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搞村镇的都关注了我们------
今年
三年一度
的
世界最大规模
户外艺术展
“2018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即将开幕
数百位
世界
顶尖艺术家
将来到越后妻有,用艺术作品拯救乡村
2018年9月1日-9月7日
景观之路将参与三年一遇的盛事
同时深入考察日本
乡村振兴,景观设计,城市规划
等多方面内容
欢迎新老朋友一同出发!
越后妻
有位于日本北部,包括200多个村庄,760平方公里的土地,是
日本最偏僻的乡村。
因为冬季被大雪覆盖,交通闭塞,这里人口稀少、经济落后,
老龄化、空心化
问题严重。
大地艺术祭发起者 北川富朗
2000年,日本著名策展人北川富朗,邀请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来到越后妻有,以这里的土地为灵感进行创作,举办了
第一届大地艺术祭
。
从此之后,每隔3年,
几百位世界顶尖艺术家就
会相聚在越后妻有,和
村民、志愿者们一起创作艺术作品
。
至今,大地艺术祭已经举办过
6届
,历时
18年
,共有
350多组艺术家
,在越后妻有的土地上创作了
超过900件艺术作品
。
▲乡村中的艺术作品
大地艺术祭的举办为越后妻有重新带来了社会、经济活力,是
日本乡村振兴的经典案例
。
2018年7月29日-9月17日,这里将举办
2018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第七届)。
我们的参观将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
,是经过18年时间,6届大地艺术祭,从近千件作品中选取保留的
196件常设展品
。
其中包括
草间弥生
、
詹姆斯·特瑞尔
、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
等世界级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散布在越后妻有乡村风景中。
▲
参与艺术祭的世界知名艺术家
《梯田》|
伊利亚与艾米莉亚·卡巴科夫
|
作品结合诗词、稻田风景和雕塑,远远望去,就像是从土里长出了诗,文字表达的是对当地勤劳农耕的人们的称颂。
《花开妻有》|
草间弥生
|
她认为,越后妻有保有大自然最美的模样,想用花来赞颂这片土地,作品中寄寓着将这个地区的活力延续下去的希望。
《为了许多失去了的窗户》|
内海昭子
|
在广阔的田野间树立起一个窗框,似乎在提示着从乡村家园离开,去城市生活的人们,丧失了怎样美好的风景。
《起身大合唱》|
大西治和大西雅子
|
这个青蛙状的容器,其实是一个堆肥桶。农村生活意味着保护和持续,艺术则需要破坏和构筑,尽管本性不同,但有时艺术家也能做出让农民微笑的东西。
《绘本与果实美术馆》|
田岛征三
|
2005年,
拥有150年历史的真田小学,随着
最后几名学生的毕业而被废弃。田岛收集了最后三名学生的故事,构成了美术馆主题。来到这所学校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体感,跟随空间转移来感受这里发生过的故事。
《最后的教室》|
Christian Boltanski和Jean Kalman
|
艺术家改造了一个废弃的小学,将所有的窗户用黑纸遮蔽,复原了这栋学校在漫长的冬季,被豪雪掩盖窗户的实景,每一个观众都能感受到一个“正在死去”乡村的沉寂和绝望。
《光之馆》|
James Turrell
|
光之馆坐落在森林、大山之中,拥有4间房屋,设计者James Turrell利用光线和天幕为旅馆打造出4个不同的梦幻天空。
《再构筑》|
行武治美
|
以数千枚镜子覆盖房屋,镜像映射下错位的空间,通过虚和实、静和动、光和影的对比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更多空间、装置艺术作品,等待我们
去
实地探索……
第二部分
,是2018年第7届大地艺术祭期间,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300位艺术家创作的
新作品。
这些展品只有部分会被保留,大多将在艺术祭结束后
拆除、消失
。
▲2018大地艺术祭 游览护照
2018年的大地艺术祭,以
“地球环境时代的艺术”
为主题。
▲主题线路图
展览路线以越后妻有当地的地理人文风土为线索,将艺术作品按照
“跳跃的斑羚”-里山·土木篇
和
“鲑鱼跳龙门“-信浓川·河流阶地篇
这两个主题线路进行设定。
部分作品
(因作品还在紧张制作中,多为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地艺术祭是历届
参展
中国
艺术家最多的一届
。
▲本届艺术祭参展中国艺术家
来自大陆的
徐冰、马岩松、蔡国强、王思顺、邬建安、高瑀、张哲溢、郑宏昌、刘李杰
;来自中国台湾的
幾米、林舜龙、王耀庆
;中国香港的
伍绍劲
等艺术家都会应邀参加。
参观过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后,本次游学还衔接了景观之路经典的
景观设计游学(第29期)
。
从
城市
,街区,建筑,景观,儿童空间
,宏观到微观的不同尺度,深入了解日本设计。面对面接触日本传统和现代景观设计大师,分享交流。
