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航集团”)
,拟挂牌转让其持有的中银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银三星人寿”)
全部股权。
中银三星人寿前身为中航三星人寿,是国内首家中韩合资寿险公司,中航集团为创始股东,迄今为止持股近20年。2015年,中国银行通过旗下公司拿下中航三星人寿51%的股权,随后更名为“中银三星人寿”。
需要注意的是,虽有中行坐镇,但中银三星人寿长期处于微利状态。进入2024年,该险企“增收不增利”状况改善明显,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46亿元。
若中航集团成功转让其持有的全部股权,中银三星人寿还将面临高层动荡、增资等方面的考验。
近期,中银三星人寿发布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当前险企注册资本为24.67亿元,设北京、天津等十四家分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以及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
股权结构方面,中银投资资产、三星生命保险和中航集团分别持有中银三星51%、25%和24%的股权。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了解到,2005年,中航集团与韩国三星生命保险株式会社发起设立中航三星人寿,双方各出资50%,总部设于北京。2015年8月,中国银行通过旗下中银保险,以12.75亿元增资获得中航三星人寿51%股权。三星生命保险的股份降为25%,中航集团则缩减至24%。
由此,中航三星人寿更名为“中银三星人寿”。2017年8月,中银保险将中银三星人寿51%股权转让给中银投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12月16日,中航集团于北京产权交易所,以18.15亿元挂牌转让所持中银三星人寿24%股权。价款支付方式为一次性支付,保证金金额约5.44亿元,信息披露起止日期为2024年12月16日至2025年1月13日。
图 / 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经是中银三星人寿半年内的第二次被挂牌转让。
就在10月29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就披露了中银三星人寿股权转让信息,此次转让并没有标出转让价格,参考价格为面议。
业内普遍观点认为,中航集团转让该险企股权背后,其实是“退金令”持续显效。
2023年11月,国资委党委扩大会议提出,进一步指导推动中央企业聚焦主责主业。2024年6月,国资委党委明确,从严控制增量,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
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显示,仅今年下半年,就有北京供销社投资管理转让北京人寿4亿股股份,中国广核集团转让华泰保险的660万股股份。
股权迎变局的同时,今年下半年中银三星人寿高管方面也有变动。
自去年三季度崔大杰卸任后,中银三星人寿总经理一职空悬一年多。
今年9月中银三星人寿发布关于总经理任职的公告,公告显示,根据中银三星人寿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决议,并经北京金融监管局核准,邱智坤担任中银三星人寿总经理。
官网显示,邱智坤于1969年10月出生,在中行体系内工作多年,曾任中国银行总行海外机构管理部副总经理
(规划运营)
,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行长、新加坡分行行长、中银香港副总裁、中银集团保险执行总裁、执行董事。
自2024年3月起,邱智坤担任中银三星人寿党委副书记。
近期,中银三星人寿还迎来了一位副总经理。11月2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的批复公告称,核准刘慧军中银三星人寿副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刘慧军在中国银行体系内工作近30年。其中,2011年8月,刘慧军出任中银集团保险副执行总裁,后又担任汇华理财有限公司董事长。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当前,中银三星人寿董事长为马超龙,同样出自中行系统。2023年2月,监管部门核准了马超龙中银三星人寿董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马超龙是中银三星人寿的第四位董事长,也是该险企第三位中行背景董事长。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注意到,当前中银三星人寿高管团队呈“一正四副”格局,总经理邱智坤,副总经理金瑜铭、吴赞、刘慧军、王云峰。
从简历来看,吴赞来自于中银三星人寿第二大股东三星生命保险株式会社,王云峰来自中航集团,其余三人均为“中行系”高管。
此外,中银三星人寿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中航集团提名两名董事分别为:董事、副董事长沈洁;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王云峰。五名监事中,中航集团提名一名外部监事洪吴云。
若中航集团此次成功转让其持有的全部股权,中银三星人寿董高监团队人员或将随之迎来新一轮变动。
除此之外,中银三星人寿此前悬而未决的24亿增资也随之再添变数。
2022年3月,中银三星人寿发布增资公告称。该险企拟增加注册资本24亿元,此次增资由股东中银投资、三星生命保险以及中航集团按照当前各自的持股比例提供,三家股东的出资额分别为12.24亿元、6亿元、5.76亿元。
但自公告发布以来已过去两年时间,上述增资事项仍未得到监管批准,随着中航集团的退出,这一增资计划会否继续也引发业界关注。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就董高监团队、增资等相关问题求证中银三星人寿方面,截至发稿未能得到回复。
业绩方面,背靠母行的品牌、网点和客户资源等优势,中银三星人寿保险业务快速增长。
历年年报显示,2019年及2020年,中银三星人寿分别实现保费收入53.05亿元及77.89亿元。2021年突破百亿大关,2021年至2023年分别实现保费收入143.39亿元、173.26亿元、248.68亿元。
但是其净利润表现远远不及保费收入,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境况。
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中银三星人寿归母净利润分别0.55亿元、0.67亿元,仅在2021年大涨实现归母净利润1.34亿元,2022年和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和0.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