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力资源百科
致力于分享最专业的人力资源知识,让每个HR都有自己的百科知识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人力资源百科

不出5年,中国贬值最快的不是房子、股票,而是这2样东西!

人力资源百科  · 公众号  · 职场  · 2025-01-21 13:00

正文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什么最容易贬值?


很多人会立刻想到金融资产,如房地产、股票。但在近日的一次公开访谈现场,北大教育专家林小英却抛出了令人意料之外的观点—— 学历在加速贬值。


这一观点与近年来互联网上关于学历贬值、传统技能贬值的社会思潮不谋而合。



主持人问了林小英一个很刁钻的问题:“这两年经济下滑,刷短视频经常看到一些房价腰斩,老中程序员突然失业的视频,就业市场没有活力,这时候(学生/初入职场人)应该怎么办?”


林小英给出了一个令人深思回答:大学是职业教育,是培养专业技能的。应该让很多学生本科毕业以后走向社会、走向市场、走向职场。


但现在的一些大学,却没有把本该教授学生生活、技能的职业教育落实到位,“很多学生的精力,都被以绩点为基础的保研名额裹挟,消耗了他们大学四年最宝贵的青春时光。”


01

学历的价值,从黄金变青铜?


林小英认为,本科学位是一个终结性的学位,大部分人读完本科就可以去工作,给就业市场新的活力。但很多人却陷入内卷,把本科当成一个基础性的学位。


“硕博连读,读完博士已经28岁了。如果一个人活六七十岁,一半的时间在读书,失去了那么多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


林小英剖析的很直白,也令很多大学生群体受伤——明明是学校教不明白职业技能,为什么最后“家里蹲”的是我们?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就在《文凭社会》一书中批判了教育体系中的 “文凭通胀” 现象。认为教育并没有有效地提供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他指出,大学教育仅能提供一纸证书, 很多职业技能实际上是在工作中获得的,而不是在学校中学习。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9.6%,这意味着每100个适龄青年中就有近60人接受高等教育。与20年前相比,这个数字简直是天壤之别。


学历贬值的当下,越来越多的雇主开始重视求职者的实际能力而非学历高低。


02

传统技能的未来,适应还是淘汰?


20年前,会开车、能从事出租车司机这样的工作,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高薪职业。在人工驾驶、AI智能、大数据等飞速发展的当下社会,越来越多曾经的高薪职业,正在被AI等科技的演变而淘汰。


现在的AI,上能引用素材生成学术论文,下能听清需求畅写营销文案,堪称全能。学生们用GPT写的论文拿了A+,早已经是老黄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