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向香港联交所网站提交初步招股文件,正式启动香港IPO计划。由此阿里巴巴成为首个同时在香港和纽约两地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如果一切顺利,阿里巴巴预计将于年内完成在港IPO,香港市场将迎来腾讯阿里互联网双巨头齐聚的时代。
发行价格或在167港元/股左右,软银为最大股东
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香港IPO联席保荐人为中金香港及瑞士信贷香港公司,未披露募资金额。
本次发行包括5亿股普通股,以及可额外发行最多7500万股普通股新股的超额配股权。本次发行将包含国际发售和香港公开发售,预计最早于11月20日定价。
据媒体从知情人士处获悉,阿里巴巴希望此次香港上市股价定价区间在参照180美元/股(美股)定价,上周阿里巴巴上市团队已经着手与香港的机构投资者接触,机构投资者希望能以5%的折扣询价,11月12日,阿里巴巴美股收市价为186.71美元每股。若按照此前阿里巴巴股价1拆8回港上市计,此次阿里巴巴香港上市股票价格应该在186美元*0.95/8*7.8,即167港元/股左右。
据悉,阿里巴巴此次在港计划募资规模为100亿~150亿美元。
此外,阿里巴巴集团的美国存托股将继续在纽交所上市并交易,每一份美国存托股代表八股普通股。此次上市完成后,集团香港上市股份与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将可互相转换。这也意味着,阿里巴巴集团将成为首个同时在中国香港和美国纽约两地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软银目前持有阿里巴巴约25.8%已发行在外股份,为最大股东。
本次全球发售完成后,软银将保持其最大股东地位。马云和蔡崇信分别持有约6.1%和约2.0%已发行在外股份。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包括马云和蔡崇信)共计持有9.0%已发行在外股份。
此外,招股书披露了阿里巴巴现有合伙人38人,马云、蔡崇信、张勇、蒋凡、井贤栋、彭蕾等均在列,其中合伙委员会名单共计六人,包括马云、彭蕾、井贤栋、蔡崇信、王坚、张勇。
重回香港上市,阿里巴巴缺钱了吗?
上市是能融资,但这显然不是阿里的目的:阿里不缺钱。
就在前两天,天猫公布
双11
最终成交额为2684亿元,毫无悬念地创下记录。而千亿成交额背后,是阿里庞大的用户支撑。
截至2019年6月30日,阿里巴巴的中国消费业务+蚂蚁金服用户数9.6亿;2018年6月30~2019年6月30日年度内,阿里巴巴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8.6亿,其中国内消费者7.3亿、国际用户1.3亿;天猫淘宝等零售市场年度活跃用户数6.74亿,一个季度后该数据增至6.93亿;GMV5.727万亿元,营业收入4108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1043亿元。
2020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阿里巴巴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0%至1190.17亿元,实现净利润327.5亿元、同比增长40%。同时,阿里巴巴正式成为蚂蚁金服33%股权持有人,一次性收到蚂蚁金服的股权产生的收益692亿元。
从营收构成来看,作为阿里巴巴传统贡献营收的主力军,以淘宝、天猫、银泰、盒马等直营业务在内的中国商业零售版块本财季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0%,至757.8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64%;如果再加上阿里巴巴批发业务,以及菜鸟物流、本地生活业务在内,核心商业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将达到85%。
不过,尽管阿里持有近2500亿元的现金,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也有助于其继续发力与扩张创新业务。
阿里巴巴招股书披露,本次IPO所募资金主要用于驱动用户增长及提升参与度;将继续在数字经济体中拓展并提供广泛的产品和服务,持续通过中国领先的线上视频平台优酷及一系列其他分发和内容平台来打造数字媒体及娱乐业务;继续实施新零售业务,持续在云计算技术、供应链管理系统和营销系统进行投入。
翻看阿里巴巴招股书可看出,除了核心电商业务外,阿里巴巴的多项业务仍在亏损中。以阿里云业务举例,财报显示,截止2019年9月30日,阿里云计算业务部分在本财季营收为92.91亿元,比上一季度增长64%,但亏损也同比扩大。本财季调整后的EBITA亏损为5.21亿元,利润率为-6%,2018年同期为亏损2.32亿元,而财报主要把原因归于在人才和技术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
“我们将继续投资于用户体验和创新技术,为消费者以及在新数字经济中经历数字转型的数百万企业创造新的价值。”阿里巴巴董事局张勇如此表态。
曾失之交臂,阿里与港交所渊源颇深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阿里巴巴属于二次上市(其仍然是美股上市公司),这也意味着,与其他赴香港上市的企业不同,阿里巴巴一旦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可择日挂牌上市。
数据显示,自2014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在纽交所挂牌交易以来,股价较当初的发行价已经上涨2倍左右。
业内人士评价称,香港接近阿里巴巴集团核心业务市场,有助于拉近阿里巴巴和本地及区域性投资者的距离,进一步扩大和丰富投资者基础。另外,交易时间的延长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广为人知的是,阿里巴巴曾与港交所有“一进一出”的渊源。
