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
”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你对马岛战争的影响有和看法?
1982年的马岛战争,虽然规模有限,却在现代海军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二战后的国际格局与关系变迁,很少发生两个国家之间爆发的现代化海空对战。马岛战争的特殊性,让其在之后数十年里,成为了各国海军发展的启示录。
虽然拥有主场优势的阿根廷海军,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躲在港口不出。但仅仅是对面的皇家海军本身,就值得所有人仔细观察一番了。
70年代末 退役前夕的皇家方舟号航母
当时的皇家海军,受到70年代开始的军费预算削减影响,规模与实力已大不如前。在北约集体防御的大框架下,他们逐渐成为北大西洋海区的反潜舰队。
海军的大部分舰船设计,都倾向于反潜优先。出现在马岛战场上的郡级驱逐舰、利安达级护卫舰、女将级护卫舰和大刀级护卫舰,全都是这种思维下的产物。连原本作为新航母带刀侍卫的82级防空驱逐舰,都装备了反潜导弹。
21型女将级护卫舰 典型的反潜军舰
由于皇家海军预设的未来主战场,大都偏向远海。所以在有美国航母编队与自己空军掩护的前提下,他们很难遭到普通短程攻击机的干扰。
唯一可能面对的空中威胁,就是苏联海军的大量远程轰炸机与反舰导弹。所以,他们又出品了82级驱逐舰的简化版本--42级。舰上装备的海标枪区域防空导弹,就以高空高速目标为主要作战对象。
42型驱逐舰上的海标枪防空导弹
在马岛战争中,首批服役的3艘42级驱逐舰,就和1艘82级驱逐舰与无敌号航母一起,程度了舰队区域防空的中坚。他们一共装备了5部双臂的海标枪导弹发射架。
只建造了1艘的82型驱逐舰
至于已经被空军挤压掉的航母与舰载机部队,则被海军以各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勉强保存下来。
以直升机反潜巡洋舰名义开工的无敌号,就是这种无奈的体现。在70年代已经成为直升机登陆突击舰的竞技神号,也被重新改装回航母。除了反潜所必须的直升机外,用空军的鹞式飞机升级的海鹞战斗机,成为了舰队防空圈的最外层。
至于没有受到冲击的核潜艇部队,由于在海空作战中的作用实在是有限,这里就不多提及。
搭载海鹞战机奔赴南大西洋的无敌号航母
总之,当时的皇家海军已经成为一支专攻反潜的护卫大队。
有限的防空能力,就依靠早期海鹞战机发射响尾蛇飞弹、几艘区域防空舰上的海标枪导弹和大刀级护卫舰上的海狼近程导弹支撑。大批50年代开建的老船,则还在使用过时的海猫导弹自保。
当然,这样的水准以70年代-80年代的眼光去看,仍然是国际领先水平。需知当时大部分国家的护卫舰,还都不将防空导弹视为必备配置。
已经落伍了的海猫防空导弹
在后来爆发的战争中,皇家海军脆弱的防空网络,在失去体系支持的情况下,频频告急。
由于没有任何预警飞机可用,2艘航母上的海鹞战机无法在待命中,随叫随到。
早期的海鹞FRS1型,仅仅装备了射程较近的响尾蛇到底。不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区域拦截效果堪忧。所以,装备海标枪导弹的42级驱逐舰,就必须在防御圈的最外层,担任预警雷达站功能。
正在巡逻的海鹞FRS.1战斗机
然而,作为一款削减军费的产物,42级驱逐舰的武器装备也不全面。
当阿根廷战机分批次的进行低空突袭时,应付高空目标为主的海标枪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哪怕海军已经为她们配备了有海狼导弹的大刀级护卫舰保护,也顶不住多批次敌机的轮番攻击。没有进程防空导弹和近防炮的42级,就在马岛战争中击沉2艘,击伤1艘。
惨遭击沉的42型 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当英军的战线逐步靠近马岛海岸,大量的军舰需要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这些护卫舰也在阿根廷飞机的突袭中,损失惨重。
