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最人物
有人的地方,就有最人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最人物

16岁的我,永远失去了妈妈

最人物  · 公众号  ·  · 2025-04-03 12:0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清明节,是我们与死亡最亲近的日子。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死亡讳莫如深,哀伤需要节制。清明则是生死间的一条裂缝,可以在这天高调聊起哀思,表达对已逝亲人的怀念。

近些年来,在影视作品和社会话题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关注 “失独老人”“丧偶中年”“临终关怀”等与死亡相关的话题,却忽略了一个并不在少数的群体,那些年轻的丧亲者们。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研究生李昀鋆在《与哀伤共处:经历父母离世的年轻子女》一书中提到,参考西方社会的数据,可以大致推算出,经历父母离世的年轻人在群体中的占比,高达 3.4%-11% 之间。

李昀鋆同样在 2014 年经历了母亲离世,并花费了13个月,与 44 位年轻的丧亲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她在这个过程中得出结论:“哀和爱相连,对很多丧亲的年轻人来说,哀伤不仅仅是痛苦,更是一种与逝者保持联系的方式。”

前不久,《最人物》发起了征集「父母离世后,我如何重建生活」,收到了 200 余份回答。整理问卷的过程中,我们触碰到这些哀伤的灵魂。无论时间过去多久,哀伤的气息依旧浓厚。

@ 小猪猪(妈妈对她的昵称)说,她在某个晴天的下午出门,经过和妈妈一起走过的路,坐过的地铁,突然就泪流满面,因为妈妈最喜欢晴天了,却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晴天。

@ 徐徐说,妈妈离开 19 年了,本以为热闹的时候就没空想她,其实不是,最热闹的时候最想她,越觉得她应该在自己身边。

@ 程少侠在父亲离世与公公离世的双重悲伤里,感到生命的无常,从此惶恐于命运的大手,“我走出了父亲离世的哀伤,走不出处在命运之下的哀伤”。

大部分回答都对 “节哀顺变”这个高频词汇表达了不满,尽管理智上明白,这句话更像是旁人无能为力的安慰。读者 @ 海一写道:“好像语言的能力至多也只能至此了,那些更复杂更汹涌的心理活动,是留给我们各自独面的课题。”


清明节到来之际,我们节选了部分回答,希望能给更多人一个谈论哀思的空间。正如读者@橙子所写的:“顺哀”吧,允许你的悲伤自由流动。

再次感谢大家的分享,以下是你们的讲述 ——

夏夏 35

16 岁时,我的母亲离世

母亲离世那天,我正在上课,班主任喊我出去,他还没有说话,我就知道母亲已经离开了。我木然地走出校门,走到离中巴车最近的站台。那时离我期待的新年还有十天,我以为能争取到我和母亲几个月前约定的新年 但是没有 并没有想象中的难过,反而觉得解脱,为自己,也为母亲。

母亲是在我初三下学期生病的,尽管家里一再隐瞒,几乎所有亲近的人都在编造漏洞百出的谎言,我心里对母亲的病已经能猜 得八九 不离十。

我本来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前五十,如果一切顺利,我可以考上重点高中和一所普通的二本。但这些最终都没有实现

此后的人生里,我得一个人悄悄去买不合适的内衣,在恋爱里吃自己从来不知道的苦,在婚姻嫁娶时因为单亲被男方母亲刁难,在生完小孩后只能自己一个带孩子,在看到别人母女亲近的分享日常时的酸涩。那种影响,尽管你不去想,依然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一个寻常的细节,让你无所遁形,觉得自己楚楚可怜。

负面的情绪会消解,但遗憾会成为一辈子的事情。尽管自己已经成为母亲,那种无法回报和分享的遗憾依然浓烈。但生活依然在继续,这种情绪基本上不会展现在外人面前,即使说起也渐渐有了云淡风轻。表面上生活的秩序已然重建,但自己还是一个没有跟母亲好好告个别的小孩。


