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里单刀
奥可奥,自然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大家谈  ·  视频号平台开放广告投放啦! ·  昨天  
英国那些事儿  ·  欧洲建水坝拖延7年没开工!结果河狸2天建好,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乌里单刀

对外军事援助,一次洗钱分肥的良机

乌里单刀  · 公众号  ·  · 2024-05-03 00:59

正文

美国国会众议院 通过了 大规模对外援助方案,总额高达950亿美元。 其中包括 对乌克兰 援助 610 亿美元, 对以色列援助 260亿美元。 还有对台的 军事援助 19亿美元

猪肉桶法案与美国军工复合体

这个援助法案又是一个“猪肉桶法案”,就是把各种利益诉求都融合进去,搞成一个“四不像”。因为这个法案里面,除了对外援助,还有一直在推进的Tik Tok的剥离要求。这就像拜登在前年搞的《通胀削减法案》一样,名字叫通胀削减法案,但是里面有各种环保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

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美国国会,其实就是各种利益集团相互收买的场所,各种压力集团在其中相互游说进行利益交换。今天你要提出一个法案,你就必须满足我一个要求,否则我就反对;今天你支持我这个法案,明天你提的法案我就支持。结果就是法案内容鱼龙混杂,反正都是纳税人在买单。

《纸牌屋》中有一个桥段,具体细节忘了,大致是这样:你要推出支持义务教育的法案,我这边有一个军事基地,可以增加选民的就业。利益交换开始。你想让我支持你的义务教育法案,就必须给我这边的军事基地增加预算投资,增加就业,否则我就否决。我支持你的法案了,那么下一次我提出法案的时候,你就要动员议会党团的同僚支持我,否则我就揭你的黑幕,每个人都不干净。所以,义务教育法案中有了军事方面的内容。

注意这不仅仅是剧情,现实就是这样运作的,而且只会比这更加肮脏。

在华盛顿特区的K街,住着大量的游说集团,多由大企业代表和退下来的高官担纲。说到底目的只有一个:出台有利于背后金主的政策,以利于瓜分纳税人的税金,实现政客与大企业集团之间的无缝衔接——旋转门。

那这次的援助法案,是为了谁呢?

为了洛克希德马丁、雷神、通用电气、波音等大型军工企业。美国政治,现在是一个“军工复合体”,这是众所周知的。军工复合体这个叫法,不是别人给取的,而是著名的艾森豪威尔自己说的。

军工集团与政府之间,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旋转门关系。比如川普时期的国防部长埃斯珀,之前是雷神公司副总裁,分管“政府关系部”——听听这个部门的名字就知道怎么回事;卸任后继续回雷神担任高管。国务卿、财政部长一般都“就业”非常好,财政部高官一般会去华尔街金融机构,年薪百万起;国务卿一般会到各种智库,例如最著名的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有各大企业巨额赞助,他们来影响美国外交关系的走向。

有了军工复合体的存在,20世纪以来的美国,已经不是为了打仗而生产武器,而是为了生产武器而打仗。

这就是美国频繁发动对外战争、挑起国际冲突的原因。正义、公理、和平,都是幌子,谁信谁sb。政客哪里有多少主义啊,其实都是生意。当今美国,就是一个被各种利益集团绑架了的“垄断资本主义”形态,控制美国的,就是华尔街、军工集团、大型企业,这些人才是美国的“深层政府”。

这一点,美国许多人民自己看的是很清楚的,不然不会发生占领华尔街运动和各种反战运动,只有国内的民主派傻白甜,才会认为美国在做法都代表了自由和民主。

俄乌冲突,美国不断地援助乌克兰,是为了“自由民主”事业吗?当然不是,说到底就是为了攫取美国统治集团的垄断利益,让欧洲进一步成为自己实质上的殖民地,只买“美国货”。对乌克兰的不断援助,其实就是把乌克兰人当炮灰——牺牲最后一个乌克兰人,来维护乌克兰的“自由”。

川普说,只要他上台,可以在24小时结束俄乌冲突。这还真不一定是他习惯性地吹牛逼,而是真有可能。道理很简单,只要停止军事援助,马上就消停,乌克兰人民再也不会生灵涂炭。

俄罗斯不是东西,美国政府也不是东西。受苦受难的,都是老百姓。任何时候进行和平谈判中止战争,都是正确的。 两个统治集团之间掐架,关老百姓屁事呢。 只要你站在平民立场,不难得出这个结论。

不同于市场行为,必定是双赢的交换,一种政治行动,必定有受益者和受损者,那么对乌军事援助,最有利于的,就是美国的军工集团,因为这些钱,就是用来采购他们生产的武器的。

对外援助的经济学性质

有必要 进一步阐明 对外援助——不论是 经济援助还是军事援助—— 济学性质和 后果。

国际援助的的主要方式是政府间援助,也就是政府对政府。它从来不是以增进当地人民福祉为目的,而是有着自己的政治意图。说白了就是扶植一方打压另一方。接受扶植的一派拿到国际援助后,当然并不会将它全部用于经济和民生改善,而是首先追求自身的利益。

以美国援助的阿富汗“民选政府”为例。

2002年-2017年,国际社会共向阿富汗援助总额高达1040亿美元,阿富汗是世界上接受国际援助最多的国家。可是接受了这么多援助,阿富汗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显著改善了吗?

