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尔滨发布
传播资政信息、公益服务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夜航  ·  医院发生爆炸,1名医生身亡 ·  2 天前  
新闻夜航  ·  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风险提示! ·  5 天前  
新闻夜航  ·  “死亡三秒”突然流行,多所学校禁止!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哈尔滨发布

【城市记忆】欢聚冰城,我们都是“哈尔滨人”|写在“世界原居哈尔滨人交流大会”开幕之际

哈尔滨发布  · 公众号  · 黑龙江  · 2017-06-26 14:07

正文

哈尔滨弦乐四重奏组。

上世纪初,中国大街(现中央大街)上,外国侨民随处可见。

澳大利亚前外交官玛拉·穆斯塔芬是原居哈尔滨人。


今天,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世界原居哈尔滨人交流大会”在有着“东方小巴黎”盛誉的美丽冰城开启大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原居哈尔滨人及其后代77人聚首曾让他们魂牵梦绕的“远东故乡”,完成一次跨越遥远时光和辽阔地域的“重逢”。

1898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昔日宁静的小渔村哈尔滨,逐渐发展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贸易港口城市,并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重要驿站。在这座典型的国际化移民城市中,曾工作和生活着来自30多个国家的20多万外国侨民。

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歇。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哈尔滨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国际化都市,继续保持着其在东北亚地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地位,并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

共筑“一带一路”,携手面向未来。历史机缘和情感纽带把哈尔滨与上世纪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外国侨民紧密联结在一起,在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岁月中,哈尔滨倾情演绎出海纳百川的气概和多元文化的精彩。

流金岁月

外侨聚居绘就国际大都市风情

“哈尔滨是一个我总想来看看的城市。”来自澳大利亚的作家玛拉·穆斯塔芬说,“我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刻,就是父母曾带我在松花江上泛舟。”

玛拉出生于哈尔滨,是本届“世界原居哈尔滨人交流大会”的特邀嘉宾。她有一个融合了犹太、俄罗斯和鞑靼民族的家庭,一家四代人曾在哈尔滨居住过。

1959年,5岁的玛拉随全家移居澳大利亚。2000年,她陪父母回到阔别41年的哈尔滨。算上这回,她已经7次踏上“远东故乡”的土地。

父母对哈尔滨的追忆是玛拉童年最常听到的故事。通过对整个家族大迁徙的寻访,2002年,玛拉创作了轰动一时的传记文学《哈尔滨档案》。

“我家就在经纬街上,老房子已经不在了,但父母去过的教堂和读过的中学还在,它们被保存得很好。”玛拉说,“走在中央大街上,我会突然想到曾外祖母、姥姥、妈妈穿着最漂亮的衣服在这里匆匆走过的样子。”

像玛拉一样,很多外籍原居哈尔滨人都对曾经在哈尔滨的生活有着刻骨铭心的美好记忆。

中东铁路开通后,大批俄国人、德国人、波兰人、犹太人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侨民穿越战火硝烟,来到哈尔滨创业生存,他们在此建工厂、开商号、立教堂、办学校,并受到人道主义关怀。

据历史考证,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滨坐拥外国大小银行、商社2000余家,派驻领事馆涉及国家19个,建立商贸关系的国家和地区40余个,形成了与上海齐名的“国际商埠”。当时,这里是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人聚居中心,被称为“犹太人的福地”。

“当时的哈尔滨已经表现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的风貌,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文化。”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述笑说:“中国的第一个啤酒厂、第一家电影院、第一个交响乐团、第一个芭蕾舞学校均诞生在哈尔滨,在外籍哈尔滨人中,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艺术家。”

“哈尔滨既是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陆路窗口,也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介绍到西方去的重要驿站。”李述笑说,“哈尔滨历史上的欧风亚雨、华洋杂处,恰恰带来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契机。”

把根留住

哈尔滨为游子守护“故乡的云”

历史的长河中,让人铭记的不仅仅是命运转折处的惊涛骇浪,更有许多平凡家庭温情脉脉的日常瞬间。

“当我在皇山公墓见到我族人的墓葬被完好保留时,我的心完全被哈尔滨感动了,这是一座值得尊敬的城市。”玛拉·穆斯塔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还专程参观了修葺一新的犹太老会堂,这里曾是我众多族人的聚集地。”玛拉说,“我上次来时,老会堂正在改造,凌乱的现场让我忧心忡忡。现在,老会堂美丽得让我流泪。”

玛拉所说的犹太老会堂位于道里区通江街82号,这里曾是哈尔滨犹太人宗教、文化、经济和社会的管理中心,在世界犹太文化研究中占据特殊地位。

2013年2月,哈尔滨市政府组成了“哈尔滨犹太老会堂综合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同年,哈尔滨市政府斥资1亿多元,对犹太老会堂区域进行了全面的维修改造。

