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学友留言,问我为何不更新公众号了。
我仔细想了想,也没找到确切原因,大概、可能、估计、也许、maybe还是“懒惰”。
就像曾文正公说的:
世间二字害人。
庸者惰,智者傲
。
很明显,我只是个“庸者”。
《交易心理分析》把交易者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是机械阶段。
在这个阶段,你:
1. 在无限的环境中建立必要的自信。
2. 学习没有缺点地执行一个交易系统。
3. 训练你的思想用概率思考(5 个基本事实)。
4. 创造一个强壮的,不动摇的信念,以成为持续一致的交易者。
第二阶段
是交易的自觉阶段。
在这个阶段,你可以利用你已经学到的任何市场知识去做你想做的事。
这个阶段有很多自由度,所以你只要学习如何避免犯错。
第三个阶段
是直觉阶段。
这个公众号,早期的文章,基本都是围绕交易的第一阶段展开的,核心文章是那篇
《
幸运的人
》
。后期的文章,特别是我自己写得那些,主要是围绕交易的第二阶段展开。核心是那篇
《
因,果
》
。从第一阶段内容到第二阶段的转变,阅读者的反应是相差很大的。阅读人数,转发人数,赞赏人数和回复留言都断崖式下跌。我觉得这是正常的,符合常识。其实大部分人只要做好第一阶段的机械操作,都是可以完成稳定盈利的。作为精力有限的职场人士,完全没必要刻意进化。符合自己自身客观实际的,才是最好的。
至于交易第三阶段,就更没必要下功夫,因为过了第二阶段,无论是从资金容量、还是交易有效性出发,都应该跳出简单的交易思维框架,而需要更多从赔率,从标的估值模型盈利空间等角度,以胜率、赔率、效率三维视角综合考虑投机投资。
既然是闲聊,那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要说19年投机方面有啥大变化,那就是我在18年给自己组建的“
宏观幕府
”,在今年发挥了明显的效果。
什么效果?
那就是“从容、不焦虑、有较为清晰的市场方向”。
打个比方,就好像在30分钟图上纠结追与不追时候,看一眼周线图立马不焦虑的效果一样。
这是我们时刻贴近市场,取得市场反馈以外,非常好的有益补充。
特别是现在这种改开几十年以来未有之变局面前,能够明晰大方向轮廓,尤为重要。
人说“
地命海心
”,要把握宏观何其难,感觉都是无用功。
我的枕边书《原则》里这么说:
不高看自己,也不让自己承担不应该承担的任务。
在你不擅长的领域请教擅长的人,这是一个无论如何都应该培养的出色技能,这将帮助你建立起安全护栏,避免自己做错事
。
所以,我组建了“
宏观幕府
”,让里面的宏观经济幕宾来替我分析。这个有机会我再专门写篇文章谈谈如何组建,此处不表。
说起宏观,就想到周五我们的关税反制。这一次反响很大。
特别是床破大金毛的炸毛的反应,直接是吓怕美股的导火索。
这也说明从床破大金毛角度,我们的反制是超出预期的,因而也许myz会进一步升级。
但这又如何呢?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很多次的提到过,这是一个长期的不可逆的过程,这是双方彻底分离分割的过程。
分是常态,合是临时,最终是一搏高下。
这就是大方向。
所以,提升自己能力,改善自己体质,为最终一搏积累优势,才是问题的关键和根本。
我们改革政策如何走向?
自身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资本在从劳动力红利向工程师红利转变中发挥更大作用,从虚拟旁氏到创新科研的转变等等,才是我们最该关注的经济和市场的信心信号。
最后做一个投票调查,请大家踊跃投票,利己利人!!
整合十八般兵器
打磨锋利的刀尖——自动选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