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地理蹊倾情首发编辑整理制作,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新启程,新思路。
地理蹊不搬运题目,
而是分析题目中的解题思路与知识含义
。
期待
您
在留言栏内
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以共同交流。欢迎
关注”地理蹊“公众号,并用微信手机或PC版浏览。
地球表面的形态称为地貌。地貌,是地球演化的结果,处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地貌类型多样,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特点各异。大自然用涓涓细流去冲刷,用山洪去切割,用波浪去拍击,用冰川去凿刻,用风霜雨雪的刀,挥洒自如去砍削,精精细细去雕刻……大自然拥有奇妙技法和独特审美,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它的习作。大自然,大创造,天地之中有大美!我们欣赏锦绣山河的多彩容颜,我们更赞叹大千世界的鬼斧神工。
流水是地表常见的
外力作用
形式。流水塑造的地貌,称为流水地貌。一般来说,
流水地貌可分为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在
湿润或半湿润山区
,流水侵蚀切割地面形成峡谷,河谷横断面大多呈
V
字形。流水下切作用强烈的地区,往往形成深邃的峡谷。
小蹊瓜:
这V字形河谷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小蹊:V
字形河谷两壁险峻陡峭,谷底几乎全部被河床占据,谷地狭窄,深度通常大于宽度。
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称为河漫滩。
在河谷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
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
★
河流的作用:
河流的作用有三种:侵蚀、搬运、堆积
(1)
侵蚀:
河流的侵蚀作用除本身的冲蚀作用外,还通过其所带的碎屑物作为工具对河床进行撞击和磨蚀。
①
下蚀:
加深河床和河谷的作用。
其下蚀强度取决于水流动能,含沙量以及河床组成物质抗冲强度。
②
侧蚀:
拓宽河床和河谷的作用。
侧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河床弯曲处,由于主流线迫近凹岸和横向环流作用,导致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的侧蚀作用使得河床发生侧向迁移,并导致河曲的发育。
(
2
)
搬运:
河流携带泥沙及溶解物质,并推移床底砂砾的作用。
①推移:
沿着河床底部滚动、滑动,或者是跳跃运动。
②悬移:
较细小的泥沙物质成悬移状态的运动。
③溶解:
可以溶解的物质以溶解质形式进行搬运。
(
3
)沉积:
当河流的能量降低,不再有足够的能力来搬运其原来的泥沙时,泥沙就可能沉积。沉积按照体积和重量从大到小依次沉积。
金沙江虎跳峡
虎跳峡位于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之间,两岸高山夹持。峭壁耸立,山岭高出江面达3000米以上,中间江面宽仅30~60米,湍流激荡,山轰谷鸣,气势非凡。
裁弯取直与牛轭湖
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流,受到海岸的限制较少,可以
侧向
自由发展。当河床弯曲的程度愈来愈大时,河流的上下河段愈来愈接近,曲流呈“
Ω
”形,出现狭窄的
曲流颈
。
洪水期,曲流颈可能被冲开,河流不经过曲流而直接进入下一河段,这种现象称为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形如牛轭,称为牛轭湖。
黄河曲流
广义的冲积扇,包括在干旱区或半干旱区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即洪积扇;狭义的冲积扇,仅指湿润区较长大河流出山口处的扇状堆积体。
冲(洪)积扇外形似张开的折扇,自扇顶至扇缘,地面逐渐降低,堆积物由粗到细。
冲积扇:
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
山地河流愈长愈大,水流量愈丰富,形成的冲积扇规模愈大。坡度愈缓,冲积层分为下部砾石层和上部粉土层的层序愈明显,沉积的砾石硕大、更加圆润。
洪积扇:
洪流(暂时性河流的一种)挟带大量碎屑物质下泄,在山谷出口处因坡度减小、水流分散而堆积形成的扇状堆积体。
|
冲积扇
|
洪积扇
|
范围
|
较大,有时可达数万平方千米
|
较小
|
地区
|
多发生在降雨多的地区
|
干旱、半干旱地区
|
特点
|
形成时间长,与季节性或常年河流的冲击有关,常有弯曲的河流出现,有时改道较多,出现错综的河网
