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Foodaily每日食品
分享最新食品行业资讯;融合资源,驱动行业创新! 尽在每日食品网 www.foodaily.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快报  ·  有料到,春节厨艺大比拼 ·  昨天  
新快报  ·  有料到,春节厨艺大比拼 ·  昨天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离婚4年后首次合体,承认离婚不离家:今晚的瓜 ... ·  4 天前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巅峰时隐退:消失的台湾文艺女神, ... ·  4 天前  
艾格吃饱了  ·  你们发了多少年终奖?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Foodaily每日食品

融资数千万元的植物肉品牌关闭天猫店,植物肉在中国没有未来?

Foodaily每日食品  · 公众号  · 美食  · 2022-03-11 08:00

正文


 


2900亿美元的全球替代蛋白市场,不会止步于植物肉。

 


根据欧睿国际预测,到2023年,中国植物肉市场的规模将接近840亿元。

但魔镜获悉,某融资数千万元人民币的植物肉品牌悄悄清算。遂即魔镜搜索了该品牌的天猫淘宝店铺,发现已然注销。该品牌的微信公众号,最近一篇推送停留在2021年8月。该品牌的微博官方账号,最近一篇推文也停留在2021年8月。

植物肉作为近两年植物基类产品的现象级风口,外资巨头抢滩登陆中国,本土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对比去年隔三差五就有新品发布,今年植物肉顶着“叫好不叫卖”的压力,声音小了许多。

植物肉在中国的未来会怎样?本文以电商数据为基础,为您解读植物肉产品的前进方向。

植物肉在替代谁?

如果讨论植物肉这个现象级风口,其更准确的名字应该叫人造肉,植物肉赛道目前已经从人造肉1.0版本进化到了人造肉4.0版本。

图片来源:魔镜市场情报

细胞肉的培养流程大致为从动物身上提取活体组织——分离出目标细胞——初步培育目标细胞——将细胞群置入带有培养液的大型培养容器培养——经过10-12天的培养——分离提纯得到细胞培养肉——最终烹饪加工形成终端产品。

由于细胞肉培养过程涉及到了组织收集、基因工程、抗生素、生长介质、支架、收获点、扩大生产、生产成本、安全性考虑、产品成分、环境&动物福利和健康影响、上市时间表、标签、消费者接受度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和市场问题,目前国内外上市的尝新产品还是植物肉(plant based meat)。

图片来源:商业周刊

从植物肉兴起的原因看,包括用植物肉来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和农业压力;植物肉0胆固醇、0激素、0反式脂肪酸和0抗生素的安全性;以及满足素食主义者、环保人士、动物保护人士、拥有宗教信仰的人士等特殊人群需求。

图片来源:魔镜市场情报

从天猫淘宝平台价格看,植物肉要比普通肉稍贵,但也不是吃不起的价格,从价格判断消费者接受度,不太准确。

2020年初,Impossible Foods CEO帕特·布朗说过一句让人听不懂又带有严重偏见的话,“中国人每吃一块肉,亚马逊雨林里就冒出了一股烟”。

可见,一旦涉及利益,大佬也会无脑喷。

事实上,中国无论是在人均肉类消费量,还是在人均碳排放量上,均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图片来源:互联网

魔镜认为,极致健康的需求更切合于亚文化群体,成为大众市场的可能性比较小。东亚文化整体来说事比较克己的,但克己之下需要有发泄的出口。比如日本,日本传统文化一方面重视规则,另一方面又是享受肉体愉悦,比如饮酒、泡澡、艺伎。对于中国人而言民以食为天,这种现象在孙隆基先生写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里有大量论述。所以在吃这件事情上,吃好既包括健康维度的好,也包括好吃维度的好。

推广植物肉,并不是倡导大家不要吃肉。国内一家植物肉品牌的CE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植物肉只是给消费者在吃肉时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尝鲜心态是用户购买植物肉的重要原因

国内人造肉企业已有数十家获得融资,但品牌在天猫淘宝平台的销量较低,主要依靠餐饮服务渠道销售。

图片来源:魔镜市场情报

图片来源:魔镜市场情报

魔镜对生鲜类目下植物肉商品的电商评论进行抽样采集,时间跨度为2021.01-2022.01,共计959条评论。其中正向声量占到总声量的95.5%,负向声量占到总声量的4.5%。