东京中城
|
SOM、日建设计等
|
东京中城是一个复合型城市综合体,由6座建筑物组成,地标建筑“中城大厦”是一座地下5层、地上54层的摩天大楼,高达248米。它将商务办公、主题商业、文化艺术、酒店公寓和传统园林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今古共生、动静相宜的城市氛围。
六本木hills |
森大厦、
KPF、入江三宅事务所等
|
日本都市再开发计划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项目,也是迄今为止日本最大的由民间投资的旧城区再开发项目,同时也是目前日本最高水平的旧城区改建项目,成功解决了众多城市发展问题,被誉为日本21世纪社区模板、现代城市综合体的典范。
表参道 |
表参道是通往明治神宫的参道,一千米长的街道,上百个世界顶级品牌旗舰店,其中包含
丹下健三
、
黑川纪章
、
安藤忠雄
、
妹岛和世
、
西泽立卫
、
伊东丰雄
等二十多位建筑大师的作品。在这里散步,同一条街上就可以欣赏到各路大师的作品,感受世界顶级品牌的时尚潮流。
▲1100米长的表参道遍布建筑大师作品
代官山文化街区 |
稹文彦、北
川富朗
|
代官山街区的建筑设计由普利兹克获奖者稹文彦负责,文化部分则由北川富朗打造,世界上最美的书店——茑屋书店就坐落于此。代官山连续多年被评为年轻人心目中的时尚朝圣之地,并且历经50年经久不衰,创造了以文化带动街区繁荣的典型案例。
▲代官山地区标志性艺术作品
立川FARET艺术街区 |
北川富朗
|
立川市是东京的卫星城,规划中承担了城市文化中心的功能。北川富朗负责地区策划,本着三个策划理念:国际化的街区、公共设施艺术化、充满惊喜的街区,他邀请来自了36个国家的92位艺术家,在街区中创作了109件艺术作品。
▲世界各国艺术家在立川创作的作品
国营昭和纪念公园 |
小林治人
|
日本17个大型国营公园之一,非常受民众欢迎的一个综合型公园。1983年由废弃美军空军基地改建而成,项目由日本造园大师小林治人设计,将日式、西方古典式、自然式等不同风格的景观相互穿插,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现代公园中堪称典范。
南池袋公园 |
平贺达也
|
南池袋公园曾由于治安不好,导致人们纷纷避而远之。设计师平贺达也通过有机连接新政府办公楼的绿植与公园绿植,设计了一个带有草坪广场的开放式空间,将公园设计成“城市的起居室”,吸引了人们重新聚集在此用餐、活动。
丰岛区守护大楼 |
隈研吾、
平贺达也
|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于2015年完成的大型综合体建筑,包含办公楼、住宅和一个垂直花园,综合体建筑被构思为一棵巨型树,包裹有各种“树叶”面板,分别是光伏板、木质百叶、绿色植被板。垂直花园由景观设计师平贺达也设计,常年对外开放。
中城庭园 |
AECOM
|
综合多元化景观元素与周边开放空间和广阔的绿色空间相互辉映,实现了外部环境与内部设计的连贯过渡,浑然天成。蜿蜒的人行走廊,将系列花园和喷泉连贯一体,维持了传统日式建筑精髓,又有效地融合了现代建筑元素与设计因素,实现了传统日式风格与当代设计元素的和谐融会。
毛利庭院 |
在寸土寸金的六本木拥有4300平方米绿地的毛利庭院,为拥有400年历史的毛利藩宅邸遗址中庭园的复原版。虽然园中仅有13颗樱花树,但小桥流水的移步异景在这里发挥到极致。萍水而立,水中倒影,风过花雨,不远处就是东京塔,占尽地理位置的优势。
富良野自然塾(东京校) |
仓本聪
|
富良野自然塾建立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当地自然生态的恢复,二是为了让人们在课程中了解到自然的重要性。日本著名剧作家、导演仓本聪担任自然塾校长,并亲自设计“地球之道”课程,通过短短460m的距离,体会人类祖先46亿年中经历的漫长生活、思考方式的变化。
森之学校Kyororo |
手冢贵晴、手冢由比
|
森之学校Kyororo的方案通过设计大赛产生,评委由青木淳、小岛一浩、妹岛和世三位著名建筑师担任,最终手冢贵晴+手冢由比的方案入选,建筑全部使用不锈钢,冬夏会有20厘米的长度变化,从34米的高塔上可以眺望越后三山的山峦。
国立新美术馆
|
黑川纪章
|
位于六本木艺术金三角核心地带的国立新美术馆,是建筑大师黑川纪章生前最后一件作品。美术馆的设计融汇了冲突与共生,用木头、混凝土、钢铁、玻璃来打造这个建筑,但保留了它们的自然状态,没有改变它们的颜色。
北斋美术馆
|
妹岛和世
|
美术馆位于居民住区中,背对高架路,面对这样的场地,妹岛和世将规整的建筑形体,裁切出巨大的三角形缝隙,采用一种开放、自由的姿态面对社区和公园。馆内收藏了日本著名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的作品,包括《神奈川冲浪里》、《凯风快晴》等名作。
21_21 design sight |
安藤忠雄
|
美术馆是由时尚设计师三宅一生、平面设计师深泽直人、视觉设计师佐藤卓和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跨界合作打造的美术馆,馆舍在六本木的桧町公园中,地表仅露出两组三角锥的屋顶量体,主要空间都藏在地下,并有一个下凹中庭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