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
蓝色字关注,即可免费收阅
政商内参
。
By政商内参 (
微信最好的政经读物,以专业的视角传递政商信息,深度解读政商新闻,这里使你了解更真实的中国
) 微信号:
zsnc-ok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2月28日上午主持召开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
。
这是
两会前的最后一次会议
,讨论几个重要的问题:1,去产能;2,防控金融风险;3,房地产长效机制;4,振兴制造业。
会议释放了不少重要信号,都是干货!
会议在主要政策思路上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脉相承,但仍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看点:
强调保增长:明年还是6.5%?
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意味着
保增长仍将成为2017年的重要任务。
过去的经验表明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化解风险的最好方式,
预计政府工作报告中仍会明确GDP增长目标为6.5%左右。
本次会议在提到
去产能
时指出,“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坚定不移处置’僵尸企业",继续表明了啃硬骨头的决心。
核心还是得解决钱从哪儿来、人往哪儿去的问题。
去年11月,国资委已经全面梳理出中央企业需要专项处置和治理的“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
共2041户,涉及资产3万亿元。
3万亿巨资是一方面,人员恐怕更是难以估量。但此次会议显示
僵尸企业问题
再次升级进入到了最高层级,
这意味着,该关企业还是要关,力度会很大。
这是对路的方向,僵尸企业向吸血鬼一样,不仅带来实体经济的产能过剩问题,还会带来经济风险。长期亏损,靠政府补贴而活下去的企业,都必须下狠心来处理。但因为牵涉利益太广,
未来要密切关注配套政策出台
。
习近平强调指出,有关
部门、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
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坚定不移处置“僵尸企业”。要做好转岗就业、再就业培训等各项工作,发挥好社会保障和生活救助的托底作用,确保没有能力再就业人员基本生活。
对于大金融监管,迄今还是
只听见楼梯响,却未见人下楼。
但此次会议中提到的信息,需要一字一句来读:
习近平强调,防控金融风险,要加快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强化统筹协调能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
要及时弥补监管短板,做好制度监管漏洞排查工作,参照国际标准,提出明确要求。要坚决治理市场乱象,坚决打击违法行为。
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均显示出
2017年监管力度将显著加强
,且此前的监管风暴可见是最高层授意。会议提出“加快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则意味着
联合监管架构有望在2017年加快推进
。但从“统筹协调能力”可看出,
一行三会不会合并,可能
会新设
协调机构。
同时“及时”弥补和“漏洞排查”可以说明,高层并不认为已经掌控了风险,风险仍在暗处,这个理念的转变十分重要。
习近平指出,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要充分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特点,
紧紧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深入研究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和基础性制度安排。
要完善一揽子政策组合,引导投资行为,合理引导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要调整和优化中长期供给体系,实现房地产市场动态均衡。
可以看出,
中央对房地产市场认识更客观,进一步明确了基本的保障属性和一定的投资属性。
看来对房地产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还是持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不想一棍子打死,但对投资的收益,资格等会有严格限制,
不会出现全民炒房的现象了。
未来具体如何引导,还须静观后效。
有分析认为,这次
没有提“符合国情”,而是更强调房地产市场的特点。
这很重要。尊重市场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才有其后的
“调整和优化中长期供给体系”,因为供给出了问题,一线城土地供给不断减少,需求仍巨大,价格怎么能不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