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力资源法律
超过三十万HR共同关注,每日分享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法律实操文章,典型案例,让HR做得更专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新逻辑  ·  培训HR是如何做年度述职的? ·  21 小时前  
薪人薪事企小薪  ·  社平工资刚刚公布!经济补偿金标准要变了 ·  昨天  
中国企业家杂志  ·  杨植麟还没有解开月之暗面的局 ·  昨天  
记忆承载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  昨天  
记忆承载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  昨天  
薪人薪事企小薪  ·  我叫个税,我变了!11月1日起,这是我最新最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力资源法律

员工放弃社保多年,滞纳金竟超13万!谁为后果买单?| 人力资源法律

人力资源法律  · 公众号  · 职场  · 2024-11-21 08:45

正文


编辑 | 人力资源法律小编

实务案例,供朋友圈分享。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事件回顾
王小明(化名),广州某公司员工,因个人原因放弃缴纳社保,后又反悔要求公司补缴,因产生高额补缴滞纳金,双方发生纠纷,最终对簿公堂。
背景
2008年12月5日,王小明向公司提交了一份《申明函》,确认其已在家乡参保,不愿公司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声明明确表明:公司支付的薪酬中已包含社保补偿,王小明自愿放弃公司为其缴纳社保的权利,并承诺不因此向公司主张任何权利。
争议爆发
直至2022年,王小明申请补缴2006年5月至2021年12月的社保费用,补缴金额为用人单位应承担部分114,369.58元,个人承担部分52,066.94元,并产生了138,180.98元的滞纳金。滞纳金的承担问题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
公司认为,《申明函》是王小明自愿签署,明确表示放弃参保,但王小明未及时主张权利,导致滞纳金不断累积,应对滞纳金损失负责。王小明则认为,公司未履行法定义务,滞纳金应由公司承担。
法院判决
一审法院认定,双方签订的《申明函》违反法律规定,无效。公司与王小明均未履行法定义务,对滞纳金的产生均有责任。根据双方过错比例,王小明需向公司支付滞纳金43,227.66元(按照个人应缴比例计算)
王小明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认为依法参保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共同义务。王小明虽称被欺骗签署《申明函》,但未提供充分证据,且长期接受不缴纳社保的状态,对滞纳金的产生亦有过错,按比例分担符合实际。

HR操作建议

  1.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 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不得因员工个人意愿而放弃。HR应明确告知员工社保的重要性及法律要求,避免员工因误解或短视而放弃社保。

  • 规范员工申明处理

    • 若员工提出不缴纳社保的申明,HR应谨慎处理。首先,应明确告知员工放弃社保的法律后果,包括可能无法享受社保待遇、影响退休金等。其次,应要求员工签署书面申明,并保留好相关证据,以备不时之需。但需注意,此类申明并不能免除用人单位缴纳社保的法定责任。

  • 加强社保管理

    • HR应建立完善的社保管理制度,确保每位员工都按时足额缴纳社保。对于新员工入职,应及时办理社保手续;对于老员工,应定期核查社保缴纳情况,确保无遗漏。

  • 应对补缴及滞纳金问题

    • 若员工在离职或达到退休年龄后要求补缴社保,HR应积极配合处理,但需注意补缴产生的滞纳金问题。根据本案例,双方对未缴纳社保均负有责任,因此法院判决滞纳金应由双方按比例承担。HR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应明确告知员工相关法律责任及后果,并协商确定滞纳金承担比例。

  • 加强员工沟通与教育

    • HR应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与困惑,并及时解答。同时,应定期开展社保知识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社保意识及法律意识。

    案例启示

    依法缴纳社保是强制性义务

    1. 无论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均不得以协议方式放弃缴纳社保的义务,任何与此相悖的约定均无效。
    2. 权利义务须明确履行
      劳动者如发现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应及时主张权利,避免问题长期累积。
    3. 诚信原则的重要性
      本案中,王小明长期接受不缴纳社保的状态,最终因政策变化选择补缴,引发争议。诚信原则在劳动关系中尤为关键。
    本案反映了劳动用工管理中的典型问题,为企业和劳动者敲响警钟。依法合规、按时参保,既是对法律的尊重,也是对双方利益的有力保障。

    案号:(2024)粤01民终4188号

    劳动用工实操课程上新!入职管理、调岗管理与解雇管理实操技巧(2024)点击可查阅全部内容及报名参加!

    劳动法实务课程(可点击报名)
    入职管理、调岗管理与解雇管理实操技巧(南京广州北京深圳)
    为何要关注人力资源法律?
    三十万HR共同关注,解决HR遇到的法律问题,增长实务经验,只需长按二维码2.89秒即可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