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羡慕高晓松:“你这辈子真走远。”
高晓松回答:“我走运是因为我知道放弃。”
放弃,可以说自始至今与高晓松人生如影随形。
小时候,父母帮高晓松设计了人生轨迹:读完清华,到国外留学读博,然后成为某个领域的学者或科学家。但他自己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想要做音乐,于是,退学了。
1994-1995年,高晓松终于以《同桌的你》、《恋恋风尘》、《蕾》等歌曲获得各种重要音乐奖项,年少成名。
1996年他与宋柯一起成立“麦田音乐”,希望能够做一番更大的事业。可是他们发现虽然制作出来的专辑很火,却赚不了钱,“唱片已死”。于是,他便挥挥手作别旧日的伙伴,跑去游历欧美各国。在此期间,他完成小说《写在墙上的脸》、剧本《那时花开》等。
……到近期,他电影也不拍了,歌也几乎不写了,《奇葩说》这个当红节目的导师都不干了,其它社会活动能不去就不去,专注于阿里音乐和自己的节目《晓说》……
所以,你看,放弃并不是什么都不要,而是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最想要干什么,把所有力量都用在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上面。正如高晓松自己所说:“每当生活里不知道想要什么时,就先想想自己不想要什么。”
**
看高晓松的节目,不管是他主持、参与主持还是接受采访,经常会给我们一种很“傲气”的感觉。其实,他也经常服输。
他说自己“电影老也搞不好……我认识一些导演,我觉得他们是有一种宏大得比我们的能量密度大得多的那种东西,这方面我不行。”
他对自己写歌的才能很自负,“我写歌行,写诗我有时候也行,我是一个比较诗意的人,所以歌词也比较诗意。”可是,他又很坦然承认林夕天赋比自己强,“我觉得林夕是我见过的可能通天次数比较多的,真的是,你记得张国荣那个‘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这句,大家说我急了我也能写,可是人家还有下一句呢‘天空海阔,要做坚强的泡沫’……完了,追不上了,一步追不上了,第二步也更不行了。”
知道自己的局限,什么该死磕,什么该放下,一清二楚。
***
“硕士在我们家基本等同于文盲”的高晓松曾是音乐人、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微博上更有接近4千万粉丝……看他的履历,我们很容易觉得此人生下来一直就是人生赢家。可是,年少时初初搞音乐时的窘境不提,就在2008年,他还曾穷得要卖车、到处借钱。
以他的才能和名声,竟然会“沦落”到这种地步?那是因为,在他的生活里,钱从来都不是终极目标。
说到这里,想起很多人都误会了他借用自己的妈妈说过的那句话“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真正意思,以为那是在“臭有钱”:你高晓松可以去写诗去旅游,我们穷,去不了,于是你竟然就说我们是苟且,简直岂有此理。
为此,高晓松特别讲了一段话:
“每一个人不管处在什么地位,你世界首富也好,你是什么都好,你经常有苟且的时候,你经常有目光短浅的时候,你经常有愤怒地去跟人吵架的时候,那些时候我觉得都是很苟且的,当然你也经常有除了弯腰捡六便士以外,抬头看见月亮的时候。
我说的诗和远方就是那个,而不是一个豪华的旅游……我说的是我自己,这两件事是伴随每个人终生的,月亮和六便士永远伴随你身边,你经常会这样生活,但是你经常抬头看见月亮的时候,你心里还有远方的时候,你才是一个活得完整的人。”
“六便士”并非不重要,但我们不应该自始至终为其所困,要懂得放开,在我们心里,始终不能放弃月亮,放弃诗意的存在。
今晚分享高晓松语录12条,有所放弃,才能有所坚持,让我们活得更明白,更轻松。
花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