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千帆育儿网原创,欢迎大家转载到朋友圈,以及其他公众号用微信里的转载功能原样转载,但是不免费开放白名单。)
编者写在前面的话:这是一个架空的神奇小说,大家看看热闹即可。发生在东胜神洲傲来国的下江省河北市。里面的几个区都是河北市的。但是在作者投稿后依然有所删节,想看原版的自然知道去哪里看。
标题有点简单,但是心情有点复杂。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小升初的心情和场景还是历历在目。虽然现在小升初又有了新玩法,但是多少总能给各位有点帮助和启发。
(以下学校并非大牛校,只是本区和周边区稍好一点的学校,请不要想歪)
娃不是牛蛙,竞赛的内容也学过,自认为他学不好,五年级才开始读所谓的思维训练,之前零零星星外面学过,属于那种学得很不好的,一个数学奖项都没有。学校里的数学倒是掌握得还不错,拓展题也基本能做出来;英语学到新概念二,但是学不扎实,因为所在小学是外语特色,学校平时考试的内容就是初中程度,所以课外的外语比数学学得好:又因为学校语文抓得不紧,所以语文烂成渣。
因为数学不行,所以没大想法,就想考个本区的一哥就ok了(编制按:以下简称甲)。五年级上结束,到周边稍好一点的初中兜了一圈,惊人地发现,原来这个本区的全市二线的民办甲校离我家有6公里之遥,虽然有南北高架直达,但是基本6:30就开始红色拥堵,孩子如果在那里上初中,那老清早就要起来了。而隔壁区某全市1.5线民办(以下简称乙)心理距离非常遥远,可是实际开车过去4公里,15分钟内搞定上学问题,这个时候我就开始难受了。而且这个全市1.5线的理科班很有名,但是我从来没有妄想过,身边有娃已经从四年级暑假就开始上相关辅导班了,还狂刷题,我家娃怎么可以比,辅导班的门开在哪里我也不知道,还可不可以报了也未可知。但是这么近,对我的诱惑力太大了。
先报了再说,不试怎么知道!我就开始找门了。网上搜电话,没人接,我就坚持不断地打过去,终于有老师接电话并告知是可以报名的,因为之前有孩子退出,所以空了一部分名额,但是名额有限,报完既止。到了报名的那天,我4点就起床了,顺手带走了一把小凳子放后备箱(后来看我的这个决策是非常明智的)。大冬天凌晨天墨墨黑,风吹刺骨,我围着厚厚的围巾出门了。到了门口,发现已经有5-6个家长在排队了,我从后备箱拿出我的小凳子,坐在门口等报名......排到8点半终于开门,后面的队伍已经看不到尾了,等我报好名,后面的队伍已经在吵架了,我暗自庆幸快速离开是非之地。
名报好了,生活学习继续,娃开始上这个辅导班,因为多了语数外三节课,娃的寒假显得特别忙碌,因为孩子小,回家也不复习就随便上上,到了寒假一结束,猛药就来了,考试结果数学中,英语优-。我想想没啥希望,反正还有甲呢,再大不了,对口的区公办(以下简称丙)也行啊。
慢慢地,开始有各种各样的消息了,各种活动要么没我们,要么是刚开始就被叫停了(原因你懂的),我开始着急了
。于是拿出初恋的劲头写了几份情书。
着急也没用,这个时候,隔壁区(后来成为了同区)公办一哥的面试通知来了,娃面试过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连音乐也考。随后通知被2班录取,其实想去的是他家1班,还要弄跨区感觉太复杂,就搁置了。然后另外一个外语类初中也通知去面试,娃出来就说感觉不好,因为面试官是教导主任,人家是语文老师,而娃是个语文渣渣,结果可想而知,同班同学被录取,娃无缘(后来知道,基本被录取的女娃偏多,偏文)。
这时,培训班的期中考试结果出来了,由于随便上上回家不刷题(娃不肯也没时间刷),娃的考试结果仍然不理想,感觉没戏了。之后,接到本区民办二哥的面试通知。结束后,在会议室等候的家长们陆续带孩子离开了,等到最后就剩我们夫妻俩和另外一对家长面面相觑,我的心象打鼓一样突突直跳,和老公互相使眼色,感觉是孩子犯错了,被留下来了,亦或是考完后在学校里乱跑走丢了,各种想法都有(娃是皮娃,我瞎想也是正常的)。最后,两对夫妻分别被叫到教导主任办公室,里面有好几个老师,询问我们家庭和孩子学习情况,并被告知孩子被该校1班班主任选中,数学老师还表扬了娃数学表现很好,这时我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其实本区二哥的整体难度确实和隔壁区老大也是全市1.5线的乙校是没办法比的,估计最多也就是某机构琴思班的程度。但是娃受到了老师的肯定,我还是很感激的,之前一直在自我否定中,得到老师的肯定无疑是黑暗中的一线希望。既然甲没有面试机会,那就这二哥算了,好歹还是1班,当时如是想。这个想法一直到我几天后的上学道路测试.......实在是有点距离,开车8公里,可能存在南北高架早高峰拥堵问题,且没有直达家门口的公交车,必须依靠出租和家长接送,当我和老公讨论到租房子的问题时,必须考上乙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哪个学校都没有他离家近且有直达公交啊!我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作出决定——找一对一老师,拼一下!
这里讲讲这个培训班,上课容易(比学校教的难),考试难。应该大家都明白的。
离最后一次考试还有2个月,通过拐弯抹角介绍,老师上任,开始陪娃刷数学题了。英语娃还能应付,直接略过,主要整数学。刷下来感觉,刷得太晚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就当拓展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吧。
突然,甲终于电话通知面试了,经历过这么多,我对甲的感情由浓转淡,面试过后也理所当然地接到了录取电话,然而不承诺1班。根据我的猜想,1班可能是第一批面试中成绩优异的孩子以及预备年级开学分班考选拔的。我上午接到电话告诉老师需要考虑一下,下午致电老师,放弃了这个机会,从一开始青睐的甲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