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毒舌电影
坚持原创,只说真话——信毒Sir,有好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西宣传  ·  “屏摄”?“盗录”?坚决抵制!坚决打击! ·  10 小时前  
无锡博报生活  ·  突然火爆!线上发货已排到3个月后...... ·  13 小时前  
看金坛  ·  看电影什么位置最好?(不是正中间)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毒舌电影

我错了,不该现在才安利它

毒舌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6-02 23:09

正文

去年,《你的名字。》圈粉无数,但你可能有所不知,与它几乎同期在日本上映,口碑票房双赢的还有另外一部动画佳作。


这部动画电影上映仅三天,票房收入就突破了4.1亿日元。



虽然最终票房不敌《你的名字。》,且有很多人把它们相比较,但表妹觉得,它的题材和叙事并没有输给“劲敌”,甚至在社会意义上,远胜于它。


在这部电影里你都能深刻地感受到:校园霸凌的影响能有多长久,到底能造成多大伤害。


P.S.后方高能有剧透


《聲之形》

聲の形



《聲之形》的故事始于校园霸凌事件。


小学生石田将也最讨厌的就是无聊,他不是和小伙伴跳进水池抓水獭、在家打电动,就是在学校恶作剧。



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能够抵御无聊的东西似乎已经不存在了。


直到有一天,患有听力障碍的西宫硝子转到了将也班上,她和大家初次见面的自我介绍是在笔记本上完成的。



硝子的“格格不入”引起了将也注意,他突然意识到,终结无聊的机会终于来临。



于是,他开始捉弄硝子。


面对将也的“玩笑”,硝子反而一点都不生气,因为“不一样的她”只想和大家交朋友。这让将也更加恼怒,他开始变本加厉,欺负变成了霸凌。


不仅在上课的时候冲着硝子大喊——



用水管朝她浇冷水,在硝子用来沟通的笔记本上写满嘲弄她的话——



还接二连三地扔掉硝子的助听器,最严重的一次还弄伤了硝子的耳朵。



终于有一天,硝子的妈妈向学校反映,老师揪出了霸凌者将也,而身边那些一起欺负硝子的同学也在这一刻“出卖”了他。


渐渐地,同学们开始孤立将也,扔他的东西,在他的课桌上写骂他的话。


那些原本冷眼旁观将也霸凌硝子的人,变成了加害他的施暴者


只有硝子,每天默默为将也擦去课桌上的“污言秽语”,即便被将也误会,和他扭打成一团时,还在鼓励他:加油,你要加油,我自己也在加油。



那次打架之后,硝子转学了,将也背负起了罪恶。他开始忽略身边的一切事物,不去关心任何人,孤立自己。


但命运安排将也再次遇见了硝子,他下定决心弥补以前的过错。


他用手语问硝子:我能和你交朋友吗?



而这句话,是小时候硝子对将也说的。



原来,硝子转学之后,将也就去学了手语,他一直期待着有一天能够找到硝子,得到她的原谅。


《聲之形》改编自大今良时的同名漫画(发表时,作者年仅19岁),它的面世并不顺利,因为涉及敏感议题,被延迟刊登,差一点就胎死腹中。漫画编辑多次与全日本聋哑联盟协商,才终于在2013年8月《周刊少年Magazine》上正式连载。



在表妹看来,《聲之形》一方面呈现了日本社会的现实议题——校园霸凌,另一方面,原画作者大今良时、导演山田尚子将故事的重点放在了霸凌者、受害者、残障人士以及他们家庭的心理描绘上。


