岛(具体是戈梅拉岛)为起点的葡萄牙探险家,注定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探索博哈多尔角以南的航线。为了寻找到黄金帝国,葡萄牙人需要一点点的延伸自己的每一次航程,并考察沿岸是否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最初的突破是在公元1434年,恩里克派出的探险家第一次绕过博哈多尔角,向南航行了100海里。好消息是,这片魔鬼海域并没有人们想像中那么可怕;坏消息则是,此次航行所面对的仍然是荒芜的沙漠。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抛开经济基础谈论理想和政治都是没有意义的。现实的问题在于,航海是一件很烧钱的事。即使恩里克王子的身份,能够帮忙他在葡萄牙国内击败一些反对意见,但如果不为这项收益不可知的探索活动,找到直接的经济支撑,事情将变得难以为继。先期发现的马德拉群岛,开始为进一步的探险发挥了积极作用。马德拉群岛财政收入的20%,被用来做进一步探险的专项海上基金。在这个群岛上的殖民和农业开发的成功,为葡萄牙财政带来了额外收入。技术上说,将部分收入用来支持下一步探索的滚动发展模式,与企业将每年赢利中的固定比例用作技术开发一样,都是良性循环的表现。
葡萄牙和恩里克王子航海探险的另一个重要支撑,来自于罗马教廷。对于教廷来说,任何一次针对异教徒的征服,都是值得期待的。教廷有权力要求,每一个教徒将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献给上帝(其实当然是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了),这就是所谓“什一税”。只要你向教廷承诺,将传播天主教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教廷当然是很乐得在政治上表示支持的。至于付出十分之一收入的天主教国家来说,这样做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
获得教廷支持,相当于为接下来的航行发现进行了注册(以避免其它国家的恶性争夺),而宗教传播对于殖民地的开发与稳定,也的确会发挥积极作用。除此之外,教廷也给予了葡萄牙接下来的海上探险,以实质的支持。我们知道,十字军时代是教廷影响力最盛的时期。那些受狂热宗教思想驱动,并在东征中积累了大量财富的骑士团,结构上是超出各国政治统治者直接听命于教廷的重要力量。除了最著名的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条顿骑士团之外,各国还有很多规模较小的骑士团组织存在。
14世纪初,伴随着十字军事业的衰弱,骑士团在东地中海的事业也走向了没落。他们对各国王权集中度的破坏,以及所积累的财富都使之陷入了危险的境地。这其中,在波罗的海继续延续条顿骑士团,以及以塞浦路斯-罗得岛-马耳他岛,等东地中海岛屿为基地,逐级为基督教世界抵御穆斯林压力的医院骑士团,都因其还有地缘政治价值而延续了下来。以法国为基地,影响力最大、财产也最多的圣殿骑士团则没有那么幸运了。法国国王不仅以异端为名,解散了圣殿骑士团,还处死了大量骑士团的高级领导者。至于法国境内的骑士团财产,自然也成了王库所有。
在法国之外,圣殿骑士团的财产开始在教廷的授意下,自然依属地原则流入了其它骑士团。这其中,获益最多的是依然在地中海发挥影响力的医院骑士团,而葡萄牙的财产,则归入了葡萄牙本土的阿维斯骑士团。基于圣战属性的“收复失地运动”中,伊比利亚诸国需要获得教廷的支持比其它国家更甚。同时军事修道会的存在,也的确能够在针对摩尔人的战争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骑士团这类军事修道组织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处境,并没有像法国那样危险。然而随着伊比利亚圣战的结束,情况同样变得有些微妙了。这些受教廷指导的骑士团需要找到新的方向,才能继承让王权觉得有存在的价值。
最终的结果是双赢的,在葡萄牙拥有大量的地产的阿维斯骑士团,成为了支持葡萄牙海外探险活动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事实上,伟大的恩里克王子本人,正是这个骑士团的团长。教权与王权在海外扩张的协调之处,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不过这位航海先行者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他“恰好”拥有了双重身份。身体力行的推进航海事业,才是他值得世人铭记的地方。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航海本身是一件充满危险和挑战的职业(生活环境亦十分恶劣)。除了少数出身不那么正的贵族(比如诺曼人),绝大多数贵族是不屑于亲自做这件事的。毫无疑问,恩里克王子的修道者身份,是他能做到这点的直接原因(其本人甚至终身未婚)。之所以在这里提到这一点,是因为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宗教仍然是影响这一进程的重要地缘因素之一。
地缘跟地理之间的差异,只在于一个“人”。意识形态和信仰对于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在微观历史层面并不容忽视。只是这个帖子的重心,会更多放在这一因素产生的地缘背景,以及宏观关系上罢了。具体到对个人的工作生活来说,那就是有具体的行动力,其实远比拥有宏观思维更为重要(不至于成为不切实际的空想家)
回到葡萄牙海外扩张的路线问题上来。被撒哈拉沙漠覆盖的西非海岸线,长度超过650海里(约1200公里),并且中途再无群岛为之过继。也就是说,葡萄牙人要向南探索至身处萨赫勒地带的塞内加尔河口,才有机会真正触及心目中的黄金帝国。从绕过“博哈多尔角”算起,葡萄牙人又花了11年时间,才完成这个“发现”,并在稍早些时候看到了黑人的踪迹。而在此之前,支撑葡萄牙人信心的,几乎只有在沙漠海岸发现了柏柏尔驼队留下的足迹(证明南下的方向是正确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国家地理  ·  9张图,带你看中国最美冰瀑!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很多人错的地理常识,地理老师都哭了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珠江不是一条河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冰上转场你见过吗?
3 天前
医学界  ·  一个村诊所的崩塌!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