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

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会在妈妈离世后陷入抑郁。

乔治 29

去年父亲离开的我, 我们 是非常非常传统的中国式父子关系 记得那天早上接到母亲电话后, 我感受 到整张脸慢慢 麻木,没有知觉

父亲在世时就想让我找对象结婚,他觉得让我成家是他的责任,之前也确实想过为了父母亲尽早结婚。但是父亲离开后 想着结婚也不着急了,最后一个人也没什么不好的。


乔治父亲给他发的信息

乔治本人提供

喻兰 28.5

2020 4 14 日,妈妈 在我的怀里慢慢失去呼吸 即使做了四五个月的 心理 建设,我仍然无法接受 无法相信,我真的成了没妈的孩子

我哭着给她擦脸换衣服,和我弟一起睡在堂屋的地上,守在她的棺木旁边 我的姑姑和姨都劝我照顾我爸和我弟弟,我有些气愤,因为没有长辈跟我说,要照顾好自己

如果有机会选择,我不愿再这样过一辈子,结婚的时候要大办一场,学习工作要力争上游,多挣钱,这样别人夸我的时候,我就可以顺势说一句,都是我妈培养得好

电影《你好,李焕英》


P 姐 女 42

2015 年父亲去世的那年,他 67 岁,我 32 岁。

父亲去世前,我一直工作挺拼的。为了给父母从板楼换到电梯房养老, 我买了新房, 结果搬进来没多久,父亲就确诊癌症晚期。

我感觉以前的努力工作都是徒劳的 我尽自己所能给他们我以为的最好的生活,但其实连一次共同的旅行都还没有经历过。在他住院期间我也只真正休了半个月的假,出了一次最快速度的差 离开了两 晚。父亲走后 烧完头七 我就上班了,之后一年多一直没有调整过来,总觉得愧疚,工作上投入不了,被调岗,降职,从工作十年的企业离开 一直到 20 22 年才重新调整好,入职了新企业。

7 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 7 年里我给家里人尽可能 上了商业保险,带着妈妈和婆婆去了泰国旅行,还因为《寻梦环游记》去了一趟墨西哥,好像这样就能在亡灵节的时候离他近一点。

看起来生活已经没什么影响了,但我知道一切都不一样了。其实就是靠时间,和现实的生活,有房贷要还,有日子要继续过。能怎么样呢,只能不断前行,忙着忙着,就淡了。

28

已经 10 没有喊妈妈了,我已经不知道喊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了。

她是一个很好的女人 但是她的一生过得太苦了。我们村老人 为她 挑选 墓地,我看着棺材进了墓地 一捧捧的黄土撒向了棺材,越来越高,越来越高。村里的长辈让我为她撒上一抹黄土,他说要边撒边哭,可是我根本就哭不出来,我好紧张,而且我几乎不能呼吸,大脑一片空白。这是我第一次面对死亡,这是我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景。

至亲去世是一辈子的潮湿,我像一只受惊的猫,躲在黑暗里面不愿意出来。


牙疼 21

17 岁那年 我母亲 去世了。

我连她最后一面都没见上,那天我甚至还和她吵架了 至今都觉得我有错。

母亲去世 第四天 ,我 回学校 了。 我就跟没事人一样,上课学习吃饭睡觉,面无表情,也没有悲伤。我当时还在想自己也太狠心了,我的妈妈去世了,我竟然只悲伤了几天,然后就像模像样去上学了,甚至那次周考成绩还不错。我更愧疚了 因为感觉妈妈的去世和我有间接关系,我竟然还如此不孝地好好学习。其实也在安慰自己 我妈肯定希望我好好学习的,内心还是接受不了自己竟然就这样。最后高考确实考得很烂,安心了。

现在四年过去,我家里和我妈有关的东西已经逐渐消失殆尽了,可能只有我还穿着她买的衣服,用着她买的东西,心里一直想着她吧。

我爸找了新的老婆,她的东西已经占据了我家很多地方,我在外地上学,不常回家 上大学 后,我 很少给我爸要钱,偶尔会兼职,还有奖学金 我知道我爸也不太容易 而且我真的不想和他联系。

如今我是真的没有什么所谓的家了 其实我一直的想法是不结婚,但是一想到结婚或许是我能最快拥有一个自己房子的方式,也就看开了。目前还是专注自身发展,自己挣钱自己花 我现在过得还算不错,以后会更好


HQ 30

20 20 母亲车祸去世,唯一关心在乎我的人离开了

从小到大家里的一切都是母亲在支撑付出(读书、学费、衣食住行、还债) 母亲为了供我和姐姐读书 没日没夜做手工,自己极其节俭,头发都是自己拿剪刀修剪

父亲没有责任感 ,只有打麻将, 也从不过问我和姐姐的学习、生活,导致我跟父亲很陌生 几乎没有话说 母亲走后 因为理赔款等原因出现大矛盾, 搬出家 和父亲冷战了一年


