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是深圳市委机关报,是深圳最权威的新闻媒体,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因特动人,因您精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大件事  ·  对话为《哪吒2》提供渲染支持的粤企 ·  2 天前  
深圳特区报  ·  请看,今天的深圳特区报 ·  2 天前  
深圳发布  ·  送打车优惠券!这波交通福利快来接住!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特区报

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

深圳特区报  · 公众号  · 深圳  · 2025-02-11 17:02

主要观点总结

比亚迪发布全场景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宣布全系车型都将搭载。此系统将重塑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推动中国智驾产业全球领先。比亚迪拥有数据优势、研发工程师团队和大规模生产制造体系,助力智驾普及。深圳在自动驾驶商业化探索中政策支持并联合多个部门构建商业闭环,推动自动驾驶从实验走向市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比亚迪推出全场景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

比亚迪全系车型都将搭载此系统,意味着智能驾驶技术将迈入规模化、全民化的新阶段。

关键观点2: ‘天神之眼’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全栈自研的技术体系

实现架构、传感器、算法、数据的四大维度全面先进,传感器方面全球独创、全栈自研。

关键观点3: 比亚迪构建了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

凭借巨大的数据优势、庞大的研发工程师团队和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加速智驾普及。

关键观点4: 深圳在自动驾驶商业化探索中的支持和探索

深圳在自动驾驶商业化探索中政策支持并联合多个部门构建商业闭环,推动自动驾驶从实验走向市场。同时,深圳正布局从‘厂门’到‘仓门’的新能源汽车一站式出海综合服务平台。


正文

“智驾,将成为中国汽车的一张新名片!”2月10日晚,比亚迪蛇年首场发布会在坪山总部举行,这场聚焦其智能化战略的发布会备受各方关注,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现场表示,推出全场景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且比亚迪全系车型都将搭载。这不仅意味着智能驾驶技术将迈入规模化、全民化的新阶段,将重塑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格局,同时也将以深圳为支点,推动中国智驾产业全球领先。


67aa288f90ee578a6ae2ad5d.jpg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布现场演讲。


全栈自研:全球独创“前视三目”


在复杂路口,面对四面八方的车流、繁杂的交通标识,“天神之眼”能迅速判断最优通行路径,如“老司机”般平稳通过;在超窄的断头路车位,利用精准的传感器和独具特色的易三方后转向优势,轻松完成一把过智能泊车,让新手“小白”也能轻松停车……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共分为A、B、C三个版本,其中“天神之眼C”为三目版本,主要搭载于比亚迪品牌。“天神之眼”的核心竞争力源于比亚迪全栈自研的技术体系,实现架构、传感器、算法、数据的四大维度全面先进。


在传感器方面,比亚迪全球独创、全栈自研的前视三目5R12V12U,即3个前视三目,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其高度、宽度、深度,测距精度能达1cm。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东生介绍,针对各种场景下对传感器探测距离和范围的需求,比亚迪构建了一套“传感链评价体系”。“通过‘二郎神’三目摄像头方案实现高阶智驾,并通过毫米波雷达补偿天气及光线对视觉的干扰,远优于单纯视觉方案。”


“‘天神之眼C’的架构先进,基于整车智能的璇玑架构是灵魂。”杨东生表示,璇玑架构由“一脑、两端、三网、四链”组合而成,为“天神之眼”提供了超越人类驾驶水平的安全底座。而从传感器的设计,到感知、规控,再到执行器的精准控制,实现全闭环才是真正的“端到端”。“从智驾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核心技术深度自研,基于璇玑架构,以数据链为纽带,传感链、控制链、机械链深度融合,才能实现‘全闭环端到端’,而这只有比亚迪能够做到。”


全民智驾:打造中国汽车新名片


早在2018年,比亚迪就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凭借刀片电池、DM等技术创新,比亚迪在电动化上半场实现大幅领先。从数据看,在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中,比亚迪以427万辆位列全球第五,较去年跃升4位,中国汽车出海再创高峰。


在智能化下半场,王传福认为智能驾驶的底层逻辑已经生变,从之前的规则驱动转向数据大模型驱动,而好的大模型是数据喂出来的。从测试数据看,比亚迪智驾每七天迭代一次模型,2024年新增训练里程7200万公里/天,预计2025年年底训练里程1.5亿公里/天。


“比亚迪率先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关键在于三大底气。”王传福表示,比亚迪拥有巨大的数据优势,目前累计销售超过440万台搭载L2及以上驾驶辅助的车辆,构建起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同时,比亚迪还拥有全球最大的研发工程师团队,研发人员超11万名,其中智驾工程师共5000多名,可实现软硬件全栈自研;依托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可带动整个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加速智驾普及。


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现场宣布璇玑架构全面接入DeepSeek,在智驾上基于云端大模型,利用DeepSeek强劲的知识和推理能力,大幅提升自动化数据生成的效率和质量,解决更多常规场景。


“2025年买车看智驾,未来2到3年,高阶智驾将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王传福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智驾创新的新高地,引领全球智驾发展方向。


67aa175e90ee578a6ae2a947.jpg

比亚迪全系车型都将搭载“天神之眼”。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莫荣宝 摄


全球直卖:布局“厂门”到“仓门”服务平台


事实上,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深圳力争下好先手棋。2022年在全国率先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立法,2023年成为全国首个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的城市。2024年深圳被列入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迈上新台阶。目前,深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已超过2700家。


2024年,深圳更是成立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专职部门——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办公室,其主任黄鸣表示,当前,深圳已经构建了囊括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座舱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供应链高度协同的产业生态圈。


在自动驾驶商业化探索中,除政策支持外,深圳还正探索跨部门协作,联合多个部门构建自动驾驶商业闭环,制定L3级技术标准地标、建设测试场、完善法规体系,明确事故责任判定与保险机制,推动自动驾驶从实验走向市场,引领产业商业化发展方向。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渐提升,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正在成为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黄鸣介绍,深圳正布局从“厂门”到“仓门”的新能源汽车一站式出海综合服务平台,将整合海运、物流、检验检疫、保险等环节,让中国车能够直卖全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