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开东
偶尔针砭教育,偶尔建设学科,偶尔戏说历史,偶尔吐槽现实……绝不偶尔的是——永远保持原创,做教育的盗火者,纵火者,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津云  ·  “王子请恢复健康,永不复发!” ... ·  21 小时前  
TGB湖南人  ·  DeepSeek带来的AI平权全面落地 ·  22 小时前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22 小时前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22 小时前  
资中交警  ·  平安春运 交警同行 | ... ·  3 天前  
资中交警  ·  平安春运 交警同行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开东

语文天生浪漫

王开东  · 公众号  ·  · 2025-01-02 00:01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围绕作者参加教育评价年会和签约仪式,以及与欧阳兄的交往经历展开。作者通过参加湖南师大附中的分享活动,感受到了湖南教育的卓越和四大名校之一的卓越性。同时,通过与欧阳兄的交往,展现了他们的师生情深和欧阳兄的才华与魅力。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作者的成长经历、教育工作的艰辛以及湖南的文化特色。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参加教育评价年会和签约仪式

文章描述了作者参加教育评价年会和签约仪式的经历,并提到了湖南师大附中的卓越性和四大名校之一的独特性。

关键观点2: 与欧阳兄的交往经历

通过与欧阳兄的交往,展现了他们的师生情深和欧阳兄的才华与魅力。欧阳兄是语文大牛,与作者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经历,他们在教育中互相学习、互相成长。

关键观点3: 作者的成长经历和教育工作的艰辛

文章提到了作者的成长经历和教育工作的艰辛,包括在苏州中学的高考语文复习和担任教育工作者的经历。作者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关键观点4: 湖南的文化特色和教育现状

文章展现了湖南的文化特色和教育现状,包括湖南人爱打仗、爱吃辣的文化特点以及湖南教育的优秀表现。作者在与黄博士的交流中感受到了湖南文化的魅力。


正文


因为这届全国教育评价年会在长沙举办,我需要去参加一个签约仪式,正好圆我的岳麓书院梦。


等我请好假之后,给我的好兄弟欧阳兄发信息,告知我不日将去长沙,兄弟或能一聚。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欧阳兄贵体有恙,正在家里养伤,每天只能吃流食。


最后欧阳兄和我敲定,第一天我忙自己的事,第二天全部交给他,顺带还在湖南师大附中做一个分享。


湖南师大附中是一个什么所在?


师大附中是全国金牌第一校,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国际金牌36枚,断崖式领先其他学校。排第二的是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金牌31枚,排第三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获国际金牌30枚。



全国有很多名校,但只有湖南大家都知道有四大名校。但师大附中更是卓尔不群,有岳麓书院的气息。


我与欧阳兄相识于2015年。那一年,我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苏州中学匡业明实验班的高考语文复习,匡班23个同学全部考取南京大学。


校长很高兴,把暑假香港中文大学传统文化研习班唯一的名额给了我。我与欧阳兄就在那里相遇。


那届研习班藏龙卧虎,全部是全国顶尖名校的语文大牛。欧阳荐枫兄更是其中翘楚,诗词歌赋无不精通,很快就和导师打得火热,成为班里的风云人物。


我虽代表苏州中学,但苏州中学除了有范仲淹情怀加持,王国维、钱穆等人余荫偶在,并不能在这些同学中获得什么存在感。


第二天好像是去廉政公署,我坐在车上,拿着全班同学的姓名,正好拟《诗经》写了一个同学赋。这个做法其实受张校长启示,他喜欢把班主任名字放在一起,写这样的小诗向高三老师致敬。


只是我这老师加上学生有45人之多。但一路上还是完成了,基本也能契合主旨。

红字是老师,蓝字是学生。其中还有一联,我自己挺喜欢。丽景影影,俊少青青。景影是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少青是南师附中的,还是我们班长。


写好之后,发到同学群里,引起同学们的轰动。当晚欧阳兄来找我喝酒。


我一直认为我这首诗歌犹如投名状。欧阳兄善为青白眼,否则是不会对我青眼相加的。


2015年过去,至今十年,我们都在为生活打拼。期间我们只联系过极少的几次。


有一次欧阳兄一个学生写了一篇《先生》,文章是写欧阳兄的。《先生》写得极好,有汪曾祺之风。


欧阳兄的魏晋风度尽显,我是从那篇文章更深地认识欧阳兄,认识他的才华,他的旷达,他的不羁,也认识他的落寞和惆怅。但在这样的教育语境下,如果欧阳兄没有偶尔的落寞和惆怅,那才是奇怪的。


