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顺利,
目前正在对患者进行关胸。”
昨天下午3时55分,
结束肺移植手术的
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
从手术室里快步走出,
摘下口罩后的他,
露出了疲惫的神色。
陈静瑜是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
却率先和“死神”来了一场比赛!
3月2日,也就是昨天晚上,刚刚抵达北京的陈静瑜得知,湖南浏阳有一位脑死亡病人做了器官捐献,便立刻通知肺移植团队连夜获取器官。
经过6小时的紧急转运,今天上午11:20,肺源终于顺利送达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陈静瑜立即开始手术,一位肺部重症患者得到救治。
下午一点半左右,
在完成了一侧肺移植之后,
团队开始为另一侧的肺移植手术做准备,
直到这个时候,
陈静瑜才有了短暂的休息时间,
但这时已经过了饭点。
面对早已守候在手术室外的多家媒体记者,陈静瑜耐心地介绍起事情的经过。这次移植能够顺利在中日友好医院开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一直大力宣传的器官转运。
3月3日器官转运时刻表:
5点——开始获取器官
6点多——上高速
7点半——赶到长沙机场
8点25分——飞机起飞
10点半——到达首都机场
陈静瑜说,正是因为这不到6小时的器官转运,才给了他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这台手术。而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器官转运,陈静瑜团队功不可没。
(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打开,土豪请随意)
早在2015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陈静瑜,就提出了构建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建议。经过各方1年多的努力,在2016年的5月6日,终于由国家卫计委、公安局、交通运输部、民航总局、铁路总局、红十字总会共同发布了《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尽量减少捐献器官转运的时间,提高效率。
今年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最后一年,陈静瑜准备了三份建议,其中之一是有关中国脑死亡立法的问题。在短暂的采访中,他就这份建议阐述了他的想法。
在陈静瑜看来,如果能够加快脑死亡立法,无论对于脑死亡患者还是器官捐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一年,
全国共实现204例肺移植,
其中无锡团队完成了136例。
通过器官绿色转运通道,
陈静瑜团队一次次将新的肺源
在患者的胸腔里重新跳动起来,
让他们战胜死神,
获得新生。
为咱们的陈院长
点个
责编:清茶
来源: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无锡博报、无锡交通广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