去年父亲心脏病住院 看着他老去 心中的恨意逐渐褪去,但依旧热情不起来

去年 公司裁员失业,现在处在人生低谷,对妈妈的思念愈发强烈


HQ最后握着妈妈的手

HQ本人提供

橙子 36

20 岁时,母亲猝然离世。

一切都发展得太快了,两天,母亲就永远离开了我。悲伤,倔强,愤怒命运的不公,不肯相信,不愿让眼泪掉下来却止不住,伴随着医院病房机器上变成一条直线,心跳变成零,刺耳的声音。

我正常学习、工作、生活,但常常在脆弱的时候向妈妈倾诉,在日记本里,在心里。最初的几年,缺少母亲的连接,我,哥哥,父亲,情感上几乎分崩离析,各自舔舐自己的伤口,自己独自成长。也曾寄希望别人给予我爱,但我终归一步步变得更强大,心里不再总觉得缺失。

母亲离世十六年了,现在我的生活稳定,和老公也即将迎来我们的小宝宝。可依然,我经常会想念我的妈妈,在任何人都不知道的时刻。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受困于 “好像一切都没有存在过”的概念中。妈妈生活中的用品都清理掉了,别人也不再提起她,好像避之不及。妈妈只是离开了,为什么需要忌讳呢?后来看《寻梦环游记》,我释怀了,只要我还记得,只要我还存在,那她就永远存在。

我真的很讨厌 “节哀”这个词,仿佛一切被否定。“顺哀”吧,允许你的悲伤自由流动。


燕麦 28

21 ,我 失去 母亲,生活发生了骤变,整个生活崩塌

我是迟钝的,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母亲下葬时,我和陪伴我的发小说话,不知道那些掘土的人在干什么,那一瞬间我大脑里突然有个声音问:我妈呢?我想了想都不觉得我妈躺在那副棺材中,我觉得她大概去美甲了 ……

大三休学,重返校园不过一年 开始独居生活,每天麻木地追求快乐,疯狂购物,恋爱,暴饮暴食,极端减肥 失去母亲的波澜还没有平复,我还在阵痛中没有彻底痊愈。

我无心学习考研,无心工作,毫无赚钱的欲望,就算我努力又能怎样,我依旧是这样 。我 完全不社交,也没有遇到适时走进婚姻的人,我渴望家庭的温暖可我也知道无法强求,我心灵上的巨大缺憾让我无法健康稳定的爱人。

第五年 我往前迈了一步 开始正视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开始期待未来 开始展望新生活,内心的伤痛仍在,我还在逃避,我觉得再多两年 就算不痊愈我也能淡忘了。


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

小娜 38

大学毕业那年 妈妈自缢而亡。

我们 母女关系很微妙, 被养成了讨好型人格,阴郁 没自信 ,直到 上大学后逃离家庭

大学毕业 ,妈妈一天 70 多个电话轰炸 我要窒息了,大街上随便找了个男朋友,处着玩的,只为了喘口气 妈妈对这件事非常反对,发动所有人给我打电话劝我,我觉得当年她不死,死的就是我。

周围人对我说 都是因为我当年太任性,让妈妈太伤心,引发她的抑郁。我觉得不可思议,她们了解我们的家庭吗, 还和嚼舌根的邻居干了一架。但其实我知道 我一定是有责任的,只是不愿承认罢了。

妈妈去世后,我 安妥好妈妈的后事, 和爸爸吵了一架, 搬出

我解脱了,我自由了,过了两年我可以自己决定我的生活的日子,虽然有时会有悲伤, 但总体很开心。 有时会因小细节勾起回忆,会有点点想念 妈妈, 但更多的是可怜当年的幼小无助的自己

可随着自己步入婚姻,有了孩子, 逐渐理解妈妈, 陷入 当年 妈妈的困境中 虽然不同,但感觉性格底色很难改变。

我觉得我心里没有爱 我不会爱人,也不会表达,我爱我的孩子,但我觉得他感受不到,我就会更悲伤,我也不太会爱我的爱人,我们关系也很一般。

我现在心底真的很厌世,但表面完全看不出来,我知道我这样想是不对的,而且我有孩子有责任,但控制不了,道理都懂,但做不到。

周一点儿

我七岁丧父,当时那种悲伤并不深刻,但是仍然会在火葬场的时候 面对下雨的天气叹口气,故作老成地说: 这是老天爷也在为我哭泣吗?

