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过年,就是最有意思的事! ·  昨天  
半月谈  ·  冷冷冷冷冷!暴雪+寒潮+大风来了 ·  昨天  
学习大国  ·  “包”不吓人、“包”实用的!免费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智库

“带病上路”,害人害己!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25-01-26 07:30

正文

在福建省漳州警方2024年6月侦办的一起案件中,不法团伙仅用3部重型牵引车、5部重型半挂车,就“替检”了分布在18个省份的192辆大型车辆,每辆车收费3100~3400元,6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该案并非个例。通过放宽检验标准、使用车载诊断系统(OBD)作弊器等手段,使原本尾气超标的车辆在检测中达标;以替车代检、出具虚假报告等方式,帮助制动性能、电气电路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通过检测……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机动车第三方检测作假问题。

多名执法人员表示,涉案车辆多为半挂车等重型货车,这些车辆“带病上路”,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强化对检测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健全协同工作机制,切实整治检测乱象。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成 吴剑锋
本文转载自《瞭望》2025年第4期,原标题为《重型货车何以“带病上路”》。
1
“特殊服务”违法获利



2024年4月,漳州市生态环境局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中通过分析检测数据发现,一家机动车检测站尾气环检合格率高达99%,远高于行业一般水平。与此同时,该检测站检测的同一车型额定功率不同。实地调查后发现,该检测站通过擅自修改车辆额定功率值方式,放宽检验标准,出具虚假检验报告。据此,漳州市生态环境局给予该检测站行政处罚,并处罚款10.8万元。

王鹏 图/本刊

执法人员表示,额定功率是机动车尾气检测过程中反映车辆工况的重要参数,对同一辆车来说,检测时车辆功率越高,尾气排放值也会相应增高。

执法人员拿出一份该检测机构出具的“在用车检验(测)报告”向记者介绍,一部某物流公司的重型半挂牵引车,实际额定功率为339千瓦,但报告上却被检测机构修改为120千瓦。

检测机构为何要降低车辆额定功率?泉州一名汽车维修站负责人告诉记者,部分机动车特别是柴油车,由于车辆老化、缺乏污染治理设施、未按规定添加尿素、使用不合规油品等原因,容致尾气超标。漳州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支队二大队大队长李政新介绍,执法人员召回部分车辆后发现,二次检测的氮氧化物浓度等指标均明显超出初次检测的数值。

“一些车主认为,花上千元治理污染,不如花几百元给检测站做手脚划算。”一位维修站负责人说。

执法人员在办案中发现,这些违规违法检测站按照正常价格收费,并未收取额外费用。一些检测站为了拉业务,打出“别的站检测不过,我可以让你过”的广告语。“谁提供了‘特殊服务’,谁就能获取更多车源。”某检测站负责人对记者说。

机动车第三方检测乱象的背后,是机动车检测市场供大于求导致的行业“内卷”。接受采访的一些公安民警、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执法人员表示,近年来,机动车检测领域市场准入放开,只要具备场地、设备、技术人员等资源和人力条件就可以注册登记,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加。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机动车检测机构数量为15760家,比2020年增长约30%。在福建,2013年前后,全省共有机动车检测机构约100家;到2024年,这一数字增长至超500家,仅泉州市就有约150家。

检测机构数量激增,但检测量并没有随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而增加。闽南地区一检测站负责人说,近年来,机动车免检范围不断扩大,6年内6座以下的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6年以内的7~9座非营运小微型等载客汽车,都已纳入免检范围。

随着车辆年检频次降低、新能源汽车占比提高,尾气检测业务量进一步被压缩。跨省异地检验放开,也使市场竞争更为激烈。部分检测机构开始大打价格战。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查询发现,多地检测机构的团购价格中,有的小型燃油车车检低至100元以内,平台显示该产品原价在300元左右。一位公安民警说:“挂车年检一般350元,打价格战可以低至80元。价格战之外,检测机构互相举报、挖坑等‘盘外招’也层出不穷。”

2
旺盛需求催生灰色产业链



有公安民警表示,一辆大型车辆购车成本高达数十万元,有的车主为了经济利益会对车辆进行加长、加宽、加高等非法改装;还有部分车辆车况不佳,存在制动、转向、灯光等安全隐患,无法通过年检。

另一方面,逐渐增加的环保投入也使一些车主存在检测造假的动机。尿素能够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大幅降低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东南地区一家物流企业负责人说,公司共有16辆半挂车,跑一趟福建广东专线来回1500公里左右,购买尿素需要150元。平均下来,每辆半挂车一年行驶购买尿素需约1.5万元。

