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在我眼中,文明漳州是一座将历史底蕴与现代发展深度融合的城市,既守护着千年古城的文化根脉,又以创新精神推动城市品质和市民生活的全面提升。以下从多个维度展现其文明风貌:
图为拥江达海漳州城,一江两岸美如画。
1.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格局
漳州古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完整保留了唐宋以来的“九街十三巷”格局和红砖古厝建筑特色,文庙、明代石牌坊等历史遗迹与现代城市生活和谐共生。近1.7万名原住民的活态传承,让古城不仅是旅游景点,更是鲜活的文化载体。同时,漳州通过改造背街小巷、建设“口袋公园”、升级交通设施,将传统风貌与现代功能结合,实现了“一街一景一方案”的精细化治理。
图为平和百米“龙艺”巡游漳州古城,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欣赏。梁健 摄
图为国贸天成口袋公园。
2.以民生为本的治理理念
漳州将精神文明建设与民生需求紧密结合,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农贸市场管理、教育养老等惠民工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5年市级重点项目中,159个城建环保项目和65个社会事业项目持续推进,涵盖智慧园区、公共卫生、冷链物流等领域,体现了基础设施与民生服务的双提升。此外,图书馆新馆的智能化服务、错时开放,以及“你选书、我买单”等创新举措,进一步彰显了公共服务的温度。
图为改造后的天福园小区新建通透式综合连廊。
图为改造后的将军花园停车场。
3.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力
漳州以闽南文化为核心,推动非遗“出海”和两岸文化交流。例如,漳浦剪纸、布袋木偶戏等非遗项目走进法国、美国,保生大帝文化节、关帝文化旅游节吸引两岸及海外宗亲参与,深化了文化认同。“十四五”规划中,漳州提出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2024年文旅经济数据亮眼——旅游总人次达3585万,同比增长19.5%,文旅融合项目签约总额超168亿元,展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图为2024年2月,“漳州闽南文化周”现场法国观众近距离观察了解漳州布袋木偶。
图为漳浦剪纸——2009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全域文明的共建共享
通过“文明倡导行动”“诚信建设”等主题活动,漳州培育市民文明素养,宣传道德模范,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文旅活动中,“民俗闹春”等大型活动单场吸引8万余人次,群星演唱会带动消费超8000万元,既激活了文旅市场,也增强了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城市治理中引入群众监督机制,将交通秩序、文明养宠等难点问题纳入督查,实现了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良性互动。
图为2024年福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漳州交流会成功举办!
图为2024年漳州市道德典范先进事迹基层巡讲活动。
5.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在产业布局上,漳州注重绿色转型与科技赋能。2025年重点项目包括再生资源回收、冷能利用“零碳”产业园、光伏支架生产等环保项目,以及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推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文化领域则通过数字化升级、智慧旅游等举措,提升文旅体验,助力“大美漳州”品牌建设
图为漳州古城推出以“闽南过大年”为主题的新春嘉年华活动,深受广大游客、市民喜爱。
图为小朋友在市科技馆体验科技的奇妙 张旭 摄
总结而言,文明漳州既是一座“看得见历史”的古城,又是一座“望得见未来”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它以文化为魂、以民生为基、以创新为翼,在传承与变革中书写着新时代的文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