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发煤炭
最新行业动态与行业研究成果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广发煤炭

【广发煤炭】煤炭行业中报总结:上半年行业盈利合计459亿元,净利率提升至12%

广发煤炭  · 公众号  ·  · 2017-09-22 18:35

正文

核心观点

一、 业绩概览:上半年合计盈利459亿元,1、2季度基本持平

受益于供给侧改革16年以来煤炭价格回升,17年上半年煤价维持高位,行业盈利大幅改善。上半年28家煤炭开采公司合计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222亿元459.0亿元,较16年同期分别上涨73.4%、314%。而扣非后盈利改善更为显著,上半年各公司合计及扣除神华后合计扣非归母净利分别为444.4亿元和206.7亿元(去年同期为67.2亿元和-32.0亿元),扣非后全部盈利。分季度看,各公司1、2季度归母净利润合计分别为236.9亿元和229.3亿元,而扣非后分别为231.9亿元和217.7亿元,2季度环比分别下滑2.3%和5.2%,2季度煤价虽有下跌,但由于产量普遍增加,盈利相比1季度基本稳定。


二、 财务分析: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至32%和12%,资产负债率仅略下降

盈利能力 :17年上半年煤炭行业盈利能力有所改善(未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各公司毛利率,净利率,ROE平均分别为32.3%,11.8%和6.3%,较15年同比分别提升14.5、20.5和6.6个百分点。

其他指标 :17年上半年各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率均值14.4%,同比减少9.2%; 17年上半年各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平均为28.3亿元,同比上升61%(除神华外均值11.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1亿元显著改善,同比增长187%);投资支出来看,各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普遍下降,投资支出均值3.5亿元,约为16年同期的38%,剔除神华后的投资支出均值为4.4亿元,为16年同期的77%;资产负债率来看,各公司资产负债率均值为57%,较16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三、经营状况:产销量稳步增长,吨煤盈利约79元

产销量方面,17年上半年各公司产量和销量合计分别为4.6亿吨和6.3亿吨,同比分别增长7.9%和12.7%,其中除神华外产销量合计增长幅度分别为7.5%和9.9%。测算各公司吨煤价格平均为501元/吨,同比平均增幅为79.5%或228元/吨;吨煤成本平均为297元/吨,较16年同期平均上涨32.3%或89元/吨。而吨煤盈利方面,按原煤产量口径,由于煤价大幅增长,上半年各公司吨煤净利平均约为79元/吨,扭亏为盈(16年同期吨煤净利为-10元/吨)


四、行业观点: 3季度盈利有望继续改善,估值优势仍明显

3季度以来由于安监和环保力度仍处于较严的状态,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从6月最低550元/吨上涨至目前的625元/吨;而京唐港主焦煤价格由6月最低1380元/吨上涨12%至目前的1550元/吨。预计3季度业绩较1、2季度有望继续增长。后期,由于供给端仍维持偏紧(本周国务院表示要坚决淘汰煤炭行业落后产能,防止在煤价高位运行情况下盲目扩大生产,此外9月全国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综合督查),需求也在超预期,预计动力煤价格有望淡季不淡,而焦煤仍有上涨空间。而中长期,行业一方面受益于供给端的有序增产及去产能,供需整体处于平衡,另一方面由于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和资本开支下降行业整体也将得到改善。综合来看,目前动力煤价格受调控因素影响价格弹性不高,但估值有望继续提升,而焦煤焦炭板块受益于需求提升,短期具有较高的弹性。此外,近期山西省国资国企改革进展也明显加快。公司方面,焦煤产业链重点看好:潞安环能,平煤股份、西山煤电及焦化龙头,此外建议关注低估值的露天煤业、蓝焰控股、兖州煤业和陕西煤业。


风险提示:煤价超预期下跌,供给侧改革进度不及预期。

以下为正文

业绩概览:上半年合计盈利459亿元,1、2季度基本持平

上半年业绩:收入和盈利同比增速分别达73%和314%

受益于供给侧改革16年以来煤炭价格回升,17年上半年煤价维持高位,行业盈利大幅改善。根据中报,我们覆盖的28家煤炭开采公司合计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222亿元459.0亿元,较16年同期分别上涨73.4%、314%。而扣除中国神华后合计为3016亿元和215.9亿元,较16年同期分别上涨83.1%、1600%。其中亏损公司仅安源煤业一家(主要源于公司支付化解过剩产能专项奖补资金1.8亿元导致营业外支出大幅增加),亏损面由去年同期的29%下降至3%。而扣非后盈利改善更为显著,上半年各公司确认非经常性损益14.6亿元,上半年各公司合计及扣除神华后合计扣非归母净利分别为444.4亿元和206.7亿元(去年同期为67.2亿元和-32.0亿元),扣非后全部盈利。

