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群响创始人刘思毅关于养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文章围绕婴儿期养育的疲惫、自己作为父亲的角色和感受、育儿的真正含义等方面进行展开,同时提到成为父亲让他理解了真正的爱,并愿意再次选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养育孩子的疲惫
婴儿期的孩子需要频繁的照顾和关注,导致养育过程令人疲惫。作者提到婴儿哭泣是语言,需要及时的回应和照顾。
关键观点2: 父亲的角色和感受
作者作为父亲,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育儿嫂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责任。作者提到自己并不亲自养育,但每天陪伴孩子最美好的时光,仍然感到焦灼和能量吸收黑洞。
关键观点3: 育儿的真正含义
作者认为育儿不仅是喂养和陪伴,更是一种人生中最不可承受之重的事情。育儿会改变父母的心态、生活节奏和人际关系格局,是一个巨大的人生新画卷。虽然疲惫,但在孩子的微笑中,父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
关键观点4: 作者的感慨与选择
作者表示虽然养育孩子带来疲惫和心累,但让他理解了真正的爱,并仍然愿意再次选择。他认为人类的繁衍冲动非常强大,但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正文
刘思毅宝宝总已持续日更 1775 天!
陪伴中国年轻创业者一起赚钱!一起成长!
养育好难,刘思毅累崩了。
最近刘量量涨势喜人,已经 15 斤了,72 天的小宝宝,感觉每一天都在疯狂生长。
这种围观一个生命从 0 到 0.00001 到 0.01 的过程,是让人喜悦和惊讶的情绪,
婴儿期的小孩儿只有哭泣,哭泣就是语言,但真的哭的太频繁太用力了。
婴儿期的小孩儿需要安全感,当他知道你的味道就是你之后,你走开他是知道的,你要在场。
醒的时候和他聊天,和他互动,和他舞蹈,和他一起玩儿,对他笑。
饿的时候马上喂奶,哭的时候马上抱起来回应,不知道为啥哭的时候,要去温柔地问他,
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 7 * 24 离不开人的养育😛😫,令人疲惫的流程。
我没有亲手养育,我只是真的每天陪伴他最美好的 30 分钟,我都觉得,好焦灼,能量吸收黑洞。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事儿,他会笑了之后,稍微有点儿能量回传了,我想等他会叫爸爸,可能更有能量反馈。
我爸妈和我阿姨一起在家陪他,感谢我有预算请一个育儿嫂,我爸妈是不可能搞定这个事儿的,
太累了,他们一个养病,一个要照顾自己和做生意,他们的生活不应该只有孩子,他们可以在这里陪孩子,
但他们要是每时每刻都被孩子锁定,他们也会心态崩溃。
我对我不参与养育细节毫不愧疚,有些苦真的没必要自找苦吃,无情无义地想。
当我每天一把屎一把尿一口奶地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还能这么无缘无悔地爱刘量量吗?
所以育儿嫂真的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工作,考验人际关系、考验耐心、考验爱心。
育儿嫂不在于所谓的技术,娃自带口粮没啥技术,而是考验这些,没有这些,有证书是没有任何屁用的。
作为雇主,真的只能用尽全力善待育儿嫂,你怎么对育儿嫂,育儿嫂就怎么对你孩子,能量是传递的。
我下定决心要善待现在、以后,帮我照顾我孩子的一切帮手。
72 天,咋才 72 天,我以为至少已经过了半年,我从美国 4 月 30 号出生,
我游历了美国东海岸,
再到
我去西海岸等他一起回国,
再到
从洛杉矶直接飞到上海。
我自己和 CTO 照顾他 15h,然后租好了杭州房子。
爸妈和育儿嫂来,我请大家来看他,我公司同事经常来吃饭,我把刘量量家当做我的半个办公室。
然后我去了一趟香港、东京、上海过周末,然后我和他一起过了几个周末,专门和他一起拍视频。
然后经常抱着他玩儿,然后还有拍了一满月照,还预约了百日拍照。
然后做了第一次国内的儿科保健,然后从 7 斤到 9 斤到现在将近 15 斤。
然后我聊了几十个做父母的朋友,和他们聊育儿、聊做父母之后的变化,聊他们以后准备让娃看到怎样的世界。
我觉得 72 天,过了好多好多好多年,怎么可能才 72 天。
我妈跟我说,是啊,你也是这么长大的,要一天一天长大,要一口一口奶吃完,一觉一觉地睡,
我想说什么,我想说好像育儿并不是一个项目,他不是项目。
当我把他看作一个项目的时候,
我们还是会低估他对我们作为父母意味着什么。
他不是喂养,他也并不是送他去学校,他也不是简单的陪伴,甚至也不是深度的聊天。
养育就是生命中最不可承受之重的事情,命运让你们俩天然有了血缘关系的羁绊,然后你每一天没有错过地看着他。
幸运的话,你和他共享他的前半生,然后他和他的下一代或者独自走过他的后半生。
彼此有交汇,下一代有你的眼神,你的偏好,你的价值观,你的映射。
但又不是你,他们是新新人类,是外星人,他们会走上自己的路。
天呐😛😌,我想我还不是妈妈,我都有这样的感觉了吗?
很多在婚育年龄阶段的男生和女生,在有刘量量之后问我,后不后悔,以及他们要不要生娃。
但是当你没有准备好,在算账的时候,你还是不要生了,因为你会非常有被剥夺感。
很多人也会质问我,你问过孩子吗,让他成为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让他面临如此残忍的人间,
我觉得这些挑战莫名其妙,命运和灵魂,若能选择,我们怎么可能如此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