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7岁小朋友的报警录音被网友评为“教科书”,也得到了警察的肯定和表扬。可见,正确的求助与年龄并无直接关系,关键是平时要得到应有的学习和锻炼。
生活中,我们的孩子经常会遇到困难,甚至身处险境,年幼的孩子懂得如何正确报警、求助非常重要!
求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一起往下看吧
不要怕报警,报警时更别慌!
大学生报警时梨花带雨,小学生报警堪称“教科书”
大学生求助110,“梨花带雨式”报警上热搜
近期一位大学生由于坐反了车,站点离市区非常远,天色漆黑又没有什么路灯,怎么也打不到车,于是她就采用“报警”的方式求助。最终,被警车平安地送回了学校,特意发微博向警察表达感谢。
对此,警察叔叔表示:关键时刻求助警方,没有问题!但是,这位同学“暴雨梨花式”的报警方式不提倡!
被警察称为“暴雨梨花式”的报警究竟是啥样?一起来感受一下↓↓↓
相比之下,下面这个7岁小男孩的报警堪称“教科书式”,让小编也忍不住为他点个赞呀!今年7月17日晚上十点多,杭州市滨江区高新派出所接到一名7岁小男孩的报警。小男孩为啥报警?
我们还是先听听警方提供的录音吧!
电话里,小男孩虽然惊慌不安,但仍然逻辑分明、口齿清晰地讲述家庭住址和报警原因,就连民警都觉得惊讶。
警方最后提醒家长:
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是很危险的,哪怕只是出门一小段时间,也要将孩子带在身边。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叮嘱小朋友在家不要触碰电器、火具、刀具等危险物品;找不到爸爸妈妈的时候,不要惊慌地出门找人;如果家里出现了意外情况,记得一定要拨打110报警求助。
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会小朋友报警时怎么说也很重要!
接通电话时:
第一,准确描述求助事项的基本情况,如时间、地点、事由,对于陌生的地方,可以通过附近建筑物提供;
第二,告诉警察自己的姓名、住址或所在的学校、班级或者老师的联系方式,说明报警时的电话号码,便于联系;
第三,对于重大报警案件,孩子最好能够告知更详尽的信息,如涉案的人数、涉案人的体态特征、携带物品和逃跑的方向等。最重要的是,报警时尽量克服焦躁的情绪,吐字清楚,如实反映情况。
日常生活中
孩子们在不同的情境下
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学会自救、求助极为重要!
面对这6种典型的困境
教孩子这么做:
先不要开门,并检查门是否锁好;
问来人是谁、来找谁、有什么事;
无论来人是否说认识你的家人,而你并不认识来人,千万不要告诉他任何事情,更不可让他进来;
如果来人坚持不走,并以种种借口非要进门再说,千万不要开门。必要的时候,可以打电话给邻居或派出所;
要特别提醒孩子注意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能先开门再问来人是谁。
不能惊慌,要保持头脑清醒、镇定;
要以随身携带的书包、就地拣到的木棍、砖块等作防御;
可迅速向附近的商店、繁华热闹的街道转移,还可以就近进入居民区或110求得帮助;
遇到拦路抢劫的歹徒,要冷静应付周旋,同时仔细记下歹徒的相貌、身高、口音、衣着、逃离方向等情况,待事后立即向公安部门110报告。
平时应当注意准确地记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区、街道、门牌号码、电话号码及父母的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需要联系时能够及时联系;
在城市迷了路,可以根据路标、路牌和公共汽(电)车的站牌辨认方向和路线,还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逻民警求助;
在超市与父母走失后,可以向服务台或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