此外,供应链管理公司易见股份、瑞茂通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也分别达到3.9亿元和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和70%;煤层气开采公司蓝焰控股重组完成后盈利也大幅改善,归母净利润增长至2.5亿元。

盈利扭亏的公司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ST平能/1.4亿元、蓝焰控股/2.5亿元、*ST郑煤/4.1亿元、兰花科创/5.1亿元、*ST大有/2.9亿元、山煤国际/1.0亿元、山西焦化/0.2亿元、昊华能源/4.8亿元;

盈利规模较高的公司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盘江股份/4.6亿元、冀中能源/5.7亿元、潞安环能/11.4亿元、陕西煤业/54.7亿元、恒源煤电/6.3亿元、阳泉煤业/8.5亿元、西山煤电9.2亿元、远兴能源/3.2亿元、兖州煤业/31.9亿元、开滦股份/2.3亿元(同比增速自高至低),盈利增长均超过300%,且其中除陕煤去年盈利为2.5亿元外,其他公司基本由去年同期的1.1亿元以内增长至今年3-11亿元。

盈利下滑和亏损的公司包括: 神火股份,盈利同比下降5.3%,下滑幅度不大,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确认了探矿权转让收益 6.96亿元;安源煤业,亏损0.2亿元。


2季度业绩:收入环比增长2.8%,盈利较1季度略降2.3%

2季度煤价维持较高水平,同时销量环比也有季节性提升,各公司收入环比普遍上涨,平均涨幅约为2.8%。各公司1、2季度归母净利润合计分别为236.9亿元和229.3亿元,而扣非后分别为231.9亿元和217.7亿元,2季度环比分别下滑2.3%和5.2%,主要源于2季度煤价小幅下跌,扣除神华后1、2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5亿元和108.5亿元,而除神华并扣非后分别为110.8亿元和101.1亿元,表明2季度盈利状况虽然较1季度有所下降,但各公司盈利仍维持较高水平。



财务分析: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至32%和12%,资产负债率仅略下降

盈利能力:毛利率、净利率、ROE分别提升至32.3%、11.8%、6.3%

17年上半年煤炭行业盈利能力显著改善(未剔除非经常性损益),仅安源煤业一家公司发生亏损,各公司毛利率,净利率,ROE平均分别为32.3%,11.8%和6.3%,较16年上半年同比分别提升14.5、20.5和6.6个百分点。

其中,毛利率较高的公司包括大同煤业、陕西煤业、露天煤业、*ST平能、中国神华、新集能源以及昊华能源,毛利率水平均达到40%以上;净利率水平较高的公司有陕西煤业、蓝焰控股、露天煤业以及中国神华,分别为31.4%、29.9%、26.6%和23.7%;ROE较高的为蓝焰控股、陕西煤业、*ST郑煤,分别达到16.7%、14.6%和13.5%。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分增长133.2%和44.4%

17年上半年各上市公司营运能力大幅改善,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均值分别为8.8和8.2,同比分别增长133.2%和44.4%;对应的平均周转天数分别为20.8天和22.3天,去年同期分别为48.4和32.2。

其中,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的煤炭企业包括兰花科创、兖州煤业、神火股份,分别为64.8、33.0、25.2;存货周转率较高的包括兖州煤业、永泰能源、盘江股份,分别为22.0、19.5、19.2。


资本开支:上半年扣除神华后投资支出仅为去年同期的77%

从购建与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发生现金流来看,17年上半年各公司平均支出为8.5亿元,同比下降9%(扣除神华后,支出均值为5.6亿元,同比下降13.4%)。其中,*ST平能、昊华能源和兰花科创开支增幅较大,同比增幅均超过100%。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来看,17年上半年各公司普遍下降,投资支出均值3.5亿元,约为16年同期的38%,剔除神华后的投资支出均值为4.4亿元,为16年同期的77%。


