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主编温静
速递传媒信息,对接行业需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  郭嘉昆:中英重启经济财金对话符合两国利益和各界期待 ·  4 天前  
广电时评  ·  弹幕看春晚!B站首次拿下央视春晚转播权 ·  5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人民日报征稿啦!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主编温静

涉广电政策密集出台,透露了哪些信号?

主编温静  · 公众号  · 时评  · 2024-09-05 22:01

正文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近期,《关于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关于积极开展“重温经典”频道进养老机构活动的通知》等文件陆续出台,《广播电视微波工程建设标准》《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应急广播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不断发布,网络微短剧新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相继实施,广电视听政策体系、治理体系、产业体系正在加快重塑,推动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走向深入。



一、巩固提升电视大屏地位,持续深化“双治理”和内容建设


一是接续推进“双治理”工作,以治理工作“小切口”牵引行业发展“大变革”。7月,广电总局、工信部印发《治理电视操作复杂第二、三阶段工作方案》,提出今年治理电视操作复杂的工作目标、工作机制、任务举措和实施计划,明确简化减少遥控器、研发推广插入式微型机顶盒、推进机顶盒内置化、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等重点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指导产业链各方协同发力,系统深入解决电视机机顶盒分离导致的“连线多、遥控器多、不美观”问题,确保电视操作复杂治理目标如期全面实现


二是优化大屏内容供给,以更丰富好看的优质内容吸引留住观众。8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意见(试行)》,从提升电视大屏优质内容创新和供给能力、推动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和境外优秀节目在电视大屏播出、加强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宣传推广着手,放宽大屏领域“一剧两星”、网络视听节目上星、境外影视剧播出等调控政策,增强电视大屏内容创作播出活力和对观众的吸引力,大屏小屏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网络视听和广播电视节目季度推优以及2023年度少儿节目、广播创新创优节目、国产电视动画和创作人才扶持项目等节目创新优活动接续推进,有效发挥优秀节目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拓宽电视大屏服务场景,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7月,广电总局和民政部联合印发《关于积极开展“重温经典”频道进养老机构活动的通知》,要求选择采用有线、直播卫星等技术手段和方式,今年10月底基本实现“重温经典”频道在全国养老机构全覆盖的总目标,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优酷推出专门面向老年群体的定制化剧场——“银发剧场”,在内容推荐、界面操作等方面贴合“银发族”的偏好和习惯,并开创性地将“大字模式”应用到剧场作品的字幕中,优化老年人观影观剧体验。



二、融入国家经济发展大局,推动视听消费升级


一是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拓展广电视听消费新场景新业态。6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的通知,在文旅体育消费新场景、社区消费新场景等领域提出加快国家文化专网、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持续推进电视操作复杂治理,组织开展视听虚拟现实制作技术应用示范和“未来电视”试点,鼓励生产更多优质广电视听内容,带动视听电子消费;探索发展智慧社区,推动社区生活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成为打造消费新场景消费新增长点的重要内容。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提升网络文学、网络表演、网络游戏、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质量,深化电视层层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加快超高清电视发展,鼓励沉浸体验、剧本娱乐、数字艺术、线上演播等新业态发展。提升广电视听质量、深化“两治理”、加快超高清电视发展成为国家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是推进电视终端设备更新换代,改善人民群众收视体验。7月,国家广电总局、商务部、文旅部联合发布将酒店电视终端纳入地方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范围的通知,要求各地指导推动辖区内酒店将老旧电视系统设备更新升级为超高清设备,因地制宜将酒店电视终端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范围,将有力改善人民群众差旅出行观看电视体验。8月,商务部等4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提出对个人消费者购买电视机等8类家电产品给予以旧换新补贴,并进一步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将酒店电视终端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范围”,为加快推进全国酒店电视终端以旧换新提供了政策保障,也将有效增加电视收看群体、扩大内需、拉动消费。



三是强化行业标准、行业规范制定,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广电总局持续发布《广播电视微波工程建设标准》《网络视听节目视频技术质量要求和主观评价方法》等行业标准规范,修订印发《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收视大数据统计调查制度》,进一步发挥标准和规范对内容、安全、技术等工作的引领支撑作用。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等行业组织制定发布微短剧版权保护倡议书等自律规范和平台公约,督导视听平台和创作机构加强内容治理并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形成良好行风。


三、持续深化网络综合治理,培育良好网络视听生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近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广电视听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明显加快,网络视听领域法规政策进一步健全,文娱领域综合治理不断推进,统筹内容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体系化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网络视听良好生态加快形成。


一是网络微短剧治理不断深入。5月,广电总局针对微短剧收费存在费用高、不透明、诱导付费、维权困难等问题启动专项治理,组织头部小程序主体和分发平台,全面排查当前尚未解决的用户退费申请,应退尽退;要求小程序主体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优化收、退费界面和流程;制订完善的收、退费制度作为分发小程序的审核条件,督导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以及点众、九州、容量等12家微短剧小程序主体加强规范管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于6月1日起施行,对微短剧按制作成本划分成重点微短剧、普通微短剧、其他微短剧三类,实行“分类分层审核”,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大幅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和效果,推动微短剧行业向高质量方向迈进。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相继发布多项微短剧反哺政策,通过更多的现金补贴、更大力度的流量扶持、更全面的商业赋能服务,反哺微短剧制作机构和创作者从“量”到“质”进行转变,助力构建微短剧精品化支持体系。



二是网络视听“反网暴”规则不断健全。广电总局等四部门印发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于8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机制,健全用户注册、账号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监测预警等制度,特别强调“应当加强对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服务的内容审核,及时阻断含有网络暴力信息的网络直播,处置含有网络暴力信息的短视频”,为加强网络视听领域暴力信息治理提供了有力法治支撑。


三是网络视听用户管理走向法治化规范化。7月,公安部、国家网信办联合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建成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明确使用“网号”“网证”进行网络身份认证的方式,并对“网号”“网证”的申领条件、公共服务的使用场景、法定身份证件范围、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义务等基础性事项作出规定,对广播电视管理部门推进网络视听领域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的推广应用和监督管理工作提出规范要求。


四是网络视听领域专项治理持续推进。近期,中央网信办先后启动“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等专项治理行动,网络视听行业积极参与,在加强网络主播规范管理、强化用户行为规范、优化推荐机制等方面发力,着力研究破解网络生态新问题新风险,推动网络视听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立足新发展阶段,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角度进行了系统部署和谋划,为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体制机制保障。目前,广电总局正积极统筹广电视听多部门分工配合,积极推进协同共治的融合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多维多层次合规体系不断完善,全面推动治理合力不断增强,加快推动广电视听在新时代取得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