2007年,阿里巴巴旗下B2B业务(批发商业业务)在香港上市,这也是阿里巴巴创业初期的业务板块;但随着阿里巴巴以C2C业务淘宝网为代表的电商形态迅速崛起,并衍生出了支付宝、菜鸟网络、阿里云等遍布阿里巴巴生态的子业务,且很快超过了最初上市时的B2B业务的体量。
2012年2月,综合多方面考虑,阿里巴巴宣布私有化;同年6月,阿里B2B上市公司完成从港交所退市。
2013年中,阿里巴巴再次赴港,寻求以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集团整体上市(含零售商业等业务)。对于阿里合伙人制度的“双层架构”,即同股不同权,当时的港交所并没有此项规则。2013年10月,阿里放弃在港上市。
2014年3月,阿里巴巴启动赴美上市计划;5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上市招股书;6月,阿里巴巴决定在纽交所挂牌,股票代码为“BABA”。9月,阿里巴巴集团正式挂牌上市,该IPO达到250亿美元融资规模。
2018年以来,市场屡屡传出阿里巴巴将回港上市消息。与此同时,各方面条件正趋于成熟。
马云多次表态“愿意回归”
理念和原则不同,让阿里与港交所失之交臂。
在港媒看来,这是香港金融界的一大遗憾。在2017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天津峰会上,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直言:“前几年没有让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是很重大的错误。”
痛失阿里,也成为港交所酝酿25年来最大改革的导火索。
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发布IPO新规,不仅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上市,还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对于不同股权架构的发行人,港交所的咨询总结指出,相关拟上市公司上市最低预期市值,需要达到400亿港元,如果市值少于400亿港元,则需要在最近一个财政年度,收入不低于10亿港元。
这一举措加大了港股的宽容度,同时化解了阿里与港交所的隔阂。
不仅如此,它还掀起了一波互联网企业的上市浪潮。新规生效后,小米即提交招股书,以同股不同权模式申请港交所上市。随后,美团、映客、宝宝树等科技公司也先后“扎堆”上市。而阿里能否回归,始终是外界关注焦点。
实际上,马云曾多次表态“愿意回归”。
去年1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与马云对话,表达了香港渴望“拥抱”阿里巴巴的心愿。马云回应,香港通过了关于“同股不同权”的规定,这是巨大的变化,也是对阿里巴巴的肯定,“我们一定会认真考虑香港这个市场,而且希望参与香港金融市场打造,把它真正打造成为世界继纽约后第二大金融中心。”
今年4月24日,香港立法会长三角考察团对阿里巴巴杭州总部进行访问,由马云亲自接待。双方进行交流期间,又提起当年阿里欲在港上市的计划。会后,考察团副团长张华峰指出,马云非常喜欢香港,在香港也已经有不少投资项目。当张华峰问及马云是否会考虑在香港上市时,马云表示“希望能够在香港上市。”
近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针对“阿里回归港股”时也表态,“我们非常欢迎阿里回香港上市,远走的人总有一天回家,我觉得回家是肯定的,只要我们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专家:阿里回港上市将提升公司影响力
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中新经纬记者指出,阿里回归港股上市,对其有三大好处,一是弥补了过去无法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遗憾,二是可以实现新的融资,最后,因为阿里巴巴主要的收入和利润都来自于中国,在港交所上市有利于进一步扩大阿里在大中华区的影响力,推动其业务增长。
此外,对于阿里巴巴上市可能对市场的影响,杨德龙认为,根据目前的消息,阿里在港交所上市或将募集100-150亿美元的资金,而这将成为港交所史上最大额的募资。因此从短期来看,确实可能对于港股市场带来资金分流的压力。
“但也不能光看到阿里巴巴港股上市所带来的资金分流作用,作为新经济的代表,阿里巴巴为港股投资者们提供了新的投资标的,有助于吸引一部分投资者前来投资,从而对港股市场的活跃度起到刺激作用。此外,随着阿里巴巴重回港股,也早晚将被纳入沪港通、深港通的标的当中,也为内地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也有可能给港股市场带来新的增量资金。”杨德龙说道。
券商推出阿里打新套餐
近年来,港股打新因支持融资认购、中签率高等诸多优势逐渐走俏。而就阿里而言,不管是中国最大电商的称号,还是其一直以来稳健的业绩和股价表现,都引得广大投资者“食指大动”。
参与港股打新,首先需要拥有一个港股账户,可以在传统券商或新兴互联网券商申请开立。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港股通尚不支持港股打新。目前,多家券商已经提前为阿里安排了“打新套餐”,例如富途证券就表示“支持线上一键打新、0手续费现金认购、最高10倍融资杠杆、极速暗盘交易”。
具体而言,港股打新可大致分为两种方式:普通认购和银行融资认购。以富途证券为例,普通认购包括现金认购和富途融资认购,可免50港元手续费,先收后返。而富途融资认购包括未交收金额(当日卖出股票,资金尚未到账)和持仓股票抵押(支持美股或A股的持仓股票跨市场抵押),年化利率6.8%,借款1万日息为1.86港元。
普通认购的又可以作为本金向银行融资借款认购,最高10倍杠杆。据悉,目前传统券商的融资年利率一般为8.6%,富途证券进行银行融资认购年利率可低至1.6%起。
此外,由于中签的幸运儿毕竟是少数,未能获得配售的投资者也可通过港股的暗盘交易,在新股上市前一天,通过某些券商自行设立的内部系统进行报价撮合,先行买卖。据悉,由于暗盘报价更接近上市表现,其赚钱效应也更明显。目前能提供暗盘交易的券商有辉立证券、耀才证券、一通证券和富途证券等。
申购攻略!港股打新如何操作?
港股打新分为三步骤。
第一步:开港股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