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保守主义评论
本公众号将不定期译介英、美保守主义评论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建  ·  开工!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滕州段! ·  22 小时前  
半月谈  ·  中央一号文件划重点! ·  昨天  
长安街知事  ·  杨靖宇信件公布!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保守主义评论

威斯敏斯特宫:权力运行

保守主义评论  · 公众号  ·  · 2019-08-24 15:45

正文


按:本文摘录自桂涛的《英国:优雅衰落》,三联书店, 2019年版,第85-94页。

入夜,泰晤士河西岸。英国议会所在的威斯敏斯特宫被一层黄色灯光包裹,乳黄色的墙壁被暖光衬托,就像一片燃烧着的煤炭。建筑是一种权力的雄辩术,虽然伦敦一向以金融业务闻名,但它真正的权力中心则是这座拥有 1100个房间、100座楼梯、4.8公里长走廊的巨大宫殿。
议会
宫殿北端的钟楼就是大本钟。这座 13.5吨的大本钟建成于160年前,那时正是大英帝国雄起时,英国仍是全球唯一的工 业强权国家。 大本钟的时间就是全世界的时间。 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官员每天两次派人校对时钟。 它仅有的一次报错时是因为一名在大本钟上干活的粉刷工在钟面上挂了一个油漆桶,因此走慢了。 现在大本钟已经哑了。 2017 8 月起,大本钟开始为期四年的修复工程,钟 的摆锤被卸下,齿轮及四面巨大的表盘都要进行检修。 大本钟静音,这让英国人有些失落。 要知道即使在 二战 期间伦敦遭遇轰炸时,大本钟也只是关掉了钟面上的灯光,它那 118 分贝的钟声每天仍在响。 现在已经有几个保守党议员呼吁,希望大本钟能在 2019 3 29 日(译注:原文如此)英国 脱欧 当天的午夜敲响,好在那悲壮的时刻一扬大不列颠的威风。
威斯敏斯特宫的外墙砖来自南约克郡小镇阿斯顿,这种黄沙色的石灰岩易于雕凿,但后来也被证明很容易崩裂脱落。 19世纪末,笼罩伦敦的雾霾侵蚀了外墙,让这代表了英国权力的建筑外墙一块块剥落。这似乎是一种隐喻,那时的“日不落帝国”也正被德国与美国赶超,它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即将在涌动的民族主义情绪中陆续宣告独立,帝国已是风烛残年。像样的维修要等到几十年后,英国人决定用一种产自英格兰中部拉特兰郡的石灰石对威斯敏斯特宫外墙进行修补。“英国最美村落”科茨沃尔德地区的房屋正是由这种形成于侏罗纪的石料装扮而成,游客们将它的颜色描述为“蜂蜜混合着阳光”。

今天站在议会大厦哥特式风格的宫殿外细看,还是能看出外墙颜色的细微差别。那外墙下埋的水管锈裂、屋顶漏雨、火灾隐患等问题如今仍然威胁着宫殿的安全,不时引起“议会大厦何时大修”的讨论。但这样的讨论总是无疾而终。有人建议在维修期间议会搬去不远处的伊丽莎白二世会议中心,但在投票决定这样重大的事项之前需要漫长的辩论,可能还需要另一场投票来决定是否需要用投票方式来做这样的决定。这让议会大厦始终只能被修修补补。

13世纪末,英王爱德华一世向贵族筹集战争经费对外开,催生了第一个正式议会。从那时起,各个时代的议会都设立于此。威斯敏斯特宫总被称为议会大厦,它象征着英国人用对抗与限制王权的方式维护“争取自由”的传统和英国代议制民主。 这种发源于英国、以公民选举代表间接实现民主的形式已被现代国家普遍采用。 议会入口处散发给各国游客的宣传册上简明扼要地写着议会在国家治理中扮演的角色: “议会代表了英国人民。 它对政府的工作进行检查与挑战,制定法律并且有权制定税率。 ”议会官方推特账号上的介绍更“简单粗暴”: “监督政府,辫论法条,制定税率。
作为一个文字记者,我很喜欢来议会旁听。这里不让拍照,不过即使可以拍照,图片也很难将英国权力与民主的运行方式呈现出来,因此这里是最需要用文字来描述的地方。这里聚集着一群相信可以像上帝一样 “用说话来改变世界”的人。他们确实将自己当作上帝,通过在议会里的陈述与辩论,驯服了暴君,约束了权贵,避免了革命。
夜访
我曾在一个夜晚进入议会大厦,想看看它和白天有何不同。入口处的安检依然严格,这让我想起一则趣事:一位中国领导要去议会参观,但希望安检时享受 “不解皮带”的礼遇,我提前联系议会,被告知来访者中只有王室成员和各国大使可以不解皮带,其他人从不例外。我为难地将这一答复告诉领导,最后领导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不系皮带。
我从整个大厦中最寒冷、最古老的威斯敏斯特大厅穿过,踩着甘地、罗素和曼德拉曾经发表演讲的地方。行走在历史上是一种奇妙的感觉。那时,每天八千个挂着胸牌的访客已经从这里离去,空荡荡的建筑让我一直试图将自己的脚步声压得更小一些,生怕吵醒了圣史蒂芬厅壁画与雕像中复辟君主制的查理二世或是英国最年轻的首相小威廉 ·皮特。
我最熟悉的地方是议会大厦的中央大厅,它的两侧是连接通向上院和下院辩论厅的走廊,也是整个议会大厦中唯一可以采访议员并拍摄视频的地方,因此它那三吨重的大吊灯和繁复的花格地砖总是出现在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画面中。抬头,可以看见八角形大厅的墙上均匀分布着四幅用马赛克拼成的圣徒画像,分别代表联合王国的四个组成部分。很难想象一旦苏格兰或北爱尔兰独立,这个大厅将会如何改变。这也许正是设计者要传递的信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不可分裂。在这个彰显议会权力的大厅里还有历任首相的雕像,尺寸最大的四座落地铜像分别是率领英国人嬴得 “一战”的威尔士政客劳合·乔治、率领英国人嬴得“二战”的丘吉尔、在战后选举中击败丘吉尔的艾德礼以及撒切尔夫人。这里少见地四下无人,我仿佛听到他们在对话。
劳合·乔治:“我说,如果让我来和欧盟谈判‘脱欧'’,它们肯定占不到什么便宜。你看我当年是怎么让德国人接受《凡尔赛条约》的。
撒切尔夫人:“如果我来当首相,根本就不该用全民公投的方式来决定是否 ‘脱欧’。我们这样一个擅长间接民主的国家,用一人一票的直接民主方式来决定这么重要的问题,根本就是政治赌博。”
丘吉尔: “我早就说过,民主是最不坏的政治制度。
艾德礼: “是啊,你在‘二战’中战功卓著,战后选民们却没能选你连任首相,看来民主的英国人有点‘忘恩负义’。”
丘吉尔: “没错,但‘忘恩负义’正是一个伟大民族的特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