后来,面对猥亵 面对被分手 面对很多人生中无解的 问题的 时候,那种失去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男人的难过就愈发厚重。

有个很好的朋友,她 前不久 失去了父亲,每每说起来她父亲最后吐出的那一口气,她眼中都有泪光在闪,我们有时候会在讨论,到底是幼年丧父还是成年丧父更痛苦一些,讨论到最后,答案都是一样的。

至亲血亲的离开,永远是我们做好了准备却仍无法直面的事情。每到清明或父亲忌日,我都会想起苏轼的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失去的感觉,古今都如此。

电影《父后七日》


火花 41

22 岁时 父亲 61 岁,他是自杀的,我没有见到他最后一面。

我和他的关系 不亲近,小时候他家暴我和妈妈,我上大学后 忍耐多年的母亲和他离了婚,离婚后 几年他一直烂赌, 整天和妈妈要钱。

接到父亲单位通知时 我没有悲伤,只有震惊,然后心中划过一丝安慰 这个男人终于不能再折磨我妈了。

紧接着是油然升起的责任,父亲没有其他任何亲属,只有一个他的同事和我去处理了他的后事,这个过程我也没有太悲伤,但是在火化炉关门的那一刻我还是哭了,当天晚上我在朋友家哭了一夜,悲哀自己从此以后彻底没有爸爸了 童年时他对我好过的一些片段 闪过脑海 ,那天以后 我再也没有为他掉过眼泪,几乎没有想过他。

也许有过吧,我记不得了,我并不是很哀伤。

我的童年 不幸福,妈妈为了我一直隐忍,我从小就有一个心愿,以后要带妈妈离开父亲,最好是离开这个城市,好不容易他们离婚了,他还 骚扰妈妈,我当时就想我要早点结婚让一个爱我又强大的男人保护我和妈妈 或者带我们去别的地方。一毕业我就相亲结婚了,当年 5 月登记 10 月办仪式, 11 月我父亲就自杀了,结果仓促找的男人 也在婚后 家暴我

父亲的死让我觉得我的婚姻就是一个笑话,一个我不能得到幸福的魔咒。如果早知道会有他走这一步,我不会那么早结婚,我的人生可能又是另外一个方向,但是没有如果。

第一段婚姻 我得到了一个女儿,后来就是我和妈妈还有女儿三个人相依为命,妈妈努力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我努力工作挣钱让自己变得更强,女儿努力长大。我在前夫带我来到的城市站稳了脚跟,买车买房 孝顺妈妈 培养女儿,现在我们也很幸福很知足。

狗血的童年和父亲虽然让我满心伤痕,但也是我拼尽全力野蛮生长不断重生的催化剂。


阿豆圆 28

27 岁时,我的母亲因病离开了我,还记得老板对我说了“节哀”,主要意思是让我不要影响工作。

母亲的逝世对我没有太多影响,白天不会,但是晚上常常会想念她。白天是有铠甲的刺猬,晚上有时候很难入眠。我靠工作麻痹自己,不得不往前看。

tt 35

2022 9 份, 凌晨 4 点左右 ,我 接到妈妈的电话

我像往常一样洗漱,洗了头 ,吹 了头发,因为我知道这一天会很忙,要做的事情很多,不只是去医院见他最后一面,我想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悲伤,我想要整洁地过完这一天

父亲是我的精神信仰,他理解我支持我,是我的依靠,他对我的影响渗透到灵魂层面,父亲说过,我代表着他,他也是我

我没有负面情绪,我爱他,爱不会消失,不会因为肉体消亡就不见了,即使他给我留下了一堆破事儿,一些项目没有完结 一些工作需要处理 一些人情需要还。但我从来不会怨恨他,我知道他就在我身边,我现在不仅代表他,也会成为他。