|
形成时间短,少有季节性或常年河流,上游河流较少
|
在河流的中下游,或当河流流经盆地时,常形成沙洲和地形平坦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当河流携带较多的泥沙入海时,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常形成三角洲,如黄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等。
江心洲
江心洲系河流中的沙州,由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多位于河流中下游,或留宿相对缓慢地宽谷段。有的江新洲平时出露水面,洪水泛滥时顶部会没入水中,发生泥沙沉积;有的江心洲则长期出露水面,洪水期也不没入水面以下。江心洲四面环水,常形成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一些江心洲具有特别的利用价值,如长江口崇明岛、湘江橘子洲等。
在流水侵蚀强烈的山区,尤其是峡谷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遭遇暴雨时发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一)
滑坡
滑坡是大量山体物质在
重力
的作用下,沿
滑动面
整体滑动的现象。滑坡可以掩埋农村和村庄,阻断道路,淤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中小型滑坡的治理
某滑坡位于四川境内319国道路堑(从原地面向下开挖而成的路基形式)段,长约160米,厚68米,滑坡前缘峙滑坡后壁最远距离52米,滑坡体体积约2.6万立方米,由于开挖路堑形成临空面,治理之前,滑坡一直处于活动状态。遇降雨天气,滑坡体每天滑移35~40厘米,坍落的泥土堵塞了公路边沟,影响了319国道的正常通行。滑坡修筑抗滑挡墙进行支挡,采用分段开挖记住的方式,辅以排水和减重措施,有效防止了滑坡状况的继续恶化。经过治理,滑坡体基本稳定。
(
二
)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
固体碎屑物和水的混合体
,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
特殊流体
。泥石流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往往会给
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
等带来很大危害。
一般来说,形成泥石流有三个条件:一是有
较集中的不稳定的松散土石物质
;二是有
突发而急骤的水流
;三是有
宜于汇水和较陡的地形
。
★滑坡和泥石流的区别:
|
滑坡
|
泥石流
|
定义
|
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
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固体碎屑物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它会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它是一种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主要发生在地质不良、地形陡峻的山区。
|
成因
|
滑坡主要发生在亲水易软化的土层中和一些软质岩中。当坚硬岩层内存在有利于滑动的软弱面时,也易于形成滑坡。埋藏于土体或岩体中倾向与斜坡一致的层面、夹层、层间错层、断层面、裂隙面等,都易形成滑坡。由于水的浸入,使滑动面减小了摩阻力,同时也增加了滑坡体的重量,特别在滑动面下有泉水的地方更易形成滑坡。其它如:风化、降水,人为不合理地加载、地表水对坡脚的冲刷、地震等,也是形成滑坡的原因。
|
其自然因素与地质构造和降雨有密切的关系。在地势陡峭、泥沙和石块等堆积物较多的沟谷,每遇暴雨或长时间的连续降雨,就容易形成泥石流。从人为因素来看,主要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如滥砍乱伐林木,山坡失去植被保护;修建公路、铁路、水渠等工程时,破坏了山坡表层;不合理的采石、开矿、破坏了地层结构等,都会导致人为泥石流的发生。
|
危害
|
①滑坡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很大,轻则影响施工,重则破坏建筑。②由于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③大规模的滑坡,可以堵塞河道,摧毁公路,破坏厂矿,掩埋村庄,对山区建设和交通设施危害很大。
|
