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0年前,老一代的人都记得走街串巷的赊刀人,应该印象很深刻,可能很多人都听闻过,年龄较长的甚至还亲历过。对于赊刀人留下的预言记忆犹新,至今让人费解,显得神秘莫测,有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给人们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便是一部农耕史,中国以农兴国,延续农耕文化的一脉相承,直到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开创了文明灿烂的历史,孕育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礼仪之邦盛世繁荣的文明。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里,未解事件更是数不胜数,不胜枚举一二中,关于“赊刀人”便是一件我们亲身经历的事件。
30年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有一批人走街串巷,身背菜刀、剪刀、铁锅、农具等物品,进行交易。但是他们的交易方式却很特别,不是进行简单的售卖,而是只赊不卖。他们选择将菜刀、剪刀等物品赊给有需要的人们,在本子上记上赊货人姓名住址,作为收帐的依据,并承诺大米超过一元钱的时候再来收钱,不涨到一元不收钱。要知道那时的稻谷一斤不到一毛钱,赊的时候还会留下一句或者几句谶语。
这些谶语更是几乎无所不包,从平常我们的衣食住行再到世道未来都有。如:小麦大米一块钱时收回,猪肉十块钱时收回,甚至还有“有田无人种,有屋没人住。人将脱衣而出,兽将穿衣而行”,“猪过千,牛过万,娶个媳妇十八万”等匪夷所思的话语。大多数人自然也便当做玩笑,不置可否。胆大的人并未深究,能够“白得”一把菜刀等物什又何乐而不为,胆小的人觉得不可思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退避三尺明哲保身不去招惹为好。
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社会安定物价稳定,小麦、大米作为粮食作物价格也不过两三毛钱,猪肉也不过1元左右。对于赊刀人定下的谶语“有田无人种,有屋没人住。人将脱衣而出,兽将穿衣而行”,“猪过千,牛过万,娶个媳妇十八万”这些匪夷所思的话,就更是令人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这些在当时看似不可思议的谶语却几乎都应验了。小麦、大米等农作物也都过1元了,猪肉也超过了十元,都应验了当初的预言,但却不见赊刀人的踪影更加令人不解。
如果说经济趋势可以预测还尚好解释,最令人惊奇的便是他们关于世道预测,一句“有田无人种,有屋没人住。人将脱衣而出,兽将穿衣而行” 等。现在看来却是感慨良多。时下年青人外出打工,老家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房屋空置无人居,村落无人。年青人流行衣着时尚,短衣底裤,裸露时髦浓装美颜,追求鲜艳美丽,宠物猫狗穿衣着鞋。一头猪卖几千元,一头牛也是过万,娶媳妇十七八万还真不止。预言反映了现在社会现状,预测应验了发展趋势。那么这些赊刀人又是从何而来?最终又消失在那里又了无踪迹呢?
关于他们的由来和身份,也因为这些谶语有了众多的好奇。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赊刀人这个职业自古便有。据悉赊刀人最早在宋朝的时候就出现了,那个时候的赊刀人还不叫赊刀人,而是被叫做卜卖。之所以这么叫他们,是因为他们跟算命的一样,有占卜的能力,他们所留下来的很多预言,通常到最后都会变成真的。
光绪年间有一个赊刀人预言,假如小麦价格从九十文钱跌到十九文钱就回来收钱,大家都不信,都买了他的刀,等到光绪登基后,他开始改变百姓的衣食住行,把小麦降到十九文钱一斤。这时候大家都觉得赊刀人很厉害。这件事在清朝的书籍上有记载的。据传赊刀人乃是鬼谷子的门生传徒,以占卜生死、预测兴亡为己任。所谓刀者,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