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淡雅的茶、生了锈的铁器、摇曳的阴影,这些看上去不那么明亮光鲜的事物里,却藏着美感与时间的印记。这便是“侘寂”。
“侘寂”文化深受中国影响,在日本经过几代人的积累渐渐成型。它无固定解释,但也明确含有简朴、克制、不执着的意蕴。在日常生活中,它随处可见,却要有心之人才可懂得。
在8月12日,新京报书评周刊举办的“有时·生活+”第二期沙龙活动中,我们请到茶道里千家入室弟子张南揽、失物招领创始人李若帆,为大家分享了“侘寂”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它的含义和在生活细节中带给我们的启发。
在2017年3月份的时候,书评周刊编辑部觉得,我们十多年来在纸上如此热情谈论的幸福、美好、自由、权利、正义,有没有可能使这些理念,真正被读者在真实的感知中感觉到呢?所以我们就特别开设了“有时生活+”的沙龙。
我们希望在每一次沙龙中,都能带给读者以及在场的每一位一个新的词,也许这个词代表某一种生活方式,也许代表某种理念或者哲学。一旦有这样一个词进入你的生活,它也许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力,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就改变了你对生活的态度。甚至有可能说,当你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也许就改变了你生活的本身。
我们今天会为大家带来一个词,叫“侘寂”。这个词的意义非常深,内容非常丰富,它有历史、宗教、信仰、文化各个方面的意义,跟过往的生活、现在的生活都有很深的连接,但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
我相信新京报书评周刊举办的“有时生活+”的沙龙,会不断为大家带来好东西。相信今天大家也可以收获一些好东西,来证明彼此的人生值得这样度过。那这样好的东西究竟该怎么理解?我们该如何真正拥有它?下面我把时间交给我们的嘉宾。
茶道里千家入室弟子:张南揽
茶道里千家张南揽:茶道中的侘寂|有时·生活+系列讲座
茶文化作为一种宗教形式,一种品饮方式,传播到日本之后,首先接受它的是日本上层。所谓上层包括当时宫廷、贵族、僧侣、幕府当中的将军等。在这样一个阶级变化的过程中,新的阶级会需要很多新东西来支持自己的政权。在这个时候荣西和尚出了一本《吃茶养生记》,记载了茶的药用,也说明了茶文化的优点和好处所在,非常契合当时当权者的所需。
在文物传播的同时,僧人也带回了禅宗文化,并把禅宗文化和这些文物的装饰陈列非常好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在12世纪和13世纪的时候,就出现了一种新的,和茶、和文物装饰结合的文化。
在1970年,日本学者对茶道的美学做了一个总结,提出了茶道在艺术、社交、礼仪以及修行方面的四个要素。也就是说它从四个方面对茶道艺术进行了概括,跟我们今天的话题有关的,就是从艺术的角度去看,它有意识地把茶的空间从日常生活中隔离出来,营造一种独特的审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wabi-sabi空间。
早在公元八九世纪,中国两汉、魏晋的时候就有大量的诗歌文学流传到日本,日本文人的文学修养,最早也是建立在诗歌基础上的。
平安末期到镰仓初期的诗人、歌人藤原俊成在自己的和歌论中提出来“幽玄体”,即幽玄之境。而幽玄之境,在和歌中的体现,和在茶道中的体现,是有非常高的一致性的。幽玄之境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它在歌颂和歌咏一些非常微小、细小的东西。和歌所吟咏的幽玄的、寂静的内容中,有自己的心在。他的理想是高远的,他对这件事情充满了憧憬,这也是“侘寂”,也是“幽玄”的本质所在。
幽玄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它是阴翳的。另外,它是寂寥的,它是寂寞的,它是不热闹的。
在茶道里面表达的“侘寂”和我们刚才所提到的“幽玄”,有非常大的相似性。它在自己的表现、表象上是空寂的、清静的,也是洒脱、简单、朴素、不雕琢的。
我们要去实现这样一种表达的时候,我想在思想上,你要有足够的知识,有足够的技术来表达刚才前面我们想要呈现的这些东西。另外它也是不偏执、不痴迷,且非常淡薄的。就是它不去雕琢,不是为了去取悦于什么而刻意地表达。
“侘寂”在日常生活中会变成一种语言,它不仅体现在一些设计上,也体现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中。
我自己认为,wabi-sabi是以茶·禅为精神原点,形成的一种审美语言。
