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数据解读
金融统计数据
9月11日央行发布8月金融统计数据
显示,M2当月同比增速10.4%,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比高2.2个百分点;M1当月同比增速8%,较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4.6个百分点。
8月新增人民币存款1.94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增加3973亿元,同比多增1259亿元,企业部门存款增加7491亿元,同比多增1699亿元。
8月财政存款增加5339亿元,主要源于政府债券的大量发行。
M1和M2剪刀差明显收窄,反映了经济活动持续恢复,预计随着财政投放节奏加快,后期M2增速将回升。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8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0.3%,前值-1.6%;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0.5%,前值-1.1%,累计同比下降8.6 %,前值-9.9%;
8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5.6%,前值4.8%,累计同比0.4%,前值-0.4%。
8月投资主要靠房地产和基建支撑,制造业投资修复加速;
消费增速今年首次转正,通讯器材、化妆品、金银珠宝、饮料和汽车消费增速处于高位。
未来经济复苏向上的支撑动力
较
强,
一是
消费限制的放宽、双节备货、中秋十一长假期都将带动消费需求、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生产提升
;
二是
基建投资在未来或明显提升、制
造业投资也在持续改善
。
总体来看,后期驱动经济改善的动力仍较多,经济数据向好方向不变。
另外,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44亿元,
同比增长19.1%,前值为19.6%
。1-8月累计同比为-4.4%,前值为-8.1%。
库存方面
截止8月,库存同比为7.9%,前值为7.4%。
分所有制看,8月外企与国企好于私企。
国企当月利润同比为38%,外企当月利润同比为17%,私企当月利润同比为7.8%。
8月利润增速维持高位,主因量价齐升,采矿业大幅修复,从量价两方面来看,产需扩张大于价格修复;从营收和利润率来看,营收增速提升而利润率持平。
从三大行业来看,
采矿业利润大幅修复,原材料制造业增速大升,装备制造业增速仍高
。
库存方面止跌微升,部分行业有望率先补库,全面补库应也快了,预计最晚可能在年底年初。
国企私企普遍回升,外企已超去年水平。
总体看,
经济复苏带动下,企业利润维持高增速,未来修复趋势有望延续,库存出现止跌迹象,预计全面补库最晚可能在年底年初
。
PMI数据
9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PMI数据显示,9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5%,月环比增0.5%,自3月以来连续7个月位于荣枯线上方,经济修复动力仍强。
当月供求共振向好、企业积极备货迎战双节,线下消费与服务业继续加快恢复、基建与地产施工活动边际改善。
具体来看,
(1)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4.0%和52.8%(月环比分别增0.5%和0.8%),
供需两端持续回暖,特别是传统旺季的来临,带动需求端延续5月以来的持续回升
。
(2)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0.8%和50.4%(月环比分别增1.7%和1.4%),随着一系列稳外贸政策不断落地生效,加之国际市场需求局部回暖,制造业进出口进一步改善,
今年以来进出口指数首次跃至荣枯线上方
。
(3)
生产旺季到来以及得益于前期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纾困帮扶政策生效
,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2.5%,50.7%和50.1%,其中小型企业6月份以来首次升至荣枯线以上。
(4)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PMI为54.5%和53.0%(月环比分别增1.7%和0.3%),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消费品受双节临近的假日消费效应影响,相关企业产品订货量增长加快
,新订单指数为53.7%(月环比增2.9%)。
本月市场较平淡,单边下跌,缺乏有持续行情的板块。
一方面,
国庆节前市场热度下降,市场担忧国庆期间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
海外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财政收紧的口风,导致外资持续流出,进一步压制市场
。
整体看,短期市场仍将呈现一定程度的震荡格局。
本月公布的8月社融数据整体较乐观,实体经济在持续恢复,信贷资金持续流入实体经济。
货币大幅宽松的局面有望暂缓,更多的关注经济恢复情况。
投资方向
投资方向上,从我们的角度,行业和公司本身的基本面是首要考虑因素。
(1)从行业景气周期的角度,我们会继续关注
市场空间大,景气度向上的5G、新能源车、电子半导体和云计算领域
;
(2)自下而上,对于那些经历时间考验,被证明各方面优秀的
消费、周期、金融、医疗
等各个行业的市场龙头和细分冠军,在估值相对合理的情况下,我们会持续关注;
(3)
受益于经济周期复苏的低估值顺周期产业链
,也值得关注。
微观上,会结合中报数据进行分析,寻找数据支撑景气度和业绩的行业与公司。
总体而言,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企业本身的优良与否,只有企业本身够优秀够价值,才能不断的为投资者创造收益。
风险:
疫情反复、中美摩擦加剧、逆全球化
债券市场
8月资金面依旧偏紧,主要原因有
三
:
月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投放力度,净释放6100亿元跨季资金,结构性存款压力暂缓,存单量缩价升,利率债供给回落,季末财政投放加快,以及我国国债将被纳入WGBI指数等利好债市情绪,
但经济稳
步恢复,社融大超预期,消费增速首次转正。
整体来看,债市熊市延续,总体震荡下跌。
1
利率债
利率债方面,国债收益率曲线熊平走势延续。
具体来看,截止9月30日,1年期国债收于2.65%,环比上行13BP;10年期国债收于3.15%,环比上行13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