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木文摘
清华学子创办,新媒体第一文摘,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每日精选好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为什么我们就是无法说服老人扔东西 ·  昨天  
青年文摘  ·  别丧,你也是别人眼里的光 ·  昨天  
深夜书屋  ·  不愧是杰出的思想家,经典巨著醍醐灌顶! ·  2 天前  
洞见  ·  立春:唤醒自己的60种方式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文摘

每天静读一本书

水木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19-06-11 22:30

正文

查看图书解读稿全文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点击“每日读书”菜单


水木君说:

晚上好,亲爱的朋友。今天要给大家解读的书是《人类简史》。



《人类简史》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点击下方音频,放下手机

听水木君为你解读这本书

点击音频,边听边读



阅读历史,那些曾经穿梭在时光中的故事,就像一本深刻的教科书,可以让我们得到启示,可以让我们明智,可以让我们从中更加懂得生而为人的意义。


豆瓣评分9.1,被比尔盖茨等大佬推荐,被称之为“一部个人幸福探索之书”——《人类简史》,自出版以来,就风靡全球。


这本书在宏达的视角下,用通俗的语言,从四个部分,即7万年前的大脑认知革命、1.2万年前的农业革命、500年前的科学革命、全球大一统和人类大融合的关键因素,描述人类的大历史。



不同于其他的历史书的是,这本书具有浓浓的人文主义关怀色彩,将个体的幸福放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审视。


涵盖了生物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艺术,文学,伦理学等众多领域。在宏伟的历史脉络中,让人陷入对生命意义以及个人幸福探索之中。


这本书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以色列作家。


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这个奇妙精彩的世界。



人类的经历是一个漫长且残酷的故事


好奇心和八卦心理,形成了人类的认知力,促使人类不断地像未知世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比如火种、现代化、科技……却也毁灭了很多。


如果将这漫长的历史变化称之为一个故事,可以将人类的故事分为三个阶段:认识革命、农业革命、科技革命。


认知革命发生在7万年前,农业革命发生在1万年前,科技革命发生在500年前。


大概在200万年前,地球上至少存在6种人,如智人、梭罗人、匠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弗洛里斯人等等,而我们属于智人。


大约1万年前,只剩下智人这一种。人类从食物链的中间位置,逐渐登上了顶端,整个生态对此猝不及防,从而引发了很多生态灾难,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生物从此灭绝。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源于人类的认知革命。


认知,就是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它促使人类发明了工具、语言、文化、团体等等。


首先,30万年前,人类学会了使用火,往走向食物链顶端的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火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好处,即可以把食物从生的变成熟的,大大缩短了吃食所用时间,比如黑猩猩每天5小时咀嚼生肉,人类一小时足够。


这扩大了人类可摄取的食物种类,缩小牙齿,减少肠的长度,降低了肠道消耗,给大脑提供能量铺平道路;


还有可以帮我们驱逐、战胜猛兽,寒冬取暖,这种功能有利于人类迁徙。


大约7万年到3万年前之间,智人还发明了船、油灯、弓箭,针,以及第一个可以称为艺术品的雕塑。



其次,人类发明了语言。


有意思的是,智人的语言体系可以让他们八卦数小时,在一个大约50人的部落中,了解谁更可靠谁不可信,成为发展出更紧密、更复杂合作形式的基础。


作者说, 人类语言真正独特的功能是八卦,即表达不存在的事物(虚构故事),如此人类可以构建共同想象的现实,即共同的信念,从而进行大规模团结合作,就是认知革命赋予人类力量的核心。


虚构,让人类能够拥有想象,共同编制出故事。智人的合作不仅灵活,还可以和无数陌生人合作,正因如此,智人才统治世界。


到农业革命前夕,地球上有500至800万人类狩猎采集者,几千个独立部落,形成不同语言和文化,这也是认知革命的重要成就。智人采集的不止是食物,还有知识。


认知革命让智人学会了迁徙。然而智人所到之处,都有大量的物种灭绝。智人的殖民是整个动物界最大也是最快的一场生态灾难。


比如大约7万年前,智人开始迁徙到中东,东亚,每到达一个地点,当地原生人类族群就很快会灭绝。


尼安特人大约3万年前退出历史舞台,其他人种也先后退出,只留下了一些DNA在我们身体里,留下智人成为人类最后的物种。



农业革命,是我们驯化了植物还是植物驯化了我们?


公元前9500-8500年人类由采集转向农耕。


此后的几千年农业社会,人类持续驯化各种农作物和动物。到今天人类90%热量来源还是9000年前人类驯化的农作物——小麦、大米、玉米、马铃薯、大麦。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


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还是小麦驯化了人类?人类的生活质量因为不断的革命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


农业革命虽然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造成了人口爆炸。要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农民只能种更多的土地,拉长劳作时间,更少自由被固定在农田旁边生活;


农业更加不适应当时智人的身体,人类进入农业时代后,产生大量疾病,腰间盘突出、关节炎等都是因为人类身体更适合攀爬与奔跑而不是弯腰劳作和挑水。


与采集时代相比,人类仿佛更加辛苦了。


然而,时代只能向前。因为农业是靠天吃饭,农民需要思考如何减少农田、工具、收成等方面的风险。


农业时代需要规划,农民希望保障自己未来的安全,这种压力带来了后来大规模政治和社会制度。



随着农业产出越来越多、社会结构越来越复杂、人类的社会连接越来越庞大,也造成了信息存储和处理机制的发展,最典型的就是数字。


处理数字的能力,促进了人类社会迅速更迭变化。


依靠农民生产出来的食物,加上新的运输技术,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一个地区,形成村落、城镇和都市,再由王国和商业网络将他们相连。