在我的体会中,要探求日本茶道形成的这种wabi-sabi审美语言是怎样落实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中的,就不得不提到的是民艺大师柳宗悦先生。他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一种健康的无心之美。他解释过“侘寂”中“寂”这个字,认为其是一个佛教语言,是寂涅的意思,代表不执着。他归纳wabi-sabi是茶之美,也是一种寂之美、贫之美。
接下来我要讲的就是日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的比较颠覆性的人物。
首先是坂田和实先生。1973年他开了一个店,用他自己的眼光贩售古道具。他跟当时古董界的人做法南辕北辙。店里经常会有一些日本的破抹布,所以现在还有很多人说坂田先生是卖抹布的。从70年代开店一直到90年代初,他的生意是很差的。
他一直坚持了20年,直到90年代初忽然开始有人关注他。一个标志性的展览是坂田先生在1994年或者是1997年,在荷兰代尔夫特办了一个古陶展。当时他挑的都是些残破的,且没有任何花纹的。他办展的艺廊从清晨就开始排队,包括我们后面讲到的安藤雅信也是排队者之一。
安藤雅信先生是学雕塑的,他在最迷茫的时候碰到了坂田先生。他的建筑很有意思,也可以对应在wabi-sabi情景里。安藤先生也曾根据在坂田先生处看到的代尔夫特陶盘,自己创作白瓷盘。他的白瓷盘有属于他个人的趣味,也有很强的实用性。
在器物的使用中,也可以来谈一谈wabi-sabi的应用。日本的餐桌文化里,比较重要的是留白的艺术,我觉得这是跟wabi-sabi的情怀有相通之处的。木先生在一本书里说,器皿存在内部、外部的两个空间,留白的部分才是这个器皿看起来优美的关键。
逸雯:日本茶道有500多年的历史,wabi-sabi的概念也是从日本茶道之初就有的。它支撑了日本茶道500多年,或者滋养了日本茶道500多年的审美,这个过程中是否有发展?有没有变化?
张南揽:茶道产生之初是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那个时代的表达其实并不是wabi-sabi,因为它出现在贵族和将军的殿府中,是非常豪华和华丽的。
为什么这些人对这些东西会有一个敏感的反应和接受?因为他们本来所具有的人文素养中就有接受wabi-sabi这样情趣的物哀、幽玄的基础。15、16世纪的日本的审美特点是非常豪华、绚丽的。有这样一个物质文化背景存在,如果你的心里有另外一种情绪,它就会在人的内心有所滋养,逐渐成长。成长之后,到了千利休这个时代,出现了集大成的表现。
江户时代日本开始锁国,要发展自己本国的文化,又有人提出来要重新恢复利休所提倡的内省、克制、极简素茶道;二战之后,到60、70年代,整个日本社会开始慢慢复苏,又会慢慢寻找心灵所向往的东西。
当下也是这样的,虽然当下不太好总结,但我们知道依然是在变化的。
逸雯:刚才我们了解到的日本当代顶尖的工艺作者,他们在继承wabi-sabi审美的时候,有没有侧重哪个点?或者哪一面是比较能够融入我们当下生活的?
李若帆:一般最能对应的就是不均齐。对应在茶碗上,就是歪斜的、不规矩的、不对称的设计。还有一种就是非常内敛的,简朴的审美。
逸雯:讲到日本设计大家还会想到北欧的设计,我们刚刚一直在围绕着东方审美趣味来讲,那么wabi-sabi这个审美概念对于西方传统的审美是不是也带来过冲击?具体体现在哪个方面?
李若帆:从设计角度来讲,很多文化间是相通的。柳宗悦的儿子柳宗理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工业设计大师,当时柯布西耶的学生贝里安在日本待过一段时间,跟柳宗理的关系很好,很多东西都是互相影响的。另外包豪斯对日本的冲击,后面跟工业设计的讨论,还有人讨论新干线是不是民艺之类的,我觉得都体现了相通性。不过它们背后的宗教原点还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逸雯与张南揽和李若帆对谈
逸雯:最后的时间我想把话筒交给蔡永和老师,他是著名的茶人摄影师,对茶非常了解。
蔡永和:wabi-sabi在我还没有了解它之前,它老早就指引我。但我自己心中有疑问,什么叫wabi-sabi,好像连日本人都说不清楚的。这个可以请教南揽老师或者猫总,wabi-sabi对现实当下生活有什么意义?
张南揽:我们当下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应如何去思考我们当下的生活?wabi-sabi所提倡的内省的、克制的、不豪华的、洒脱的、不执着的特点,我觉得非常有助于为我们当下的生活思考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我希望大家会有一个独立的、冷静的、像面壁一样思考的过程,放下一切去让自己对当下的社会、环境或是所面临的所有问题进行一个思考,我觉得这是wabi之于我们非常大的意义。
本文整理自新京报书评周刊主办的“有时·生活+”沙龙活动。整合:张进、张林;编辑:张林、张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