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
注
:
文中所述文字及股票池仅作个人复盘纪录使用,不作为投资建议。
这两天有篇含金量超高的文章,天风出品的《138人管3.3万亿,二八格局如何开辟超额收益的新战场?》,能让你对公募现状和偏好有个清晰认识。
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下,盘面内容收尾讲,我提炼整合一下主要观点:
1. 公募基金二八分化
2020年“百亿俱乐部”成员由2019年的33人上升至138人,截止去年四季度(20Q4)1330个基金经理中270人管理了4.3万亿的规模,即,
20%的人管了80%的规模,二八分化的格局在加快形成
。
2. 百亿基金经理的持仓特点
特征一:偏好大市值公司。20Q4头部基金公司持股“市值低于100亿公司”比重占基金市值0.42%,而持股“1000亿以上公司”占比76%,不过也提到了,
在抱团的同时,头部基金经理也开始关注到优质的中盘公司
,300-400亿档的公司在过去一个季度获得增配。
特征二:集中度趋势性提升。20Q4头部基金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 61.24%,高于非头部的 56.9%(意思是仓位越来越集中前排个股)。
特征三:偏爱消费+景气成长。若剔除港股,
头部基金配置比例比全市场高较多的行业是食品、电子、交运、医药
;较低的行业是军工、电气设备、银行、非银。
3. 为什么最近三年流动性和确定性溢价/折价会非常明显?
主要两个层面:一是资金面,17年以来外资流入改变了A股的定价模式,头部公司具备流动性和确定性溢价;二是基本面,市场经历16-17年供给侧,17-18年去杠杆,18-19年贸易摩擦以及20年疫情,
大家逐渐发现,原来无论遇到危还是机,相对还是大公司过的滋润啊
。
然后向前看,
500亿以上公司还是主战场,头部公司仍然享受流动性和确定性溢价
,但随着持仓不断集中从中获得超额收益的难度也在增加,想要获得超额收益,有必要开辟超额收益的新战场,所以,未来破局方式之一在于新兴行业的中型公司。
4. 为什么新兴行业的中小公司是有望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
新兴行业不同于传统行业的强者恒强,行业仍然是蓝海,
市值刚到200亿左右新兴行业公司会进入大资金的可买入范围
,资金进入后,资金面和基本面形成正向循环,导致有些公司享受流动性溢价,而有些会受流动性折价冲击。
5.如何寻找能够走出来的小公司?
文章给出一个思路:抄作业策略。头部基金因为流动性需求,只有具备比较强的行业确定性才会重仓买入,也就意味着,头部基金敢于买入的中小公司胜率可能会比较高。
所以,一是
关注基金重仓股持仓变动是否有不同于以往量级的买入;二是关注基金重仓股中的新增标的
。
很多人不理解为何公募不买小盘股,我来举个例子。
因为有减持规定和产品规模影响,公募买股票极少超过公司总市值5%,即使想超过5%往往也不会是单只产品,这里拟定买入4.99%股份,假设有一家规模1000亿的公募基金,看中一只100亿市值的股票,那么买入4.99%股份合着4.99亿市值占比总规模1000亿只有5‰。
试想,
假如这家公司股价翻倍了,公募赚5‰收益,如果股价翻两倍,也仅仅贡献1%利润而已
,那么,公募买低市值公司意义何在?即使翻倍了,对总体净值也几乎零贡献,再者退出也麻烦,而这5亿放在宁德时代、隆基股份这种流动性充裕的大票,只是一点小水花,来去自如。
另外,第四点新兴行业公司要求200亿附近,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中小公司业绩存在不确定性,弯道超车极为困难,大票听说过业绩不及预期,但经常爆巨雷还是很少,毕竟康美药业还是少数,因此公司往往涨到200-300亿左右,大资金才会开始关注。
二是公募基金主要以沪深300作为基准,部分以中证500作为基准
,而沪深300总市值普遍大于200亿,中证500大约50%的成分股是大于200亿,所以200亿市值上下的二线龙头相对也符合机构偏好。
... ...
其他值得看看的盘口:
1)高位题材还在分化,昨天军工崩今天白酒崩,只有光伏和锂电池稍强一些,光伏是硅料涨价催化,锂电也有涨价逻辑,涨价=业绩,现在炒业绩就是zz正确,所以后面六氟磷酸锂、稀土涨价可能会反复。
2)新题材跃跃欲试,快手大涨连带着游戏板块普涨,还有疫情后消费的机场和院线,前者随着快手港股上市属于情绪炒作,后者感觉就是之前被捶的深了走个反弹,跟昨天猪肉上涨没什么区别。
3)昨天锂电大跌带着市场普跌,今天指数虽然小涨,但赚钱效应还是明显不如昨天下跌之前,所以这里还可能是延续退潮,大方向还是得做做防守。
第二部分 明日主线题材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