包括2艘女将级护卫舰在内的不少船只,非沉即伤。
可以说,皇家海军在马岛战争中赢的并不轻松。
他们的设计与训练需求,都与南大西洋的战场,格格不入。但他们还是为同时代及后来的海军观察家们,争取到了非常可靠的教训。当数艘皇家海军战舰沉入南半球的冰海,启示的意义也就开始发挥影响。
老旧的郡级驱逐舰
第一个启示就是航母的重要性。如果不是2艘轻型航母与上面搭载的海鹞战斗机,英军在马岛的战斗就根本无法进行下去。
虽然因为自身技术限制,海鹞的拦截效率不高,却还是创造了22:0的辉煌战绩。当这些亚音速的垂直起降飞机,在一次次缠斗中击落对手超音速的幻影3时,全球海军才再次意识到航母的重要性。也理解了有比没有就是强的真理。
战后,许多中等国家都开始依靠采购鹞式飞机,建立小型航母战斗群。
印度人在1986年率先跟进。西班牙与意大利则在80年代末也如法炮制。连没有需求的泰国,都在90年代进行了玩票性质的尝试。甚至还有苏联这样原本不削于玩航母的国家,也搞出了放大版的滑越式航母。至于纸上谈兵的国家,那就更多了。
在演习中与美军F/A18大黄蜂伴随飞行的印度海鹞战机
1986年 马岛战争中的英军旗舰竞技神号被卖给了印度海军
已经开始海试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
英国人自己也在90年代,将海鹞升级为更新的FA2型。
通过改装雷达,让其具备了发射AIM120导弹的能力。这样,垂直起降的战机就有了超视距空战能力。美国海军陆战队和其他欧洲国家,也在21世纪初进行了类似升级。
而已经开始步入服役期的F35B战斗机,则将为海鹞当年开创的领域,打下更为广阔的天空。
具备超视距空战与空中加油能力的海鹞FA2
全新的F35B战机
战争后期,英军已经将雷达搬上了海王直升机,弄出了全球第一款预警直升机。
虽然这种权宜之计在当时仅仅具备预警能力,但在后来的历次升级中,更新款的预警直升机,也具备了初级的空中指挥能力。近期开始服役的EH101预警直升机,也是这些先辈们的后裔。
海王预警直升机
更新的EH101预警直升机
针对舰队区域防空的漏洞,皇家海军在战后就开始了多种改进。
首先是给42级驱逐舰装备了密集阵近防炮,让其在近距离内还有反抗能力。
同时,通过软件和雷达的升级,使海标枪导弹具备拦截掠海导弹攻击的能力。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英军的42级驱逐舰就用海标枪导弹,拦截了伊拉克军队发射的陆基反舰导弹。这也是迄今为止,防空导弹拦截反舰导弹的唯一实战案例。
退役前的海标枪导弹 已经具备了拦截各种无人机和巡航导弹能力
至于传统的发射架模式,也在战争中暴露了火力与反应速度的不足。
80年代末期,美国海军率先用著名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替代了原先的MK26双臂导弹发射架。为战舰配备垂发系统,也就成了今天所有海军主战舰艇的必备。皇家海军在近10年内服役的新型45级驱逐舰,也是吸取马岛教训的结果。
装备垂直导弹发射系统的45型驱逐舰
另一款在马岛战争中表现不错的武器,也得到了发展。大刀级护卫舰上的海狼导弹,击落了多架企图攻击舰队的阿根廷攻击机。
战后,这款导弹马上取得了所有过时的海猫导弹。90年代服役的23级护卫舰,则装备了垂直发射系统,让导弹在无死角情况下,反应速率更快。
近期,更新的海受体导弹出炉。顺着海猫-海狼的发展历程,一路向前。
垂直发射海狼近程防空导弹
已经试射成功的海受体防空导弹
最后,皇家海军开始为战后建造的22级与23级护卫舰,配备114毫米主炮。
因为马岛战争已经证明,海军在对岸支援作战时的火力输出,依然非常要紧。114毫米主炮在海战中的作用可能越来越小,但在对付陆上目标的轰击时,还是威力十足。
最新设计的26级护卫舰,则将把主炮换成口径更大的127毫米。而美军新兴的朱姆沃尔特级巡洋舰,也有革命性的电磁炮武器。
后期版本的22型护卫舰 装备了114毫米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