也正是这些多余的粮食,养活了政治、战争、艺术和哲学。


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发明了货币,成为了商品交易媒介;制定了社会制度,产生了帝国,产生了各国文化,比如古罗马帝国文化、伊斯兰穆斯林文化等等;以及反映人与神关系的反映代表,宗教。


这些元素,就促进了人类的大融合。



工业革命,知识和想象力颠覆了世界


大约公元1500年,历史作出最终的选择,改变了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命运,科学革命发生了。


现代科学体系与先前知识体系最大区别:


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运用理论取得新能力发展出新的科技。


在科学革命之前,很多文化都不相信人类还会再进步,需要恪守祖宗智慧。


直到现代文化产生,比如18世纪,许多文化中还认为闪电是神怒象征,但富兰克林验证了闪电只是一道电波并发明了避雷针。


随着科学开始解决一个又一个过去认为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饥荒、瘟疫、疾病、夭折等,许多人也开始相信,只要取得并应用新的知识,人类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并且,在过去500年间,科学、帝国和资本之间的回馈循环无疑正式推动历史演进的主要引擎。


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过去200年,工业化生产成了农业支柱,动植物都被机械化,家禽的生物属性都被剥夺。


工业革命还引起了有史以来人类最大的社会革命: 家庭和地方社群崩溃,改由国家和市场取代。


工业革命之前日常生活的核心是核心家庭、大家庭、当地社群。家庭负责照顾生病的人,以及赡养老人。


而工业革命带来了国家和市场,将很多家庭和社群功能由国家取代。这个过程,就是解放个人的过程,代价就是很多人悲叹家庭和社群功能不在,社群和家庭只留下了情感功能。


过去更加和平,虽然还是有战争,但是战争的死亡人数已经远远低于过去。而现在因为车祸、自杀死亡人数比战争牺牲更大。


人类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到底是带来了幸福还是悲哀?



未来的人类将有怎样的故事


在将近40亿年的时间里,地球上每一种生物都是依循着自然选择的法则。直到21世纪,自然选择的法则开始被打破,而由智人设计法则取而代之。


现代已有三种方式令智慧设计取代自然选择:生物工程、仿生工程、无机生命。


生物工程就是人类对生物的干预,比如大肠杆菌经过基因改造来生产燃料,改造奶牛乳腺炎问题带来的牛奶病菌,改造猪肉中的不健康脂肪。


作者举了个例子,我们可以通过卵子重建已经消失了3万年的尼安德特人的小孩。同理,我们还可以创造很多其他的物种。


仿生工程,类似助听器,人造视网膜,以及大脑就可以控制的外骨骼。



其中最具革命性的就是脑机双向接口,计算机读取大脑信号并且传输回大脑,大脑也可以连上网络形成脑际网络,可以读取记忆,届时人类将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无机生命,则是可以模仿基因遗传演化,自我复制并且繁衍的程序,创造出完全无机的生命、例如,自行独立演化的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病毒。


有人预言,未来的我们,将会被超人类取代。目前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搞清楚,“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么”?



当下的你,将缔造怎样的人生历史


在7万年前,智人还不过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动物,在非洲的角落里自顾自地生活。


但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间,智人就成了整个地球的主人,生态系统的梦魇。到了今日,智人似乎只要再跨一步就可以进入神的境界,拥有创造和毁灭一切的神力。


但从历史的维度来讲,智人的所做作为为自己带来了什么?


我们虽然主宰了环境、创建了帝国、现代化的城市、全球化的贸易网络,但是,我们给全球带来的痛苦减少,还是增多了?


事实上,每次人类整体能力的大幅提升,都让其他动物深受其害。


我们的想象力驱使自己在通往未来的道路里不断前进,但是,我们仿佛已经忘记了,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活在当下的你,快乐吗?在科技改革的裹挟中,你又是否找到了人生存在的意义?

作者说,现在的人并不见得比1800年前的人更快乐。


有研究表明: 家庭和社群要比金钱和健康来的重要。拥有和谐家庭关系、社群相互扶持帮助的人,明显较其他人更加快乐。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前所未有地拥有了自由,可以决定自己在哪个城市生活,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选择怎样的伴侣,去过怎么样的人生。


但是随着社群和家庭凝集力的下降,这个世界也让我们越来越孤独。



很多人说,想要让自己过得快乐,就要学会享受孤独。


但是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从协作形成社群,形成国家,但是却慢慢走向了一个个孤独的个体,这和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是相反的。


此外,除了财富、社群、家庭、健康这些客观条件,快乐是现实与主观期望之间的差距带来的。差距越大,越不会感到快乐。


所谓幸福,就是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控制自己的欲望。但是,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已经迷失在寻求所谓的名与利的物质世界中,早已忘记了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什么。


我们一直在想要更多,所以越来越感受不到快乐。


如果人类世界终将有一天会消亡,我们是不是应该认真考虑一下: 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随着科技不断变革,我们越来越容易地得到快感和舒适,但是我们对痛苦和不适的忍受力却越来越低,对快乐的感知力也越来越低。


这是不是一种悲哀?


作者说,快乐是一种由身体内发出快感的感官感受,是由脑子所决定的。那么,我们就需要真正地认识自己,学会寻找生命的意义。


正如尼采所说, 只要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几乎什么都能够忍受。生活有意义,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饴;生活无意义,就算在顺境中也度日如年。


读历史,可以让我们从昨天中寻找到今天的价值,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历史无法后退,人生也是如此。


愿你在历史的潮水中,拥有灿烂的人生。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对于这个栏目,如果你有什么建议意见,欢迎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水木文摘”,在文章的留言区跟我互动。我会挑选最优质的留言,每期送出一本好书。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这本书,点击下方图片,可以直接购买。晚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