图片来源:魔镜电商聆听

我们发现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味道(20%)、物流(9%)、口感(7%)反馈声量最高。在负向声量中,消费者反映口味一般、不像肉、物流慢、太辣、不好吃。

图片来源:魔镜电商聆听

从评论中发现,不少用户是尝鲜购买。作为新生事物,植物肉对于市场的冲击更多停留在投资和科研圈,无论是技术上的成熟度还是产品的量产、口味,目前都是挑战。

图片来源:魔镜电商聆听

站在环保和经济的角度,植物肉的未来价值是充满想象空间的。但站在人性的角度,植物肉的中短期市场前景堪忧。预计随着植物肉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能会逐渐成为主流饮食结构的一个小的补充。

植物奶&宠物食品或是替代蛋白市场的新机会

目前国外兴起的替代蛋白,除了人造肉外还有植物乳和昆虫蛋白。在国内,Otaly大火带来了植物乳赛道的热度,从天猫淘宝平台看,植物乳的销售情况一路走高。

图片来源:魔镜市场情报

昆虫蛋白,可以作为宠物食品的新成分,2011年,在欧洲就已经有初创企业研发农场用昆虫原料制作高品质的天然蛋白饲料,用于水产养殖的饲料和宠物营养食品。今年3月,全球最大的农业生产、加工及制造公司ADM宣布,与法国昆虫养殖初创公司InnovaFeed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InnovaFeed公司将向ADM宠物食品部门提供黑水虻蛋白,以创造具有优质营养的宠物食品。国内目前也已有多家初创公司在研发利用昆虫实现资源转化的产品。

图片来源:魔镜市场情报

图片来源:魔镜市场情报

业内展望:替代蛋白的未来

虽然人造肉在国内的形势还有待观望,但植物基制品和昆虫蛋白,正在悄悄成长。

ADM发布了2022年替代蛋白领域展望,有需要的读者朋友可以参考下:

1.新的蛋白质来源,从细胞培养到真菌以及空气蛋白:除了细胞培养蛋白外,国外的研究机构和初创企业早已开始研发真菌蛋白和空气蛋白。

2.发酵即服务(FAAS)商业模式的到来:发酵公司扩大发酵产能,并在服务食品、饮料和保健品牌的新模式方面进行创新,为这些领域的公司和品牌提供支持,特别是对加工、实验室服务,以及食品级发酵工艺的咨询。

3.下一代植物基全肌肉解决方案:重现动物全肌肉,不仅在混合植物肉和细胞培养肉方面进行研发,还在质构材料和支架技术方面进行创新研发,为植物肉产品带来全肌肉的质地。

4.从种子到餐桌的创新和透明度:增加信息透明度,让消费者更清楚食物来自哪里,怎样保护动物福利,为气候解决方案做出了哪些贡献。

5.细胞培养肉制品成本降低:成本不断降低,使实验室技术成为一项可行的商业计划和规模可扩展的技术。

6.儿童友好型产品的兴起: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开发新产品。

7.植物基的传统特色菜肴:酸奶、披萨、通心粉、乳酪,食品行业开发出了一系列符合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植物基产品,未来将会开发更多消费者期待的产品。

作者:Erin Zhang;来源:魔镜市场情报(ID:mktindex),转载已获得授权。
转载授权及媒体商务合作:Amy(微信号:13701559246);
加入社群:Cherry(微信号:15240428449)。

 Foodaily创博会2022 
本着为行业提供全价值链、一站式产业创新服务的初衷,Foodaily创博会2022(2022.05.31-06.02,上海)进一步升级,除了食品产业上下游,还覆盖和聚集了电商、社媒、流量、渠道、资本等多方资源,旨在为大家带来一场年度创新盛宴。在这里,产品、内容、技术、营销等与食品&品牌创新相关的方方面面,都将以“专业展览+创新内容+互动体验”的形式呈现,突破和差异化于一贯的行业展会形式。(点击图片查看详细介绍)。



相关阅读




食品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