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鲁柏祥博士
企业让企业家去经营,让我来帮助企业家好梦成真——鲁柏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话区块链  ·  以太坊和Solana哪个更像当年的EOS? ·  昨天  
疯狂区块链  ·  如何才能不返贫? ·  2 天前  
跟宇宙结婚  ·  节目更新:跟宇宙结婚悄悄话 vol.243 ... ·  3 天前  
疯狂区块链  ·  今年楼市不会好的三大原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鲁柏祥博士

鲁博士谈创新管理:因果律

鲁柏祥博士  · 公众号  ·  · 2018-07-15 05:41

正文

What is rational is actual and what is actual is rational. ——Hegel

因果律是宇宙第一定律,宇宙中的一切均遵守因果律,这可从科学和哲学两方面进行阐述。热力学第一定律认为:能量不能自行产生,也不会自行消灭,但能实现在物体间的相互转换。永动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没有因的输入,何来果的输出。暴胀宇宙论中也提到正能量产生物质,但为了避免物质结合在一起,必然需要某种力量将粒子分开,而这种力可以看成是避免物质相互吸引而存在的负引力。就整个宇宙而言,总能量为零。暴胀模型中,虽然宇宙的尺度在不断增大,由于总能量保持不变,所以负引力也在增大。就如电荷有正负之分,物质也分正物质和反物质。拥有巨大能量的闪电,其表面的正负电荷之和为零,所以守恒。

墨菲定律( Murphy's theorem )指出:越怕出事,就越会出错。这和统计定律的性质一样。统计学中常用概率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比如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每次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是 50% 。但是,每抛一次硬币,谁也不知道确切的结果,即使在前面已经出现了 N 次反面,第 N 1 次出现反面的可能性还是 50% 。当然,这都是针对有限思维而言的。在宏观宇宙的内部,一切都是微观事物,都是短暂而有限的,就如抛硬币一样,只要我们无限次地抛下去,总会使得正反两面出现的次数无限接近于相等。既然硬币质地均匀,每次出现正反的概率都是一样的,在无限时空中,抛硬币得到的正反面次数最终是一样的。只是对于时空受限的我们而言,无法求证上述结果。墨菲定律也是如此,概率再小的事件也总会有发生的时候。因此, 对无限的宇宙时空而言,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而且一定会发生。有因在,果必然也会到。

墨菲定律是符合量子力学的核心观念的。量子力学认为无论是多荒诞的事情,都有一定的发生概率,薛定谔的猫就是量子力学中的典型案例。几何力学专家格兰威勒·达摩瓦登那博士( Granville Dnarmawardena )曾经这样说:“假使没有佛教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乱。” 爱因斯坦是因果律的拥护者,“上帝不会掷骰子”是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随机性,支持因果关系的言论。 事实上,量子力学并没有推翻因果律。量子力学中存在的测不准现象只是基于目前已有的测量工具对微观世界的离子难以把握而已,并不是不可知,这同样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质能方程 E = MC2 表明: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这也再次肯定了质能守恒定律的正确性。任何实体物质都可以转化为能量,但能量传递过程中的利用率较低,在生物界中仅为 10% 左右,其余将近 90% 的能量以另一种形式重新返回到大自然中而并不是凭空消失,“凭空消失”只是人的感觉罢了。以食物链的上下级为例,高一级动物只能利用低一级动物 10% 的能量,其余的能量在高级动物的新陈代谢中耗散。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继而被生命体利用,也可以说将能量(太阳能)转化成了实物。依据质能守恒定律,宇宙的总能量是一定的,某个地方能量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另一个地方能量的减少,这也是因果律的体现。质能守恒定律是个恒等式,不可能有增量的产生。依据质能守恒定律的行为,正如“竹蓝子打水一场空”所言,其结果必然是一场此消彼长、此起彼伏的零和游戏。 “要素经济学”的根本局限就在于它是建立在质能守恒定律基础上的,所以人类追求更加美好未来的增量最终必定无从谈起,短期的所谓增量只不过是核算体系、核算方法的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阴阳两极性,从系统角度思考问题。不难发现,任何事物都不能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依赖的本然一体。西方文化也强调因果,由此也就有了宇宙大爆炸的奇点说。然而这两种宇宙认知都存在局限,因此试图结合中国道家的系统思想和佛家的因果思想,以“○(读音为:第一声: y ī)”的思想来诠释因果。

佛家强调“无生无灭”、“不增不减”、“无始无终”,佛家认为宇宙万物质能都是一定的,不会凭空增加,亦不会凭空消失,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缘起的结果,而这一结果本身就是性空。 佛家秉持凡事皆有因缘,如《三世因果经》有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穹顶之下有神明,头上三尺有青天。《涅槃经·矫陈品》也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佛家从生命轮回的角度阐释了因果报应的关系,六道轮回便是佛家的因果报应论。 阿赖耶识( alaya )是因果报应的主体,它承载着前世今生的因果报应,就如同存储器,阿赖耶识将每个人过去所有的行为记载下来并在下一世予以反馈,这也就是民间俗语所称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皆报”。《易经》中也提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为善之人,虽然不一定马上就会有回报,但善报终究会来到。阿赖耶识永恒存在(但并非一成不变),它不会随着个体本世生命的结束而消亡,而是在一定的“缘”作用下给出回应。任何生命的开始和结束只是此世有形生命体的诞生和陨殁,但阿赖耶识将一直存在,所以说,为非作歹者即使当下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报应仍然会发生在其以后世身上,因为已经起因。人若欠你,天必还之;你若欠人,天必追之。《华严经》中提到的“一切诸报,皆从业起。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业,皆从习起”,也是在说因果报应。不仅是针对人,世间的一切都无不如此。一草一木,皆有其本因。种下业因,必受果报。春华秋实,春去秋来,这一切冥冥中有其自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