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参考报  ·  夜读|一个人的底气,藏在读过的书里 ·  2 天前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3 天前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超级文件出台,这11大城市最受益!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7-08 17:34

正文

来源: 国民经略(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再提速。

7月5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印发,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落地。

这份三年行动计划包含100条重点举措,涉及广深港澳佛莞等11大城市。其中 广州出现62次,深圳57次,香港25次,澳门24次

这份行动计划有哪些亮点?哪些城市能从中受益?

01

广州: 金融地位再提升

广深港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四大中心城市。

这四大城市分工明确、定位有别。广州着眼的是 国家中心城市、国家门户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商贸中心 的综合区位优势,深圳则以 全国性经济中心、国家创新型城市 等经济科创定位为主。(参阅《 广深港澳,谁是大湾区中心城市? 》)

不过,规划在强调广州综合定位的同时,还给予 广州在金融业上的鼎力支持

众所周知,香港、上海、北京是我国三大国际金融中心,深圳金融实力同样不容小觑,而广州在金融业则存在不少短板。(参阅《 七年GDP破2万亿!这个超级城市突然发力 》)

在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 香港、上海、北京分别位居全球第3、5、9位,而深圳、广州则分别位居第14位、24位。


因此,在大湾区三年行动计划中,对于广州金融业着墨颇多。

根据计划,支持广州建设 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和产权、大宗商品区域交易中心 ,加快建设 广州国际金融城

同时,在广州建设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交易品种的 创新型期货交易所 。高标准建设 南沙国际金融岛 。推动设立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这其中,位于天河的国际金融城,南沙的国际金融岛被重点提及,这两地建设推进有望加速。


而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大宗产品交易中心、创新型期货交易市场的到来,也将提升广州在金融上的城市地位。

02

深圳: 一路向西

深圳是全国最具经济竞争力的城市,科创优势极为突出。

在大湾区规划中,深圳的定位是:

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除了巩固既有的经济和科创优势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在城市空间上的新动作。

其一,前海扩容。 根据计划,争取自贸试验区扩区……推动修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扩展发展空间。这两条信息再清晰不过,传闻已久的前海自贸区扩容有望落地。

其二,光明建城。 根据计划,推动 中新广州知识城、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中子科学城、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 等重点创新平台建设。所谓科学城,有产有城,不是单独的工业区,而是集 科学、城市、产业、生态 于一体的新型城区。



其三,深圳交通大拓展,一路向西。 根据计划,深圳不仅要推进机场改扩建,而且深茂铁路、深中通道、武深高速、莲塘口岸都在推动建设之列。


至于有“深珠通道”之称的伶仃洋通道,已纳入研究之中。这些大交通建设的推进,必然将提升深圳对于珠江口的影响力。

03

飞地经济

飞地经济,正在成为城市合作发展的新模式。

2018年12月, 深汕合作区 正式揭牌。不居民全部转为深圳户籍,而且这一位于汕尾的“飞地”将由深圳直接管理,升级为深圳第“10+1”区。

飞地经济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为土地空间紧张的大城市寻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样板:既能将产业留在省域内部,而且还能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相关GDP数据还能两地所共享,此为多赢之举。

深汕之后,飞地模式会否进一步扩容,值得关注。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以 广清一体化 为示范,推动环珠三角地区与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深化 深汕特别合作区、广清产业园、广梅产业园 等区域合作平台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广州清远宣布探索以新的合作方式共建 “广清特别合作区” ,目前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开始招标。

飞地经济如果进一步扩容,对非珠地区的利好可想而知。

04

大交通

作为世界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在交通上的领先优势极为突出。

大湾区不仅拥有 香港赤鱲角、广州白云、深圳宝安 等三大国际级机场,而且拥有 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 等世界排名前列的港口,同时还拥有以 广州 为中心的铁路交通枢纽。


海陆空一应俱全,综合交通优势独一无二。未来,大湾区交通建设的重点很清晰:

打造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以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

这意味着,都市圈内的1小时交通圈呼之欲来,珠江东西两岸的交通通道建设即将加速,城际之间的交通网络将会星罗密布。

其一,大湾区机场群呼之欲出。 根据计划,将实施广州、深圳、珠海、惠州等机场改扩建,新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江门、肇庆等市规划建设若干通用机场。


这意味着,广深两大机场的改扩建还会继续,而广州新机场也会加速落地。

其二,建设世界级港口群,港口整合有望迈出步伐。 根据计划,增强广州、深圳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未来,广州、深圳有望对珠江东西两岸的港口群进行整合。

其三,8条跨海通道来袭,珠江东西两岸大贯通。 根据计划,狮子洋通道(南沙至虎门)、伶仃洋通道已纳入启动研究工作,加上已经正式开通的南沙大桥,以及正在建设的深中通道,未来珠江口至少拥有 8条跨海通道 ,连接东西两岸。



未来,珠三角将会更加深层次融合在一起。

05

十二大片区:

佛莞惠、中山、江门和肇庆的新机遇

为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大湾区三年计划提出重点发展12大合作平台。

这些合作平台,除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