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
商务办公、电商物流、人才输出、生活配套,电子商务产业链一站式服务,招商热线:0755-89632231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大件事  ·  夜读 | 有种家庭智慧,叫“能动手时,千万别动口” ·  22 小时前  
深圳大件事  ·  官方通报:共发病10例、死亡3例! ·  昨天  
深圳大件事  ·  视频疯传!深圳地铁惊现!网友直呼:太会了 ·  3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此消彼长!2024深圳楼市最新数据公布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

重磅!商务部:正在对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案进行反垄断调查

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  · 公众号  ·  · 2017-07-28 11:27

正文

7月27日上午消息,商务部今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在记者提问的环节中,来自经济观察报的记者提出有关滴滴与优步合并案的反垄断调查进展的问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商务部反垄断局已多次约谈滴滴出行,也正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经营者集中申报办法》和《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调查处理暂行办法》对滴滴出行和优步中国合并案依法进行调查。

  

以下为记者提问和商务部回应全文:


【经济观察报记者】:有报道称,中国出租汽车产业联盟致函商务部,就2016年8月滴滴与优步合并案的反垄断调查咨询进展情况,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价?

  

【高峰】:谢谢你的问题。目前,商务部尚未收到中国出租汽车产业联盟的函件。

  

商务部反垄断局已多次约谈滴滴出行,也正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经营者集中申报办法》和《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调查处理暂行办法》对滴滴出行和优步中国合并案依法进行调查。

  

网约车属于互联网行业的新业态,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日新月异。商务部在深入研究互联网行业竞争规律和特点基础上,全面分析评估交易对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经济分析等多种方式,进一步了解网约车运营模式和市场竞争状况等。

  

我们将坚持鼓励创新、科学监管的原则,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网约车行业的创新发展。谢谢。


滴滴优步是否垄断一年后仍胶着 再看商务部碰不碰VIE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一年前,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运行,成为第一家由百度、阿里、腾讯(俗称BAT)共同持股的公司;一年后,本月刚刚履新的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27日表示,商务部反垄断局依然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滴滴出行和优步中国合并案依法进行调查。

  

2016年8月1日,滴滴宣布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彼时,行业人士密切关注的是,涉及到大量VIE结构(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可变利益实体)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合并案,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到底会不会受理。换言之,VIE是否应该成为反垄断审查的障碍?


滴滴打车创始人兼CEO程维和已经不再担任CEO的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

  

第一财经记者从接近此类并购案的多位核心人士处了解到,多年以来,但凡收购方或合并方涉及VIE结构的并购案,商务部均不予受理,这几乎是一个心照不宣的行业“潜”规则。

  

一位今年初曾参加商务部召集的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案某个研讨会的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时只讨论了具体的财务问题,即滴滴出行的营业额计算,并没有讨论是否同意批准这一并购。

  

如今,一位曾在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任职的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从目前商务部的表态来看,依然看不出商务部会否就此立案,或者说,“立案的可能性低”。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对执法透明度颇有微词。他对第一财经记者称,这一引发广泛关注、业界影响巨大的案子,应该会有结果,但不好预计。

  

四度回应后仍不能确定“立案”

  

滴滴收购优步中国的消息正式宣布后,7月27日已是商务部第四次(前三次分别为去年8月2日、8月17日和9月2日)公开回应对于该案件的关切。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商务部的回应措辞逐渐递进,区别微妙。但归根结底,没有一次能够让业界确信,是否已经立案。

  

高峰27日称,网约车属于互联网行业的新业态,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日新月异,商务部在深入研究互联网行业竞争规律和特点基础上,全面分析评估交易对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经济分析等多种方式,进一步了解网约车运营模式和市场竞争状况等,“我们将坚持鼓励创新、科学监管的原则,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网约车行业的创新发展。”


  

上述曾在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任职的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的表态,依然看不出商务部是否已就此立案。他尤其注意到回应中“进一步了解网约车运营模式和市场竞争状况”等表述。“从‘了解’两个字来看,没什么信息,常理判断(立案)的可能性低。”他说。

  

去年9月,商务部时任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有举报人举报该交易当事方未依法申报,商务部正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本案进行调查。他说,商务部反垄断局当时已经两次约谈滴滴,要求其说明交易情况、未申报的原因,并按商务部提出的问题清单提交有关文件、资料;与有关部门和企业座谈,了解网约车运营模式和相关市场竞争状况等。

  

彼时,上述业内人士就对第一财经记者称“进展还需继续观察”。他说:“约谈是了解情况,一般来说,工作细节不允许说,只有结案之后才会公布。”

  

再向前回顾。去年8月2日,沈丹阳首次在月度例行发布会上回应称,尚未收到两家公司的申报,凡符合《反垄断法》规定申报条件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中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均应事先向商务部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另一次,沈丹阳在去年8月17日的发布会间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仍未收到滴滴优步的申报。彼时,他还对第一记者专门补充说明,即便没有达到营业额申报要求,商务部也可以介入调查。但并未回应VIE是否应该成为经营者集中领域反垄断审查的障碍的问题。

  

并购案将走向何处

  

去年末拿到离职补偿,已在国内外旅游一圈的优步中国前员工Susan(化名)今年初找到了新的创业公司。还在滴滴稳扎稳打一路晋升的林威(化名),如今再看到有关并购案的消息,也恍如隔世,“都(合并)好久了,对我们业务没什么影响。”

  

时过境迁,从各类公开消息看,不论是滴滴还是优步,合并是否会触犯《反垄断法》,都不是提上议程的大事了。至于这样的合并,是不是影响到了消费者的选择,打车是不是更贵更难,都成为另一个平行世界的事情。

  

大家不由猜测,如果再往后,这个案子还会有结果吗?如果有结果,将会是什么模样?

  

北京大学教授盛杰民去年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根据以往经验,商务部若介入,最终可能类似于沃尔玛并购1号店案件,附条件通过。“如果断定垄断,(难道)会要求恢复原状吗?”一位业内人士27日笑着反问第一财经记者。

  

对于滴滴,上个盛夏,社会各界还在热烈讨论两家合并后,是不是网约车更贵更难,八卦几家行业巨头老总柳传志(神州租车大股东联想集团的董事局名誉主席)、柳青(现任滴滴出行总裁;柳传志女儿)、柳甄(曾任Uber中国区战略负责人;柳传志侄女)的关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