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美贸易失衡、投资市场不对等的现状,特朗普组建了一支以华尔街背景为主的经贸团队,包括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17]、白宫贸易与制造业办公室主任彼得·纳瓦罗、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加里·柯恩和财政部长斯蒂芬·努钦。其中,威尔伯·罗斯是位经验丰富且务实的商人,对于私募、企业重组及破产经验颇丰,对钢铁、煤炭、汽车零件和纺织品等受到中国进口竞争的行业也有着深入的了解,还拥有在世界各地经营公司的经验。加里·柯恩和斯蒂芬·努钦都曾在高盛集团任职,柯恩曾是高盛的二把手,在商界和政界广有人脉;而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努钦则曾任高盛合伙人长达17年,后又创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特朗普经贸团队的另外两位则分别来自于政界和学界,罗伯特·莱特希泽是世达律师事务所华盛顿特区办公室的合伙人,他曾在里根政府时期担任副美国贸易代表,负责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工业、农业、投资与贸易政策事务。他有着丰富的贸易谈判经验,且对贸易相关对法律非常了解。彼得·纳瓦罗是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经济学教授,是特朗普任命的白宫高级职务中唯一一位经济学家。[18]他曾出版过13本书,其中三本都是关于中国的,最新一本出版于2015年,书名为《卧虎:中国军事化对于世界意味着什么》,此书从意图、能力和战略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军事崛起的意义。2011年,纳瓦罗与格雷格·奥特瑞共同出版《死于中国之手:美国是如何失去其制造业基础的》,书中纳瓦罗从货币操纵、不公平的贸易政策以及致人死命的商品三个角度说明中国对美国的威胁。他认为因为中国产品对美国市场的冲击,5万美国工厂关闭,2500万美国人找不到工作。[19]
特朗普自称在贸易政策上既是民族主义者又是全球主义者,白宫的贸易政策也在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之间摆动。
特朗普的经贸团队内部,除了财政部长斯蒂芬·努钦目前暂未显露出明显的政策倾向,其他成员之间存在较大分歧。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白宫贸易与制造业办公室主任彼得·纳瓦罗在对华经贸政策上都显得颇为强势。这三位美国官员都认为由于中国对国有企业的大量补贴阻碍中美之间贸易的公平性。他们也都不顾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提升、以及制造业产业链全球化的事实,指责中国经济的崛起是导致美国流失大量工作机会的原因。他们认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受益于低贸易壁垒,然而中国自己却迟迟不肯进一步对各国放开国内市场[20]。罗斯从总统大选开始就是特朗普有力的支持者,他认为美国需要一个“更激进、采取新模式的政府”,从而更好地帮助中产阶级和下层中产阶级。尽管他自称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他认为对于像中国这种奉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美国应调整策略,自由贸易的政策只适用于那些遵守游戏规则的国家。莱特希泽认为美国坚持的贸易政策只是一种对自由贸易理想化的投射,已经过时了。鉴于现今世界上很多其它国家并没有完全遵守自由贸易的准则,美国也无须执着于此,他主张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同时在对华贸易问题上持更加强硬的态度。彼得·纳瓦罗在贸易政策,尤其是对华贸易的主张上尤为极端和强硬,他在竞选期间担任特朗普顾问,尖锐批评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日前,在纳瓦罗倡导下,美国政府展开了一系列关于贸易壁垒、贸易赤字、铝和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研究,纳瓦罗希望通过这些研究找出针对不同贸易伙伴的不同贸易保护主义策略,从而减少美国对每个贸易伙伴的贸易赤字。而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加里·柯恩对于贸易方面有着更为传统的观念,与纳瓦罗等倡导的贸易政策截然不同,他支持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特朗普称,柯恩将帮助新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工人工资并阻止企业移往海外。
到目前为止,贸易保护主义倡导者们成功地说服特朗普对铝和钢铁的进出口政策作出调整、推动“购买美国货”的各款项、并开展关于贸易赤字、增加贸易关税等研究;而自由贸易的倡导者们也达成了不少举措,他们促使特朗普放弃对中国作为货币操纵国的指控、劝阻美国推出NAFTA的提议、并成功地干掉了纳瓦罗为首的国家贸易委员会[21]。
包括白宫相关人员以及美国的许多经济学家在内的各界人士都认为纳瓦罗在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团队中被边缘化了,以柯恩为首的国家经济委员会赢得了主动权。然而纳瓦罗仍受邀出席特朗普执政百天的庆典,特朗普称纳瓦罗为“保护我们工作机会的伟人之一”,并赠送他用于签署成立新的贸易与制造业办公室的钢笔。美国钢铁制造业联盟主席斯科特·保罗认为从特朗普的这一举动可以看出,纳瓦罗并没有被逐出白宫的核心圈。[22]
参考资料:
[3] Dollar, David, “The Future of U.S.-China Economic Relations”, Brookings, Chapter 12, p.129-137, Brooking’s Big Ideas for America, 2017.
[4]甄炳禧《中美经贸合作竞争新态势及前景》,载《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1期
[5]“2016 Report to Congress on China’s WTO Compliance” ,United State Trade Representative, p2. Jan.2017, https://ustr.gov/sites/ default/files/2016-China-Report-to-Congress.pdf
[6] After meeting Xi, Trump softens China stanc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April 13th,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