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妮妮的日知录
个人品牌践行专家妮妮, 关于个人品牌的观察与理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汇易咨询  ·  JCI观察:巴西大豆产量预估“打架”,最高差 ... ·  15 小时前  
出彩写作  ·  deepseek推荐的写材料框架5个原则 ·  昨天  
要资讯  ·  大商所期货品种之铁矿石(上) ·  昨天  
要资讯  ·  周度研究精汇 | 洞见趋势 周周更新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妮妮的日知录

决策是一个行为,还是一个系统?

妮妮的日知录  · 公众号  ·  · 2019-10-14 07:49

正文

日更第2年的第287天。

001

以前的我,是一个不敢决策的人。

为什么?

总是担心决策错了,所以干脆就不做决策。

换句话说:不敢做决策=不承担责任。

背后的底层原因是不自信。

这个决策是对的吗?

万一错了怎么办?

算了,拖吧,等别人来决策。

结果可想而知,久而久之,要么别人不再找你;要么别人不再信你;再往后,你自己也不信自己了。从而进入受阻模型:越不会决策,越不敢决策,到后来就越是没人信。

怎么破?

002

我们公司常常会做很多活动,在做活动策划前期,打哪个点,怎么打,用什么节奏打等,常常需要在很短的时间拿出方案。

有写得自嗨不被过的,有只是一个突发灵感却获得一致通过的。

所以在想:这些通过与不通过背后有什么规律吗?

印象最深的是9月到10月我们有3场活动,在8月底9月初时,正在策划这3场活动。我写了方案提交,第一天全被pass了,我很郁闷,当时我在想,我郁闷的到底是什么?

是方案本身不好,还是被否的感觉不好?

现在来看,因为时间紧,方案写得不好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为什么我的反应那么大?

是方案数量的问题。

当你1个活动只提交1个方案时,你的内心就会不自觉地维护这个方案的正确,但是如果你在写方案时,就写了几个,也就是说你的内心已经接受了这个方案被否的可能。

最近有几个课程里都有关于决策的环节,我把这些环节根据我自己的情况做了调整,最后整理出适合我自己的 决策的步骤:持续好奇感知,灰度认知,并行方案,黑白决策,疯子行动,复盘迭代。

(是《人生算法课》与《高胜算决策》的汇总。)

003

决策的步骤:持续好奇感知,灰度认知,并行方案,黑白决策,疯子行动,复盘迭代。

感知环节

在感知环节,你像个情报员,获取外部信息,所以你需要很敏感;

但是通常,你做的事有共性,要么是活动,要么是品牌,要么是运营,要么是培训等,找到关键因素,关键领域,持续的关注,并且不断扩张边界。

这样得到的结果是,当你再遇到临时任务时,你直接到你的数据信息库里找到几个参考资料直接进入到认知环节,将素材与当下要解决的问题关联在一起。

如果把感知环节当成食材,方法收集,那么,这个环节一定要尽可能的丰富。

认知环节

在认知环节,你像个分析师,你需要特别理性,考虑各种变量,并且给予公平的估值;

信息实在是太多了,很难穷尽;并且很可能给到你的时间也不够多,怎么破?

老喻说的是灰度认知。

如何做到更好的认知?

广度,涉及面要广,不能挤在小范围内;

高度,找到你所在领域的权威,建立关注的5牛素材库,牛案例,牛公司,牛人,牛事件,牛观点;

这样,哪怕是灰色认知,也可以做到更有高度。

方案环节

如何得到更好的方案?

分解流程;罗列场景;关键因素;可能方案;分别分析;得出方案;

这样得出的结果,每个环节最优解的结合;得出的方案可能更好。

决策环节

在决策环节,你像个指挥官,你必须根据分析师的评估计算,作出一个决定,而且这个决定必然是有取舍的,你需要十分果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