生活不需要重构,他给了我一个更加了解自己的机会,我会认为父亲的离开,是为了成就我自己,找到我自己


电影《河畔须臾》

海一 28

28 ,母亲离世。

和妈妈日常相处很像朋友、姐妹,但对彼此苛刻的地方也有很多 我会抱怨她不懂我的观念、内心,但我好像也没有真正靠近过她的心灵。

节哀、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宽慰爸爸,应该是事情发生后最常听到的三句话,如果别人再多说什么,可能反而不知如何应对。有些想要多说点什么的人,最后还是只能流泪和拥抱,好像语言的能力至多也只能至此了,那些更复杂更汹涌的心理活动,是留给我们各自独面的课题。

如今, 妈妈去世三个月了,正常生活和不解悲伤愤怒还继续同时存在。因为难过就把生活过得很颓唐的话,妈妈不会乐意的,现在就是在这种想法下努力重构生活秩序。


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

琼本琼不吃芹菜 24

爸爸离开的时候我才上大二,知道我爸爸去世的消息只有一个室友

后来经济困难, 需要 申请国家助学金补助, 甚至都不敢提交申请 害怕别人知道我家里的情况 再后来 在学校的时候 ,我 不敢给妈妈打电话,聊的话题太过于沉重,有好几个晚上都在床上偷偷哭泣,不明白为什么我的爸爸要先离开呢。

Q 36

21 岁时,我的母亲因病逝世。

一开始 ,在 情感关系中 ,我 不太愿意和对方说母亲病故的事,毕竟听说有的长辈会觉得你可能基因不好 慢慢 成长后反而会先说, 好像 一个审核机制,早点说出来早点看对方反应。

但有趣的是, 和后来遇到的特别好的朋友不会说,不想在某些事情上让对方可能会产生过多的想法,会为你找理由(就是有时候不想被特殊对待吧,大家正常点的意思)。

这么想想我还蛮坚强的,没有偏激行为和过于低迷,就是那种时不时对身边家人身体状况和寿命的焦虑和害怕会冒出来 很大部分是真的要靠自己,其他的就是感谢身边的 情绪支撑机制 ——真的 很贴心的朋友们,尤其是少数知道我母亲过世的亲密朋友们。但有的事就是消化不掉,比如我现在练就了女演员秒哭技能,只要想到妈妈 过几秒就会哭。


韩剧《请回答1988》

一棵树 32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有精神分裂症,记忆中父母经常吵架,甚至是打架,母亲常常寻死觅活,很多事情已见怪不怪。

14 岁那年 母亲 跳井了。

母亲去世时,我念初中,经常写和母亲有关的作文,到了高中,我好像变了一个人,天天嘻嘻哈哈,人人都以为我无忧无虑,其实我深信 家丑不可外扬 ,当别人谈论家庭的时候,我只有在被子里偷偷哭。

我自己配得感较低,我给同学解答问题,帮同学擦黑板,帮同学打水,基本上别人有什么要求我都答应,生怕别人不喜欢我了。

谈恋爱的时候,觉得好像找到了人生的救命稻草一样,和对方在一起的时候,常常会想起家里的事,就不自觉地哭 一方面 好像是要从对象身上索取没有在父母那得到的关心和关注,一方面 又对他特别好,有很强的控制欲。分手后才意识到是因为家庭关系的缺失

曾经有接触过的男生听说我母亲已经去世 20 ,跟我说,那么多年过去了,应该也没什么伤痛了。

可是伤痛怎么会消失呢

伤痛发生在每一个团圆的日子,伤痛发生在每一个和母亲有关的节日,伤痛发生在每一次有人提起自己的母亲时,伤痛发生在每一次受委屈时,伤痛发生在每一次不知道怎么应对时,都会想,如果妈妈还在的话,我是不是就不会哭。

电影《走走停停》

诗安 44岁

21 岁暑假 妈妈因抑郁吞药走了,我当时还在外地,马上飞回 ,被直接带到了灵堂。打下这些字的时候还是很难回忆那个场景,那种无法言说的痛。

30 岁,宝宝 8 个月,爸爸在医院离世,我终于在最后一刻守在他身边,可又有什么用,无能为力,什么也做不了。我终于还是早早 变成了孤儿,如果不是女儿已经出生,大概我会觉得人生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

妈妈去世的时候,痛苦了几天,爸爸 下令 不要再这样了,他在 20 岁不到就失去母亲,比我还小 从此我不在爸爸面前流露 悲伤,但回到学校,两个人总是在电话线两头一起哭

