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临时有事儿,简单扯点宋朝的变法历史。
王安石的变法,从历史上来看,向来是抨击和反对者居多,尤其是民间,自古有着极强的反对声音。
政事堂今天,就简单聊一聊王安石的变法。
在北宋后期,宋神宗和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搞起了改革,但是这一场改革,遭遇了以司马光为旧党的强力狙击。
为什么旧党没有参与到新党的改革中?
因为旧党的司马光、韩琦、富弼、欧阳修等名臣,本身就是上一次改革(庆历新政)的功臣。
他们在上一次改革中,获得了足够的名望和政治利益,即使退休后,每年过年,皇帝也会亲自给这些老同志们拜年,死后更是荣耀备至。
而且,这批老领导们,更是提拔了一大批的青年官员们安插在关键位置,而这些官员们,只要混资历慢慢的,就会继承老领导们的位置。
所以呢,在此过程中,他们就慢慢的形成了一个个利益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
其结果,就是宋朝皇帝和改革派的王安石们,根本拿不出足够的利益,来驱动这批上一次改革中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来进行改革。
所以呢,王安石为了推动改革,只能大肆火线提拔一些非既得利益集团的官员们,坐在更高的位置上,来进行改革。
而提拔新人进行改革,则势必对原有的利益结构进行大规模的洗牌,自然会触动那些旧有的既得利益集团,并遭到他们的反击。
就像历史上,王安石在推行青苗法的时候,一开始试点的时候没问题,推行一切顺畅,但推行到旧党的财赋重地江南时,京畿和江南就搞出来了激烈的抗议活动,甚至有人自残断臂来反抗。
这是为啥呢?
一方面,京畿和财赋重地,位置重自然底子最硬,也是宋朝皇帝最重视的领域,这些的地方民意滔滔,对舆论的影响大,对皇帝的刺激也大。
另一方面,这俩地方,也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既得利益集团的重地,动到这里,也是他们最疼的地方。
所以呢,旧党司马光下面的官员们,只要稍稍一暗示,底下自然就会有人跳出来当枪使,对新法进行激烈的抗议。
而伴随着大规模抗议的展开,主持改革的官员们,他们的负面新闻,也开始在民间流传。
这些负面新闻通常由是老百姓的口口相传,绘声绘色。
不过呢,政事堂认为,这批新党的官员,在之前有可能有黑历史,但是在推行本次变法的过程中,由旧党一群被割肉的大佬和小弟盯着,他们敢以权谋私么?
恐怕敢的应该是少数。
所以呢,以青苗法为代表的熙宁变法,表面上,是底层民众在闹事儿,但实际上,是王安石的变法干将们,与司马光的旧党地方大员们在地方上的博弈,甚至进一步说,是改革派的王安石,与保守派的司马光在朝堂上的博弈。
当然,所有的阻碍变法的舆论,都要打着支持皇帝的旗号,错,都是针对王安石手下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