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几年啊,
默大娘留下的政治遗产就给嚯嚯没了。
跟中国的经济往来,跟俄罗斯的能源交易,再加上德国本身的工业化,默大娘看得远。
那个时候德国还有自己的独立外交,舒尔茨上台之后,在绿党的叫唤之下,美国人喊脱钩,他就跟着走脱钩的口号走。
可是你也不想想,好好地工业化欧洲,非要去工业化。好好地跟中国做生意,稳稳地赚钱,非要去中国化。
北溪被炸,便宜而且供给稳定的俄罗斯能源不用,非要高价买美国人的,弄得自己陷入了能源危机。
到了这时候,德国人就是再傻估计也看明白了。
德国联邦议员、地缘政治问题专家莱纳·罗斯福斯表示,联邦政府应该调整外交政策,
不要继续盲从只在乎自身利益的美国。
乌克兰危机的持续升级令德国不堪重负,相反,美国液化天然气和武器装备大量出口欧洲,让美国大发“战争财”。
跟着美国玩脱钩,把自己玩脱了,损失显而易见。
只有和平正常化的对俄关系和和平正常化对中关系才符合德国的利益。
所以,舒尔茨这次访华安排是两天经济,一天政治。
西门子,奔驰、宝马、博世、德国拜耳、蒂森克虏伯、德国默克集团等重量级企业高管随行。
德国汽车是德国制造的大头。
奔驰、宝马不用说了,
在中国还拥有其重要的研发生产基地,中国还是
德系汽车制造商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博世中国2023年在华销售额达1391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智能出行业务是主要增长动力。
在4月15日的圆桌会议上,宝马和奔驰对中国的电动车分别表态。
宝马集团认为自由贸易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指导原则。进口中国电动车,不会对欧洲汽车产业造成实质伤害,对这些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不符合欧盟的利益。
——宝马董事长齐普策
中国在梅赛德斯-奔驰全球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奔驰最大的单一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生产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之一。未来,奔驰将继续在华投资,加强与中国伙伴们的合作,大力推进电动化、数字化转型。——奔驰CEO康林松
尤其是电车,德国已经远远地甩在了后头,他们自个心里也明白,像油车那样从头到到尾,自搞一套是不现实的,也没有那能力,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中国的研发速度快,新型技术迭代快,生产成本低,
已经形成了一大片能源汽车制造的产业集群,
德国车企的电车基本上出来就是已经落后了。
比如,大众的ID系列已经算是好的了,在德国车企也就是矬子里拔将军。
以大众ID.3、ID.4为例,这两款车型在德国市场的起售价分别为39995欧元和42635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1.3万元和33.4万元。
而ID.3在中国最低只需要12万元左右,ID.4 X也仅仅是14万元出头。
于是,德国经销商看到了商机,年初的时候从中国平行进口了22辆由上汽大众生产的ID.6X车型进入本土销售渠道进行销售。
而德国大众集团以违法贸易为由将其起诉,并要求该经销商禁止出售甚至销毁所有车辆,同时需要承担每辆车1.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1.78万元)
的销毁费用。
德国的经销商还是不太聪明,直接进口新车当然不行了。
很多欧洲客户从中国“批发”ID.系列车辆,以二手车的名义卖到欧洲。
随着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量接近500万辆,
新能源车的价格差,已经吓坏了德国人。
于是,与中国合作便成了最优的选择。
从资本的角度看,德国的汽车工业都找到了新家。
奔驰不用说了,第一大股东是北汽集团,持股比例为9.98%,第二大股东是吉利汽车,持股比例为9.69%。
与华晨宝马城市合资企业,运营超级充电网络,至2026年底,计划在中国建设至少1000做超级充电站,约7000跟超充桩。
宝马已经在中国建立了除德国之外最大、最完备的研发网络,涵盖了北京、上海、沈阳和南京四大研发和创新基地。
宝马追加在华投资,以36亿欧元,收购华晨宝马25%的股份,持股比例提升至75%。
宝
马计划2025年将在全球市场推出搭载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的新时代车型,两年时间内完成6款车型的量产,并且该车型将在2026年于中国沈阳本地化生产。
大众汽车集团位于合肥的研发中心是全球除德国本土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目前研发中心人员在3000人。
而且,大众汽车集团投资25亿欧元,进一步拓展位于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以强化本土研发。大众此前与小鹏合作的电动车也将于这里进行生产。
华为宣布,将自动驾驶技术授权给宾利、兰博基尼、宝马、雷诺、斯巴鲁、梅赛德斯奔驰。奥迪则宣布全面采用华为智慧驾驶方案。
十年前德国就提出工业4.0了,可是现在原神都快5.0了,所以,谁说德国工业4.0一定要在德国实现了?
物质决定意识,德国可是马克思的老家,唯物主义是懂的。
格局一打开,瞬间天地宽。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的中贸易额为2531亿欧元,中国连续第八年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所以,德国
老念叨去中国化,
去中国化,严格来说
应该是,去中国...化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