并没有。

2020年阿富汗人均GDP仅586美元,相比于2013年,人均GDP和国民收入在持续下降中。这个拥有众多矿产资源的国家,却成了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鸦片居然成了它的“主导产业”,真正成了“躺在金矿上的穷人”。

阿富汗首任民选总统卡尔扎伊,就是一个腐败分子。他几乎把阿富汗央行变成了自己的私人银行,他的哥哥马哈茂德腐败案是阿富汗历史上最大的丑闻之一,其治下的阿富汗政府,在全球清廉指数排名中排全世界倒数第四。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173位。

他们不但克扣阿富汗普通人民,而且连警察、军队的工资也克扣,这也是他们常常对塔利班不战而降的原因之一。

除了自己贪,他们还要照顾自己的裙带利益。卡尔扎伊曾公开承认政府腐败现象,表示美国对阿富汗亿万美元的援助,实际上流入了裙带承包商之手,并没有帮助到阿富汗人。据估计,国际援助的款项,只有1/8到了阿富汗普通百姓手里。

被塔利班打得屁滚尿流逃跑的总统加尼,也是一丘之貉,据报道他匆匆逃亡时,美金装满了四辆汽车。那些站满飞机旋梯等待逃亡的人,多数也不值得人们同情,因为他们大多数是阿富汗政府的高官。

乌克兰又怎么样呢?

乌克兰政府是全世界最腐败的政府之一。“透明国际”全球清廉指数排名,乌克兰位列第144位,营商环境同样垫底;同样援引“透明国际”的报告,有38-42%的乌克兰家庭通过行贿获取基本公共服务。

去年元月22日,乌克兰国家反贪局发布公告称,乌克兰基础设施部副部长洛津斯基因涉嫌收受贿赂被捕。

公告称, 乌克兰政府在2022年夏季拨款16.8亿格里夫纳(约合4570万美元)用于购买包括发电机在内的应急设备,乌克兰政府的数名官员与中间商相勾结,以超出正常2.8亿格里夫纳(约合760万美元)的价格签署采购合同并试图将这一部分资金占为己有。洛津斯基参与了虚假交易的部分环节并在接受40万美元的贿赂时被当场抓获。

这是一个腐败窝案,硕鼠一大堆。 24日,泽连斯基签署法令,解除乌克兰副总检察长希莫年科、总统办公室副主任季莫申科、国防部副部长沙波瓦洛夫等人的职务,泽连斯基还解除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扎波罗热州、赫尔松州、苏梅州负责人的职务。

在乌克兰人民生灵涂炭的时候,有一大帮人是不希望战争结束的,他们就是乌克兰的高官,他们在战争期间,实现了财富的“爆炸式增长”:

乌克兰国防部长阿列克谢·列兹尼科夫的个人财富从7.8亿美元增至13亿美元;

乌外交部长德米特里·库列巴的身家从4.5亿美元增至12亿美元;

乌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米哈伊尔·波多利亚克也加入了“十亿美元富豪俱乐部”,资产从4.5亿美元增至12亿美元;

基辅市长弗拉基米尔·克利奇科的财富增幅最大,从1.5亿美元增至8亿美元,在10个月内增长了5倍多。

而泽连斯基呢?

他受益最多,既获取了政治上的名望和国内的支持率,一众女政客甚至要为他坐地排卵。而且财富上当然也稳坐头把交椅: 泽连斯基的财富在俄乌冲突10个月里增加了两倍多,资产从6.5亿美元增至15亿美元。

他的背后金主是乌克兰最有影响力的寡头、乌克兰石油控股公司布里斯马(Burisma)公司的主要所有人、亿万富翁伊霍尔·科洛莫夫斯基(Ihor Kolomoysky)。

据汉斯-赫尔曼·霍普教授的考证:

2021 年发现的所谓潘多拉文件(Pandora Paper)披露,科洛莫夫斯基多年来已经向泽连斯基支付了约 4000万美元,以支持他的电视生涯。而一旦泽连斯基的政治生涯开始起飞,科洛莫夫斯基就将数以亿计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注入各种离岸账户,并以泽连斯基的兄弟和妻子的名义在伦敦和迈阿密投资房产,作为对泽连斯基家族的回报。

所以,对外援助的实质是什么?

就是财富的一次大规模转移。其受益者是美国的军工集团和政客集团,受援国的高官和裙带企业。

受损者是美国的纳税人,他们将被军工集团收割一遍,再被美国政府通过发钞支持战争而征收一遍通胀税,还要承受因通胀造成的生产结构扭曲而导致的高物价;还有受援国的平民,他们不会从中得到好处,最多吃一点高官和裙带集团吃剩下的面包屑,然而却要为此付出流离失所甚至生命的代价。

这其实就是洗钱。通过对外援助的方式,将美国纳税人的钱搞进军工复合体和乌克兰高官、裙带企业的口袋里。

马歇尔计划的神话

最具代表性的对外援助就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马歇尔计划”,它的效用被严重夸大。

“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总额占战后联邦德国的GDP比例微不足道(5%),然而西德还要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并向盟国支付占领军的费用,所以这些援助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更重要的是,该计划也并不像它的美国主导者宣称的那样要帮助西德人民,而是要德国人用美国提供的援助购买美国的商品——与援助乌克兰,是为了卖军火一模一样——哪怕他们其实需要的是牛奶,而美国送去的是花生,因为农业压力集团要“清库存”。

原因并不复杂,因为所有的对外援助,都是国内官员与裙带企业分肥的良机。他们决定让哪些企业更有钱,就会将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送往德国,代价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真正让西德经济腾飞的,是他们采用了自由市场的经济政策。二战后,纳粹对德国的价格管制、高额通胀、高税率、配给制被盟军占领当局延续。事实上,那时候几乎所有国家,都实行的是战时的计划经济政策,在这一点上英美比起纳粹德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看看丘吉尔和罗斯福的一系列举措,就清楚明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