妈妈的离开把心生生挖去了一角 我放弃了研究生学业,坚决回到爸爸身边,从事了其实不喜欢的职业。男朋友因为家里反对,说抑郁症会遗传,分手了。

虽然自己后来的小家挺幸福了,但人生似乎被魔咒定住,有一部分无法展开。直至我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慢慢 疗愈了那部分伤痛,已经是 43 岁的时候。

这二十多年,妈妈不在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她陪伴我的时间,太难了,现在还是那么的难过,只能怀着希望,等待有一天到天上与他们俩重逢。

日剧《宛如阿修罗》


吖草 34

30 时, 养育我长大的爷爷离世了,爷爷离开后的第十天,奶奶跟着走了。

在我的生命里,爷爷等于爸,奶奶等于妈 从小到大,都是爷爷奶奶抚养我长大的 爷爷对我很严格,说女孩子要自尊、自爱。奶奶则时刻觉得我可怜,村里的谁谁谁每天有爸妈买肉吃,我没有。可是我从没有觉得自己可怜,因为爷爷奶奶给我的爱满满的。

来爷爷患病,我从未觉得爷爷会离我而去,我理所当然 认为爷爷会一直在。他离世的消息传来,我都没感觉,直到看到他躺在棺材里,我才哭 不像话。

处理 好爷爷的后事,回单位工作的第三天 ,我 收到了奶奶离世的消息。

这几年 只要白天我想了爷爷奶奶,晚上睡觉一定会梦见他们。醒来也清晰记得梦里发生的事情。可是今年开始,我梦见他们的次数少之又少,而且醒来我都想不起梦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依稀记得梦见爷爷奶奶了。我慌了,是不是我在遗忘他们了?可是我没有遗忘啊!为什么梦里的他们越来越模糊?所以梦又代表了什么?我到底活在一个什么世界里?

有次入睡前,我和儿子说,妈妈很想太爷爷太奶奶。儿子抱着我,哽咽:妈妈,我也很想他们。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要发明一种鸡蛋,把太爷爷太奶奶放进鸡蛋里面,然后把鸡蛋壳打开,这样就变成太爷爷太奶奶来了。我说那你要加油呀,好好读书,赶紧让我见到太爷爷太奶奶。

新生命会取代旧生命吗?不能,但是新生命会带你重新认识生命的轮回。


电影《我们天上见》

嘉嘉 20

在我六岁时,我的 继父 去世了 ,他对我比我生父都要好得多

小时候,周边很少有父母离异的人, 父母离异甚至能成为你被同龄人孤立的理由。继父的出现就像一束光,他填补了普世意义上 父母双全 的遗憾,没有人会说我是没有爸爸的孩子。也是因为他,我从幼儿园的全托班变成半托班,他坚持每天接送我上学放学

他去世的时候, 没人觉得一个六岁的小孩子 懂什么 后来我才知道他的离去是一个长久的缺口,漫长时光里时不时发作的阵痛。

直到现在, 我还没有完全走出来,我只是暂时封存了所有有关我继父的记忆和情感,在内心深处的一个小盒子里,如果不这样我无法正常生活。

我希望人有灵魂,世界存在轮回转世,更希望有一天他能给我托梦 14 年了,他没有来过我的梦里来看我一次。

我现在每年春节会去看他,为他流泪的次数在减少,可能以后我会更释然,虽然可能去看他的时候,我永远会流泪。

未来我希望可以写下一本书,按照电影《寻梦环游记》的说法,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在我离去以后,替我记着他,他会在亡灵世界得到永生。


电影《寻梦环游记》

娜卄

23 岁那年 ,我 失去了父亲,一度以为自己的人生就那样了,后来妈妈病倒了,妹妹学业尚未完成 给自己做了无数心理建设,成为妈妈和妹妹的梯子。

陌生人,你也一定可以脱离每一个难熬的夜晚,铭记逝去亲人的面容,带着他们的爱和寄托认真去爱和生活。




陈天桥 | 雷军 | 钟睒睒
不婚女性 | 苏敏离婚 | 女性共居
耶鲁硕士没工作 | 抠门上瘾的年轻人
负债160万的年轻人 | 985大学毕业收废品
三无青年 | 起诉迪士尼的王洁莹 | 极简生活
纹面男孩 | 北漂中年长通勤 | 安宁病房
脱口秀 | 东方甄选 | 奇葩说
麦家 | 李娟 | 亦舒 | 琼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