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5.3%,高于市场预期的4.9%(WIND口径)和我们预期的5.1%。一季度名义GDP同比4.2%,持平于2023年四季度的周期偏低位。
符合我们在前期报告中的两点判断,“一季度实际GDP较大概率有一个良好开局”、“就名义GDP来说,一季度很可能较去年四季度变化幅度较为有限”。
什么带动了一季度实际GDP?
简单拆分GDP,增速加快的主要是第二产业;拆分第二产业,工业的回升是一个重要线索;进一步拆分工业,制造业是一个主要带动,一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7.5%。
什么拖累了一季度名义GDP?
简单拆分平减指数,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3.5%、-4.0%、0.7%,
第一和第二产业价格是主要拖累。
从同期通胀数据来看,一季度价格下行较集中的领域一则是CPI中的PPI传递项(家用器具、交通工具);二则是煤炭、钢材、水泥等建筑产业链产品;三则是锂电池、新能源车整车等供给增长较快的领域。
一季度实际GDP高开,对应着实际增长确认较去年四季度进一步好转;但3月单月经济数据并不算太高。
3月六大口径中,固定资产投资、地产销售增速略高于1-2月,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社零、出口则均不同程度低于1-2月增速。
3月工业增加值环比-0.08%,属于环比序列下首次出现3月单月负增长。
3月粗钢、焦炭、水泥等建筑产业链产品产量的同比负增长是一个主要拖累;新兴产业链中,智能手机产量同比也处于小幅负增长的状态。产量增速相对较高的一是价格上行驱动的有色金属;二是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等产品。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0.26%,春节分布相似的四年3月社零环比分布在0.79-0.93%之间。
3月环比低于预期,环比偏弱叠加基数抬升,3月同比增长只有3.1%。3月同比偏高的主要是体育娱乐用品、粮油食品、烟酒、餐饮;偏低的是汽车、文化办公用品等。家电增速也不高,有待于未来“以旧换新”政策发挥影响。特别需要提示的一是体育娱乐用品,在去年增速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了同比近20%的增速,应与疫后相关消费修复、运动健身消费潮流有关;二是文化办公用品,今年延续负增长,可能和同期财政压缩一般支出、以及企业控制成本有关。
3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0.14%,春节分布相似的四年3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分布在0.44-1.05%之间。
由于基数较1-2月下降,同比从4.2%回升至4.7%。其中制造业投资相对最好,同比增速进一步高于1-2月,单月投资为10.3%;基建投资、地产投资则略低于1-2月。拖累项主要来自地产投资,单月同比增速只有-10%。
从地产相关指标来看,销售同比有小幅好转,但依然在单月-18.3%的相对低位;新开工有所好转,但施工、竣工进一步弱于前值。
由于基数抬升,资金到位增速亦低于前值,其中贷款增速有改善,反映了政策对于稳定行业融资状况的支持;但受前期销售低位约束,定金和按揭增速弱于1-2月。
整体来看,地产状况没有进一步恶化,但尚未出现显性好转,仍需进一步推动需求释放。
一季度经济数据确认了季度实际增长率偏高,中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一个约束是3月单月增速偏低。这一结构短期可能会加大市场认识上的分歧,市场一则担心3月代表边际趋势;二则担心因为季度数据已较高,完成全年目标压力不大,政策加码必要性下降。同时,名义增长率持平在低位也是影响微观体感和资产定价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在
《从实际增长到名义增长》
中强调过这一逻辑。不过,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一季度仍有较大概率是全年名义增速低点,
后续可关注三条线索:一是专项债等广义财政的加快落地,可能对一季度相对薄弱的建筑业条线量价形成支撑;二是粗钢产量调控等政策的推进将为价格中枢温和回升创造条件,螺纹钢价格4月初起已初步回升;三是在增长趋势仍不巩固的背景下,预计一季度政治局会议仍大概率维持稳增长定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