①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②泥石流可能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③可能会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④可能会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
★滑坡和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一、
滑坡灾害预防措施
角度
|
具体措施
|
抑制诱发滑坡的行为
|
1
、选择安全场地修建房屋。
选择安全、稳定的地段建设村庄、构筑房舍,是防止滑坡危害的重要措施。
2、不要随意开挖山坡坡脚。
在建房、修路、整地、挖沙采石、取土等各类工程活动中,不可随意开挖坡脚,特别是不能在房前屋后随意开挖坡脚。在不得不开挖时,应事先向专业技术人员咨询,确认不会诱发滑坡后方能进行施工。
3、
不在山坡上随意堆弃土石。
对于开矿采石、修路、挖塘等工程活动中形成的废石、废土、废渣,不可随意顺坡堆放,特别是不能在村庄上方山坡堆弃土石。废弃土石堆置不当,不仅土石堆本身可能失稳滑坡,还可能因为土石的加载作用导致山坡应力条件发生改变,使原来属于相对稳定的自然山坡发生滑坡。
4
、管理好引水和排水沟渠。
土质山坡的稳定性,对水的作用十分敏感,绝大多数滑坡都发生在雨季就是证明。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应防止农田灌溉渠道、乡镇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引水渠道的渗漏,尤其要避免经过土质山坡地段的渠道漏水。
|
注意发现滑坡前兆
|
1、山坡上出现
裂缝
。
2、山坡
坡脚
松脱鼓胀。
3、山坡
中部或上部
发生沉陷。
4、
斜坡上
建筑物变形。
5、
泉水井水
异常变化。
6、
地下
发出异常声响。
7、各种前兆的
相互印证
。
|
抑制滑坡发展和监视滑坡动态
|
1.
注意发生滑坡前兆。
滑坡前兆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必然发生滑坡。当发现滑坡前兆后,首先应该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国土部门)或地质灾害防治负责人报告。其次,应初步判断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滑坡的进一步发展,并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主动采取一些简便易行的措施,尽量消除或抑制有利于滑坡发展的因素,就可能延缓滑坡的发展,甚至避免滑坡的形成。 及时停止诱发滑坡的人为工程活动、对地面裂缝进行及时填埋、把地表水和地下水引出可能发生滑坡的区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利于山坡稳定、抑制滑坡继续发展的积极措施。
2
、监视滑坡动态。
要搞好监测工作,一旦出现裂缝加大、加快时,要及时报告。
|
及时躲避滑坡灾害
|
1、预先选定
临时避灾场地。
2、预先选定
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
。
3、落实公布
责任人
。
4、预先做好必要的
物资储备
。
|
二、
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
角度
|
具体措施
|
房屋不要建在沟口和沟道上
|
村庄选址和规划建设过程中,房屋不能占据泄水沟道,也不宜离沟岸过近。
已经占据沟道的房屋,应迁移到安全地带。
|
不要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
|
在冲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将给泥石流的发生提供固体物源,从而促进泥石流的活动。当弃土、弃渣量很大时,可能在沟口中形成堆积坝,堆积坝溃决时必然发生泥石流。
|
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
|
泥石流的产生和活动程度与生态环境质量有密切关系。
|
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
|
沟谷下游是晴天,沟谷上游不一定也是晴天,所以雨季晴天也要提防泥石流。 泥石流监测预警对城镇、村庄、厂矿上游的水库和尾矿库要经常进行巡查,发现坝体不稳时,要及时采取避灾措施,防止坝体溃决引发泥石流灾害。
|
【知识拓展】
辫状河流
辫状河是一种山地河流地貌,多发育在
山区或河流上游河段以及冲积扇上。其主要特征为分汊型河床。河中的心滩、沙洲造成河床分汊,宽窄相同,形似发辫,所以称为辫状河。辫状河常发源于陡坡或是山地,因其
地面容易出现粗颗粒沉积物,有利于形成辫状河
。当河流流量减少时,这些沉积物堆积形成临时沙坡,影响水流流动,多河道、多次分叉和汇聚构成辫状。
曲流河
曲流河与辫状河有明显的区别,除了外观形态外,在沉积物等方面也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