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妈说:
前几天,Cindy从意大利给我发来一个视频,是她在国外看到的一个新闻,新闻里做了一个实验来提醒大家,
千万别让宝宝穿羽绒服坐安全座椅!因为万一发生碰撞,宝宝会脱离安全带飞出来!
虽然以前也听过类似的警告,但瓜瓜坐车时还真没特别注意这个问题!看到视频真的好触目惊心,虽然只是实验,但是想象一下如果是现实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穿羽绒服坐安全座椅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开车到多少码的速度才会发生危险?
我立即去查阅了更多的资料。
可怕的羽绒服撞击实验
我发现湖南卫视也进行过类似的模拟碰撞实验,他们在三台玩具遥控车上,用5点式的安全座椅,固定住了三个身高与1岁宝宝相似的假人宝宝,并给它们穿上了羽绒服。
遥控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撞向50米外的墙壁。
结果呢,三个假人宝宝都不同程度地
差点被甩出座位。
注意哦,这速度还只有20公里/小时。如果我们在车里,基本感觉是龟速了。
如果在现实情况下,会发生什么?接下来实验升级。
在长沙某大学的碰撞实验室,一条长50米的轨道,轨道上的车辆将以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撞向坚固墙壁,用来模拟车辆在高速行驶下,发生碰撞的情况。
结果令人震惊,撞击时,假人宝宝像金蝉脱壳一样,
直接从羽绒服里飞了出去!
而在对比试验中,如果假人宝宝不穿羽绒服,在发生碰撞的瞬间,宝宝并没有飞出去,
只是在座椅上微微回弹。
这跟国外的那个实验结果一致!
国外的实验是模拟差不多相同时速(约48公里/小时)行驶的汽车发生撞击时的情景。
慢动作我们可以清楚看到,
穿着羽绒服的宝宝在碰撞时直接飞出了安全带!
而另一个
穿着贴身衣物
的假人就安全完好,只是轻微震动了一下。
我们该怎么做才安全?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国外的新闻里又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告诉了我们答案:先让宝宝穿一件羽绒服坐在安全座椅里,系上安全带,并保证安全带系紧。
松开安全带后,保持刚才的长度不变,把宝宝的羽绒服脱掉,再让宝宝坐进安全座椅绑上安全带。这时发现,
安全带完全处于松弛状态,一点也不贴身!
也就是说,
因为
羽绒服很
蓬松
,
如果孩子穿羽绒服坐在椅子上,你以为孩子被安全带固定好了,其实根本没有能有效地固定住人!羽绒服又
光滑
,遇到撞击时,孩子就像金蝉脱壳一样从羽绒服里滑脱出来,造成事故!
蓬松
和
光滑
是羽绒服的二重罪,所以
最好的做法是
:
1、坐安全座椅前,先把宝宝松软的羽绒服脱掉(任何蓬松光滑的外套都要注意),再系好安全带;
2、系好安全带后,再把外套或者毯子盖在宝宝身上,这样才能既安全又温暖。
其实不仅是宝宝,
成人穿羽绒服乘车也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样建议把厚重的外套脱了再系安全带。
还有哪些常被我们忽略的安全座椅问题?
宝宝的乘车安全问题真的不能被忽视。很多人怀着侥幸心理,或者看不得宝宝哭闹,就想算了吧,我抱紧一点吧!瓜瓜小的时候坐车也是这样的,一哭,外婆就心软了说,算了算了,这么点路,我抱着就好了。可是原则性的问题是不能妥协的,因为我知道,娃如果不坐安全座椅,
只是抱紧一点的结果就是:
万一时速50公里遭遇车祸,车内的人会瞬间产生约30倍于自己的前冲力,10公斤(1岁左右)的儿童相当于300公斤,50公斤大人相当于1500公斤。
不管你是不是大力士,你都不可能瞬间抱住一个约600斤的“宝宝”!
这时候如果你坐在副驾抱着宝宝:
当发生车祸时,安全气囊的展开速度为300公里/小时,如果坐前排抱孩子的大人(50公斤),
相当于宝宝受到一个1500公斤重的物体和一个以300公里/小时展开的安全气囊的双重夹击,对宝宝来说是致命的!
如果你认为要去的地方很近,开慢一点就不会有事?
美国儿科协会明确指出,
最致命的车祸往往发生离家8公里、时速40公里以内。
因此,只要是坐车,都应该给宝宝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美国儿科协会还列出了几个人们常犯的安全座椅使用错误,并给出建议,最重要的包括:
1.必须挑选合孩子身高体重的座椅,
当宝宝的身高体重超过安全座椅的高度和承重时,必须及时更换新座椅
;不用二手安全座椅(因为不确定会不会哪里出现零件损坏);
瓜瓜现在用的是这款,座椅本身适合9个月到12岁的孩子
之前用的是适合小宝宝的0-4岁的这款,可以反向安装,可倾斜可躺,非常舒适
2.必须系紧保险带,让它足够贴合身体 (你只能用一根手指夹在你的孩子的锁骨和安全带之间,保证舒适的同时,保证系紧);
3.尽量反向安装安全座椅直到
两岁
。
(对于这一点我特别想补充说明,宝宝的颈部支持力不足,如果和成人一样脸朝前面坐的话,碰上急刹车的情况就很容易头部向前甩出而使颈部受伤,因此反向安装安全座椅是最利于保护孩子脆弱的颈椎的方法。在身边,一般宝宝到9、10个月就面向前坐了,
但如果可能,尽量反向安装到2岁,实现最大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