修缮工程本着“修旧如旧、还其原貌”的原则,充分挖掘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改造后的犹太老会堂成为一座具有欧式经典建筑外形和厚重犹太文化积淀的音乐厅。

2013年5月,哈尔滨犹太老会堂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建筑”。如今,犹太老会堂已是西洋古典高雅音乐演出的绝佳场地,不仅完美传承和展示着融入哈尔滨血脉的音乐文化,更成为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友谊的历史见证。

修复历史建筑,留住文化之根,让从哈尔滨走出的游子们能够回望“故乡的云”,找到回家的路——这是哈尔滨多年来大力保护与修缮城市历史文化遗迹的出发点之一。

截至目前,哈尔滨市已登记收录历史建筑和知名老建筑共计300余处,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完成了犹太新老会堂、犹太墓地、索菲亚教堂、鞑靼清真寺等一大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性修复工程。

这是一份可圈可点的“历史文化守护账单”:1991年至今,哈尔滨市投入400万元进行皇山公墓日常管理和修缮;1997年,投入1700万元对索菲亚教堂进行了保护性修复;2004年,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完成了犹太新会堂修缮工程及周边区域综合整治;2005年,投资1.7亿元对建筑艺术广场及周边环境进行保护修缮和综合整治。

“建筑是可触摸的记忆,也是哈尔滨与外籍原居者沟通的桥梁纽带。”市外办副主任曹儒说,“通过不断修复老建筑,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得以充分挖掘,有效提升了哈尔滨的文化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

四海一家

“一城对一国”筑就合作共赢

“我们被迫离开了北方的家乡,只有面貌酷似俄罗斯的哈尔滨终止了俄国子民的流浪,温暖了心中的悲凉,从此不再极度悲痛哀伤”——这是一位曾经长期生活在哈尔滨的俄罗斯诗人,在回到前苏联并侥幸逃过大清洗之后,于晚年创作的作品。诗中,他对哈尔滨这个第二故乡充满了感恩和深深的思念。

和这位诗人一样,很多曾经在哈尔滨与中国人比邻而居的外侨,对于这片生活过的故土都有着浓浓的故乡情怀。

建国后,这些外国侨民陆续回国定居。原居哈尔滨的各国各族侨民现在遍布世界各地,在俄罗斯、美国、以色列、波兰、澳大利亚、日本、立陶宛等很多国家都有“哈尔滨人”。他们对故乡无限热爱、深情思念、充满憧憬。

这些拥有不同国籍的“哈尔滨人”,始终把哈尔滨当做自己的家乡,并成立各种机构或协会来保存这段记忆和历史。俄罗斯鄂木斯克州老哈尔滨人协会、新西伯利亚哈尔滨人协会、波兰什切青市哈尔滨人俱乐部、以色列原居中国人协会、澳大利亚哈尔滨历史研究会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原居哈尔滨人组织。

现在,研究“哈尔滨人”已成为一项热门的社会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俄罗斯侨民博物馆、波兰什切青市图书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很多教育或研究机构都有专门研究哈尔滨市外国侨民历史的专家和学者,并保存大量档案资料。

“举办此次‘世界原居哈尔滨人交流大会’,就是要在促进学术研究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和巩固哈尔滨的‘朋友圈’。”曹儒说,“哈尔滨十分珍视与原居哈尔滨外侨深厚的传统友谊,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大会可以深化相互了解,增进友好情谊,夯实‘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工程,从而为今后在广泛领域的互惠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依托于原居哈尔滨外侨这一“朋友圈”,哈尔滨巧打“历史牌”“文化牌”“亲情牌”,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一城对一国”对外开放新格局。

20世纪末,经以中友好协会前主席考夫曼、以色列前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等人来哈互访交流,积极推动双方互利合作,哈以关系迈上了新的台阶。此后,以色列投资的米特利奶牛场落户双城市,以色列航空产业园、哈以孵化器及加速器等项目完成对接。

“能受邀参加哈尔滨举办的此次交流大会非常高兴,会议把很多不同国家不同国籍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让我们重温并记住一段共同的历史。”67岁的“老哈尔滨人”、波兰什切青哈尔滨人俱乐部主席罗蒙德·奥兹维奇说,“我希望此行不仅是探访故土,更能与哈尔滨在经贸、文化等领域开展更深入务实的合作。”

唯有心灵的交流才能铺就面向未来的“丝绸之路”。站在历史与现实交会处的“世界原居哈尔滨人交流大会”,不仅链接了哈尔滨与上世纪曾经在哈尔滨生活过的外国侨民之间的历史情缘和情感纽带,搭建起哈尔滨“一城对一国”的友好合作平台,更见证着哈尔滨作为东北亚重要城市走上国际舞台的自信步伐。


稿件来源:哈尔滨日报

记者:姜雪松 王媛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