“如果是老旧车辆,还需要更新尾气处理设备,一套下来也要1万元左右。长途货运利润薄,有的车主不愿意在环保上多花钱。”该负责人说。

机动车检测机构、“黄牛”、修理厂、网络平台渠道等,针对此形成一条以非法手段提高过检率的灰色产业链。

生态环境部2024年11月公布的一起发生在甘肃省兰州市的典型案例中,2名货车司机与检测机构协商,通过悬挂虚假车牌、打印虚假车架号等方式,为外省重型车进行“替检”,还通过网络平台向全国发布广告招揽生意。该案涉案车辆达800余辆,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

2024年6月,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工作中发现,外省籍挂车数量在辖区内短时间异常增加,且集中在同一家检测机构检验。经调查发现,该检测站所检测的192辆省外重型罐式自卸半挂车、重型平板自卸半挂车辆、重型自卸半挂车型,都存在“替检代检”问题。

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办案民警说,该案呈现出典型的团伙化特征。犯罪嫌疑人张某亚等人通过犯罪嫌疑人张某华介绍,勾结漳州市该检测机构,接收邮寄来的需要代检车辆的行驶证,并在网上购买假号牌。张某亚找修理厂在替检车辆上打刻车架号、更换尾部标志,再将替检车送到检测机构检测。

“通过这种方式,犯罪团伙只用了3部重型牵引车、5部重型半挂车,就替检了192辆大型车辆,非法牟利约24.6万元。”办案民警王泽凯说,6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对于所有被替检车辆,已函告至车籍所在地车管所调查处置。

记者了解到,除了“替检”手段,在尾气检测中还存在利用作弊器造假现象。

在江苏盐城公布的一起案例中,执法人员对一家车辆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查时调阅检测报告发现,有3辆车在检测时有明显使用OBD作弊器的动作,并出具了合格的检测报告,涉嫌造假。

OBD,即车载诊断系统,机动车环保检测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发动机、催化转化器、颗粒捕集器等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和尾气排放的检测。执法人员表示,作弊器连接到被检测车辆的OBD接口后,即可随意调整、替换超标数据,使得传输至官方指定计算机的数据符合尾气排放标准,实现“一键合格”。

在多个电商平台搜索发现,OBD作弊器设备在线上并不难买。在某电商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上搜索“OBD”,不少标注“OBD模拟器”“尾气控制”“尾气包过”等字样的商品赫然出现,价格普遍在100~300元之间,部分还直接标明“支持定制相关数据循环发送或控制指令”。

3
强化监管形成治理合力



记者了解到,机动车检测领域监管主要涉及市场监督管理、公安、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多个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经营主体登记注册并对其检验能力进行监管,公安和生态环境部门分别对车辆安全性、尾气排放等检验行为进行监管。

受访业内人士反映,当前该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不明确,法律适用难。以“出具虚假报告的检测机构的退出”为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四条、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第39号令第二十六条,分别作出相关规定,但在执法实践中由于部门之间对相关法条的理解认识不同,也缺乏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相关条款难以落地实施。

“比如对于环检领域的违规问题,生态环境部门可以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对检测机构作出罚款并视情节抄告市场监管部门取消其资格授权。但相关法律法规并未明确授予市场监管部门撤销检测机构的权力,因此生态环境部门极少移交,即使移交了也很难撤销,使得不少地方检测机构呈现出‘只进不出’趋势。”一位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基层干部说。

一位物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违规违法方式过检的车辆,除了一些“带病”车辆外,还有一些建设工地上的短途运输车辆以及国四标准的老车旧车。车主平时在维修、保养、环保方面不会花太多成本,都是抱着能开就开、能用就用的心态,不少车辆达不到过检标准。

业内人士建议,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努力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当前,公安、生态环境部门通过数字化视频系统能够实时跟踪所有检测机构的检测行为。执法人员建议,通过强化视频跟踪、开发大数据模型等手段用好监管平台,同时加大对检测机构的实地检查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营造健康的行业生态。

强化网络平台监管,斩断灰色产业链。执法人员表示,针对OBD作弊器、用于替车代检的假车牌等在线上线下渠道兜售等支撑机动车检测乱象的重要黑灰产,应进一步压实平台责任,通过压减灰色产业链活跃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健全工作机制,凝聚跨部门治理合力。受访基层干部建议,在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实现跨部门之间监管数据的互联与共享,强化对半挂车等重点风险车辆的风险感知、联动打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多名干部建议,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检测机构退出的工作程序和标准,破解当前面临的法律适用难题。

欢迎关注瞭望智库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