霸凌事件的发生像是心理机制的启动器,作品传达出的不仅是霸凌对受害者造成的伤痛,而且对于那些施暴者来说,也会留下永久的创伤。


比如将也,因为无聊,他做出了伤害硝子的事情。但后来,自己却变成了霸凌的受害者,性格也因此变得孤僻。


硝子的事情让他无法放下心中对恶的忏悔,他忽略周围,失去信心,视一切都为无。


在将也眼里,大家都是打了叉的人


甚至,打算自杀。


他在一个月内,安排好了“剩下日子”的所有细节,哪一天结束打工、哪一天提出所有现金、哪一天要向谁道歉……如果不是将也妈妈留意到儿子的异常,惨剧可能就会发生。


在故事中,硝子被塑造成一个弱者,天生听力残疾,总被人欺负,被人怜悯。她对自己的“弱”感到抱歉,觉得是自己给周围人带去麻烦,是家人生活的包袱,朋友的累赘。


因此不停地道歉,不停地微笑。再加上霸凌往事被揭开,将也被伙伴们误会,她又把所有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其实在内心深处,她已不堪重负,才会在和将也看完烟火大会之后,独自离开。


而这一次的分别,硝子没有说再见,反而说了句“谢谢你”。她感谢一直以来,将也的陪伴,也感谢他为她所做的一切。



独自回到家的硝子,站在阳台上,想要释放掉再也承受不起的压力,结束自己的生命。



当然,除了主角将也、硝子,其他参与者的心理也被刻画了出来。


硝子的妹妹结弦总一副男孩子打扮,她喜欢拍照片,但内容都是死物,死掉了的青蛙、小鸟……她把这些照片拿给姐姐看,希望她能活下去。


结弦是姐姐的守护者,她不允许任何人欺负姐姐。


她恨过将也,因为她觉得是他造成了姐姐的童年伤痛。



女孩植野,也是曾经欺负硝子的人之一。


她霸凌的理由很简单——喜欢将也,如果欺负硝子能让将也开心,她就愿意做。



当她长大之后,与将也重逢,看到他与硝子的亲密,心中更是一团怒火。她受不了硝子总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博同情”,更受不了曾经欺负她的人,如今对她那么好。



另外,当初义正严辞地揪出始作俑者的老师,其实并没有那么“正义”。


在原漫画中,将也的鞋子总被同学们扔掉,他找了班主任求救,但老师非但没有帮助他,反而对他说:“我就说过,后果你要自己负责。”



这和最初将也因为拔掉硝子助听器,被叫到办公室时说的一样:“做什么都是你的选择,你要为后果负责,不要丢我的脸就好。”


在霸凌事件面前,这位老师选择的竟然是自己的面子。


不得不说,导演山田尚子在漫画剧情的删减上有所失误,很多人物的塑造避重就轻(比如硝子妈妈、奶奶、永束),减轻了剧情的份量,尽管表妹更希望这个故事在电影中能够表现得更沉重一些。


但毕竟原漫画7卷的剧情很难在两个小时内一一详述,不过幸好,导演保住了这部灰暗故事的亮光——每一个人都得到了救赎的机会。


将也后悔对硝子做过的一切,痛恨自己为何当初不倾听对方的声音。


为了赎罪,他学习手语,在当初辱骂硝子的笔记本每一页都写了“对不起”。


还帮助硝子找回了童年的小伙伴,陪伴硝子跨过心坎,更是在关键时刻救了硝子的命。



不过,他也因此有了机会向硝子正式道歉,勇敢地正视自己的罪。


而被将也救下的硝子,也开始懂得尊重自己生命的意义,帮助将也建立起信心,努力修复朋友们破碎的关系。


虽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所有人都愿意拼尽全力,去挽回和弥补。


在片尾的校园文化祭 ,将也终于放下了捂着耳朵不听周围声音的双手,卸下了所有的包袱,接受周围的世界,聆听身边的声音 。



事实上,《声之形》讲了一个内心的分离、重聚、再分离、再重聚的过程


前者的“分离”起源于校园的霸凌事件,“重聚”则是因为将也对心中罪的悔恨,想获得平静和原谅。


而后者的“再分离”,来自掩盖赎罪的借口被拆穿,大家其实都没有改变,懦弱的还是懦弱,虚伪的还是虚伪。


但由于将也的“牺牲”,“再重聚”有了生机——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想要改变,以及愿意为过去付出代价的决心。


两次的“重聚”,对大家的意义各自不同。第一次是正视伤痛,第二次是疗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