还有一次我请教欧阳兄任务驱动类作文,在高考阅卷中学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欧阳兄说,任务驱动类是一个伪问题,还给我很多好建议。


欧阳兄有一次邀请我去师大附中讲学,我也没时间走出去。直到这一次。


两位青年才俊、两大语文大咖陪我游岳麓书院,互相穿插,一人一句,互文参透,如此讲解才最为通透。


湖南大学文学院谭军武先生,负责湖南大学文学院语文研究生点的工作,因为当天课程多,委托他的得意门生苏莹莹做导游。


中午谭教授又设宴款待。可惜欧阳兄只能吃流食,只能让餐馆里熬制了米汤,我也分享了一大杯。


苏莹莹不亏是岳麓书院出来的高材生,举止投足,文艺气息浓郁。


她是江南人,虽然湖南文学院的高材生每每被四大名校哄抢,据说现在有学生大二就被预订了。莹莹内心还是想要回到江南,尤其是苏州。


她又没有来过苏州,但她关注苏州中学的公众号,觉得苏州中学是天花板。她渴望来苏中实习,我答应牵线。回家之后,马上想方设法落实这个问题。


可能是我一路走来,遇见了无数人的帮助,我也把这种帮助传递给其他人。


最典型的是有一年到无锡帮助招聘老师。我们被关起来命题、然后现场听课打分,最后确定录取的人员。


有一个瘦弱的黄黑的小姑娘,很淳朴的样子,她试讲周国平的《直面苦难》,刚刚讲了不到三分钟,我和几个评委交换了一下眼色,都觉得非常好。


但十分钟不到,她突然想要呕吐,说对不起,鞠了一个躬,就跑走了。


我们都觉得可惜。因为课是要完整上的,她刚刚开了一个头,无论如何是不可能被录取的。


中午吃饭,我打听到了她的号码,又发现她笔试是第一名,更觉得有责任搞清楚出现了什么问题。


电话打通后,她告诉我,她是河南人,坐了一夜的绿皮火车过来,又没有吃多少东西,抽签又在后面,到了最后突然头晕呕吐,实在坚持不下去……


我和其他评委说,我想要招聘她,你们觉得怎么样。大家都说好,于是我请示校长汇报了情况。校长说,你来定,你觉得好就OK。


就这样,这个小姑娘全部的命运被改写了。她去了我们外校,后来又考编,我还给她上了一课,告诉她如何让评委耳目一新,后来考编成功了。


再后来她嫁了一个很好的小伙子,生了好几个孩子,无比幸福圆满,她一直称呼我老师。我不说这中间的经过,她是不会知道的。


后来我们来苏州,小姑娘来苏州学习,还给程老师带了一瓶眼霜。


还有一次,杰哥组织活动,我们去青岛。我的课讲完后,杰哥委托了青岛一个语文老师,带着我和程老师游玩。


整整玩了大半天,她兼做导游。我和程老师都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她没有听到课,就一直陪着我们,她为了什么呢?我们又如何能安心?


后来我主动问她的职业发展,她说自己所缺的就是文章。我叮嘱她回去后,把自己最满意的一篇文章发给我看看。看了之后,我觉得很好,稍作修改,这篇文章就发在核心期刊了。


下午我在师大附中有一个分享。没想到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黄耀红博士居然赶过来听课,我更加诚惶诚恐。


黄博士学富五车,是很多人的偶像。他开创了湖湘语文,以及他的大讲堂,培养了很多人。


很多年前,黄博士邀请我去湖湘语文讲座,我也没有来。我脸皮薄,不好意思找领导请假;等自己做了领导,又不好意思不和大家同甘共苦。


还有一个原因,去的时候,非常有期待,回程有五个多小时,就觉得很寂寞。


一开始我认为是全体老师,所以安排了内容,后来才发现是全体语文老师,但已经报了选题,所以有点遗憾。


否则在最厉害的湖南师大附中,与语文老师们讲语文,那多么愉快啊。



最让我感动的还有一位女老师,她那一天高烧,但仍然全程参加,还和我交流了课上的一个话题。


我说金庸太牛了,他用三句话把我们的文化都写尽了。


一句是,江南七怪老大飞天蝙蝠柯镇恶,他是一个瞎子,但他的口头禅是:“看我的眼色行事。”


你是一个瞎子,你啥眼色?看一个瞎子眼色行事,这不掉沟里去了?


一句是神奇的丐帮,他们全是社会最底层要饭的,但他们最喜欢说的是:“只要有我们丐帮在,绝不让金狗踏入中原半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