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受上来说,2024年上半年我们还有几单猎头业务,但是下半年一单未开。不仅如此,实际上,下半年免费帮失业的朋友推荐工作似乎无一成功。当然,我并不气馁,有机会还是会尽我所能帮助失业的朋友去接触一些机会,但被“打脸式”拒绝的比例非常高。
为了帮助失业的朋友就业,我会根据其简历选定一些目标公司推荐过去,有一些目标公司之前并未有联系方式,就想办法通过朋友介绍加到微信,然后把简历硬推过去。在实操过程中,我发现这种推简历的方法在今年被拒绝的比例非常高,尤其进入下半年,很多企业高管在我加上短信说明来意后,一字不回。
在我看来,我的做法固然有点像推销员一样令不少人不舒服,但在这个就业寒冬下,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每一个失业中年人的背后,都可能有一个危机重重的家庭,而失业中年人并非一无是处,或许他们相比年轻人性价比不那么高,但他们的行业经验大多数还是有价值的,其中有部分还是非常稀缺的,中国半导体行业还没有人力鼎盛到可以闲置相当多中年从业者还能发展得好的地步。
所以昨天在校对计算机历史馆对戈登-摩尔采访视频字幕时,就特别感慨。摩尔谈到,半导体产业周期自其诞生以来就有,周期是价格变化驱动,而非出货量,如果拉一个表格,基本上可以看出来,出货量总体总是增长,但价格不一样,英特尔曾经遭遇过最赚钱产品在9个月内售价跌掉90%的经历。所以他说:芯片的哲学就是永远不要守在旧产品的光环里(The philosophy was you never get well in the old products),在低谷期更要重视研发投入(It's very important that you continue the R&D investment across the bottom of the cyclical recession),你必须拥抱新技术(You have to developing the new staff),如果不能跟上技术进展,那么就是全方位落后。
所以逆周期投资并不是三星的专利,半导体祖师爷们就这么玩了。这些逻辑,在当前的产业发展背景下,还基本上都是正确的。所以,在行业低谷期纷纷裁员的一众芯片公司,大概率是做出了违背祖师爷的规定。
当然,我这么说不是抱怨或者矫情别人对我的态度,不是想通过公开吐槽获取更好的反馈结果,而是从我的亲历中看到了本土芯片产业对于人才的不重视,以及对于芯片猎头的行业偏见。
对于猎头的行业偏见,在我入这一行之前做市场调研时,就有好多人提醒不要做猎头。在我真正开展这项业务之后,还是有好多人劝我不要做猎头业务,或者有师友提醒做猎头容易得罪客户。
这些劝告都是出于善意,但确实也让我对猎头职业多了一份思考:为什么很多人讨厌猎头?为什么很多猎头从业者都有职业耻辱感,从我的揣测,我认识的非常优秀的芯片猎头都有这种职业耻辱感。我个人的揣测,虽然他们在芯片猎头业务上做得很出色,在行业里也有相当的名声,但这种职业耻辱感还是严重消磨了他们的斗志,当他们有其他业务可选时,就非常决绝地放弃或者疏离了猎头业务,最终他们错过了芯片行业人才业务最鼎盛的2020-2022年,不然,以他们的能力和人才库,当年每年净赚1000万应该不难。结果,那几年便宜了很多跨行过来的非芯片行业从业者的猎头,这些生瓜蛋子赚了两年钱以后看行业形势不对,早就摇身一变跑到新的热点行业去做新业务了,本来在芯片行业转动的资金也跟着流转了出去。
我甚至还揣测,某些公司,如果不从猎头业务转型到芯片实业,可能如今不那么艰难。
这种耻辱感为什么如此强烈?让非猎头从业者觉得猎头这个职业和电信诈骗一样让人无法信任,劝朋友离开猎头职业才是为他好。这种耻辱感为什么如此强烈?以至于很多优秀的芯片猎头,错过了行情巅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