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问我,结婚以后觉得什么时候最幸福。我说一个人无聊发呆的时候。
这个星期,我就在人生最好的时光里。孩子被大家长带去奶奶家,我工作之外的时间完全属于自己。
这是我们婚后的约定:每年都要有一点时间,我带孩子出去,给他独处的机会;或者他带孩子出去,让我在家放鸭子。
作为责任感满满的成年人,这是我们能想到的给自己最好的奢侈品。
我高中闺蜜木木,刚跟一家人去了趟青海,累得臭死,说一个人出门才是旅行,一家人外出都是工作。
结婚生孩子以后,女人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热闹,缺独处的时间。
年少读散文,不明白为什么作者要写“愿时光停留未嫁时”,难道所有的婚姻都会后悔?等自己结婚生子,才明白与其说后悔,不如说是丝丝缕缕的怀念,怀念那些慢慢悠悠、随意浪费的时光。
成长是一个从士兵到将军的过程,背负越来越多责任,无论愿不愿意,你都要把一个人过成一支队伍。
你不再是自己,时间被亲人、工作、朋友、熟人瓜分,直到某一天,你见完客户,一个人坐在街边的咖啡馆喝咖啡,才发现独处是成年人让生活慢下来的唯一办法。
我以为只有已婚女人贪恋独处时光。小珊却告诉我,单身有另外一种责任。
十年前,她母亲去世,父亲搬来与她同住。
父亲年龄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像她的孩子。小珊加班回家稍微晚一点,他就夺命连环call。小珊关门看会儿书,他一会儿敲门递个桔子进来,一会又说,我背不舒服,你帮我看看。
小珊家楼下有个小小的日料店,她常常下班后一个人在那儿吃两个鳗鱼手卷,再回家给父亲做饭。
“我爱家人,但当我一个人,细细品味鳗鱼酱汁的咸甜,才觉得生活是自己的,终于不需要考虑任何人的感受。”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开车到家后会独自坐在车里发呆?网友爱酱回答: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推开车门你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你自己;在车上静静,抽根烟,这个躯体属于自己。
这个答案收获了1.1万个赞。
很多时候,我们的孤单与不快乐,是因为活得太满,太有目的。
在工作中,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每一分钟都为结果而生;下班的路线精准规划;回家后做饭、吃饭、收拾碗筷、管孩子学习……偶尔一个人外出,也是外地同学来访或者闺蜜后院失火。
工作、家庭、社交,从一个战场奔跑到另一个战场,你是男人的太太,孩子的母亲,老板的员工,员工的老板,朋友的闺蜜,可你自己呢,你到底是谁?
《知日》杂志描述现代日本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快乐的原因是他们连娱乐和度假都工工整整地写入年度计划,任何一项计划的延迟和未完成,都会引发自我怀疑与焦虑。
休闲度假,成了人生考核的一部分,只有忙中偷闲的独处,还属于自己。
独处,是漫无目的的一段时光,却是放下一切、放空自己的最好时光。
台湾作家龙应台多年来一直保持一个习惯,每天抽点时间出门散步,在家附近的山路上,看花猫嬉戏,看花开花落。
偶尔约一个可爱的人一起走,但两个人的时候,一半的心在那个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只有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美国作家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下,他越是富有。”
当我们的责任越来越重,能放下的事情就越来越少,即使拥有并不觉得安全,放下却一定惶恐。
好在聪明的女人懂得假装放下、暂时放下。每天为自己安排一点时间用于“出轨”。
是与客户见面之前的十分钟,是孩子睡后的半小时,是在地下车库,坐在车里再听一首歌,是星期天一个人看场电影喝杯咖啡,是坐在草地上看几页书。
作为奢侈品的独处时光,不需要太久太长,过分的奢侈就是浪费。
它们应该像金子一样撒在日常生活的沙砾中。此时,你属于这一时一刻,放下担忧、计划、未来、明天,关掉购物软件甚至关掉手机。
当世界静音,你才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这么多年过去,你还是你,那个16岁时被一张摇滚专辑感动得热泪盈眶的少女;那个拥有一个新玩具就以为拥有世界的女孩。
在生活被安排得像时钟指针一样精确的时代,忙中偷闲的独处,是女人的秘密花园。
一旦拥有,你就富有,不会再为商店橱窗里的华衣名包而心心念念。你知道那些东西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你过得很好,而你真正的奢侈,是手里掌握了关闭喧嚣世界的开关。
所谓活成自己,不过如此简单。每天留点时间,与风景、音乐、美食、空气、轻风相处,不负时光,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