其他指标:财务费用率降至4%,资产负债率降至57%,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长

17年上半年各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率均值14.4%,同比减少9.2%。具体而言,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7%、3.5%、4.1%,较16年上半年分别下降4.1、1.2和3.9个百分点。

现金流方面,17年上半年各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平均为28.3亿元,同比上升61%(除神华外均值11.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1亿元显著改善,同比增长187%);销售收到现金/营业收入和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平均分别为95.3%和15.5%,同比分别减少5.4和11.7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率方面,17年上半年各公司资产负债率均值为57%,较16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负债率较低的公司包括*ST平能、露天煤业、靖远煤电、上海能源、中国神华、昊华能源,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2%、31.9%、33%、33.6%、41.9%和44.3%。


经营状况:产销量稳步增长,吨煤盈利约79元/吨

产销量:上半年各公司产销量同比增7.9%、12.7%

产销量方面,17年上半年各公司产量和销量合计分别为4.6亿吨和6.3亿吨,同比分别增长7.9%和12.7%,其中除神华外产销量合计增长幅度分别为7.5%和9.9%。产量方面,永泰能源、*ST大有、兰花科创增幅较大,分别为36.6%、33.6%和24.7%,主要源于去年低基数以及276限产政策放开;销量方面,山煤国际、兰花科创、永泰能源的增幅居前,分别为68.2%、50.1%、39.2%,主要源于贸易煤规模的扩大。


吨煤价格、吨煤成本:同比增79.5%、32.3%,吨煤盈利约79元

上半年各公司煤价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成本也随之增加。测算各公司吨煤价格平均为501元/吨,同比平均增幅为79.5%或228元/吨;吨煤成本平均为297元/吨,较16年同期平均上涨32.3%或89元/吨。其中,盘江股份、西山煤电、恒源煤电、神火股份吨煤价格同比上涨幅度均达到300元/吨以上;盘江股份、平煤股份、恒源煤电以及冀中能源吨煤成本增长较大,分别增长了189元/吨、184元/吨、171元/吨以及166元/吨。

而吨煤盈利方面,按原煤产量口径,由于煤价大幅增长,上半年各公司吨煤净利平均约为79元/吨,扭亏为盈(16年同期吨煤净利为-10元/吨)。其中,神火股份、陕西煤业吨煤净利均达到173元/吨、163元/吨,其余包括兰花科创、昊华能源、中国神华、盘江股份、*ST郑煤等龙头公司的吨煤净利均位于100元/吨以上,而安源煤业和新集能源吨煤净利较低,吨煤净利分别为-24.1元/吨和29.4元/吨。


行业观点:3季度盈利有望继续改善,估值优势仍明显

17年上半年以来,煤炭价格虽然自17年初小幅回落,但总体上仍维持高位,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京唐港主焦煤17年上半年均价分别为613元/吨、1552元/吨,较16年均价上涨31%、60%。上半年各公司合计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222亿元459.0亿元,较16年同期分别上涨73.4%、314%,其中2季度由于价格环比回落而销量季节性上行,各公司合计收入环比涨2.8%,归母净利环比下滑2.3%。

3季度以来由于安监和环保力度仍处于较严的状态,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从6月最低550元/吨上涨至目前的625元/吨;而京唐港主焦煤价格由6月最低1380元/吨上涨12%至目前的1550元/吨。预计3季度业绩较1、2季度有望继续增长。后期,由于供给端仍维持偏紧(本周国务院表示要坚决淘汰煤炭行业落后产能,防止在煤价高位运行情况下盲目扩大生产,此外9月全国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综合督查),需求也在超预期,预计动力煤价格有望淡季不淡,而焦煤仍有上涨空间。而中长期,行业一方面受益于供给端的有序增产及去产能,供需整体处于平衡,另一方面由于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和资本开支下降行业整体也将得到改善。综合来看,目前动力煤价格受调控因素影响价格弹性不高,但估值有望继续提升,而焦煤焦炭板块受益于需求提升,短期具有较高的弹性。此外,近期山西省国资国企改革进展也明显加快。公司方面,焦煤产业链重点看好:潞安环能,平煤股份、西山煤电及焦化龙头,此外建议关注低估值的露天煤业、蓝焰控股、兖州煤业和陕西煤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