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译言
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特朗普遭到警告 ·  昨天  
参考消息  ·  特朗普考虑宣布国家经济紧急状态 ·  昨天  
参考消息  ·  日本执政党代表团将访华 ·  2 天前  
天津日报  ·  失联男演员找到了?泰国警方:在缅甸境内 ·  3 天前  
天津日报  ·  失联男演员找到了?泰国警方:在缅甸境内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总统、总理、代总统等49人被立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译言

教育的自然法则

译言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5-02 14:42

正文

教育七律

《教育七律》是一本介绍、考察教育诸要素及教育与学习过程的经典之作,全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七大重要因素。本书在1884年首次出版,此后一度被有志从事宗教教育的年轻人用做教科书,也被教会学校的教师用做实用手册,帮助很多人在教学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第一章 教育之律

1.教育有它的自然法则,就像行星运行和万物生长一样。它借助一定的力量达到一定的效果,这个过程富有规律而且理所当然,就如同日出和日落带来了昼夜的更替。一名教师所做的事情,就是通过自然的力量达到一种自然的效果。思维活动与物质活动一样,必然存在着因果关系,哪怕并不总是显而易见,或者不那么易于理解。思维法则和物质法则同样是确定存在的。


2.不论是对思维过程法则的发现,还是对物质法则的发现,都令那些懂得法则、能够利用条件的人有机会来驾驭这些事物。掌握电流定律的人使跨越海洋的信息传递成为现实;掌握教学法则的人可以把这个领域的经验传递给其他人。想获得丰收的人,都要遵循种植粮食的自然法则;想成为儿童培养方面的成功者,就必须遵循教育之律。不论在哪方面,精神世界也好,物质世界也好,想达到一种效果,却不借助相应的方法,任何事情都难以实现。


3.教育,用最直观的话来说,就是经验的交流。这里所说的“经验”可以包含事实、真理、学说、创意或理念,也可以包括一门工艺的流程和技巧。语言的运用、符号、物体、动作或举例的方式都可以成为教育的途径。但不论教育的主旨、方式和目的是什么,从根本上审视教育行为本身,其本质都是相同的——它是一种经验的交流。这个过程就像在别人的脑海中作出自己脑海中的一幅画,也就是一个思维成型以及领会教师对事物的理解方式的过程,而这些事物正是教师所熟知,同时也希望交流的。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理解,“交流”这个词不是指一些精神上的东西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而是一个人把自己的经验复制到另一个人脑中,使它成为两个人共有的经验。

七要素

4.想要发现任何一种现象的规律,我们都必须把这种现象纳入科学分析之中,研究它每一个单独的部分。对任何一个完整的教育行为进行这样的分析,都会发现它包含七部分明显的元素或要素。(1)两个个体要素:包括一名教育者和一名学习者;(2)两种心理要素:包括一种共同的语言或者交流媒介,一个有待交流的课题、事实或技艺;(3)三种功能性的行为或过程,分别是教育者的行为,学习者的行为,以及对结果进行测试和确认的最终环节。


5.每一个完整而完全的教育行为中,都有这些必不可少的要素。不管这是一堂只有3分钟、只讲述了一个孤零零的事实的课,还是持续了数个小时的讲座,只要这是一次有效的教育行为,这七种要素就是齐备的。这些要素缺一不可,也无需再多。如果真的有关于教育的科学,它一定存在于这七个要素的规律和相互关系中。


6.让我们仔细地重复审阅一下这七个要素,以便于发现其中的规律。(1)教师;(2)学生;(3)共同的语言或交流媒介;(4)一个课题或事实;(5)教师的行为;(6)学生的行为;(7)复习行为,即整理、应用、完善、巩固已完成的工作。这七个要素中,每一个的本质特征都有别于其他要素,每一个都是独特的自然个体或事件。每个自然事件都是某些自然法则的产物和明证,这里提到的每一个要素,在功能上也都有各自的重要规律。这些合起来,就构成了“教育七律”。


7.坚持这些律条,看起来可能并不重要。有人会说:“没有教师和学生,没有语言和课程,教师不教,学生不学,当然就不会有教育;最后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复习,就没法保证教学工作的成功。所有这些都显而易见,无需赘述。”如果这样说,种子、土壤、热量、光线和水分在合适的条件下结合在一起,就能让植物生长并丰收,这同样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这些普遍事实虽显而易见,却不妨碍其中藏匿着某些深奥和神秘的自然法则;同样的道理,一个简单的教学行为,其中也可能隐含着一些精神生活中最有效和有意义的法则。

法则的阐述

8.这些法则并不晦涩,也不难触及。对一个认真的观察者来说,它们是如此简单而自然,几乎是自发地把自己呈现出来。它们存在于对这七种要素名称所能给出的最简单的描述中,如下所述:


(1)教师必须精通所需教授的课程、事实或技艺。


(2)学生指的是对课程抱有兴趣并集中注意力的人。


(3)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充当媒介的语言,必须是共通的。


(4)有待学习的课程,必须能够通过学生已知的事实来解释,必须由已知来诠释未知。


(5)教学指的是,激发和利用学生的智慧去领悟他们想要领悟的思想或者掌握他们希望掌握的技艺。


(6)学习指的是,把对新的概念和事实的思考变为自己的理解,或者让一门新的技艺或技巧成为习惯。


(7)教学结束后的测试和校验——收尾和巩固环节——必须对教授的事物,交流过的知识、理念或技艺,进行复习、再思考、再熟悉、再现,以及应用。


9.这些定义和阐述可能看起来非常简单明了,以至于无需辩驳也无需验证;但假如把它们当做教育的律条,就能更清晰地看出它们作为基本法则所具有的效力了。对于教师来讲,可以解读如下:


(1)彻底而不留死角地了解你所要教授的内容,在完整认知和清晰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2)在课堂上,获得并保持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兴趣,不要在学生没有集中精力的时候强行灌输。


(3)使用那些自己与学生理解一致的词汇,也就是令双方都觉得简洁而生动的语言。

(4)从学生们已经熟知的主题入手,从他们已经有过的经历入手,然后通过独立、简单而自然的步骤,过渡到新的事物当中,用已知诠释未知。


(5)激励学生开动脑筋,让他在你表述之前尽可能有更多自己的想法,让他具有发现者、抢先者的态度。


(6)要求学生在脑海中重现他所学的这堂课,仔细思考它的不同阶段和应用范围,直到他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7)复习,复习,复习,回顾旧知识,利用新想法加深对它的印象,把它与新增的含义联系起来,寻找新的应用领域,修正错误的见解,完善正确的认知。

堡仔图书《教育七律》已经上架豆瓣阅读,购买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