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篱若尘
简书国学与传统文化专题副编 七零后帅大叔,痴迷于写作和古诗词,也喜欢研究历史,喜欢写诗词背后的历史,写诗词里的故事,写人生的感悟,偶尔也调侃一下社会上的人和事。 至今已完成三部长篇历史小说,十多部中短篇传奇小说,数十篇杂文杂谈,一百多篇诗词解析文章。也一直在致力于国学和传统文化的推广。 微信公众号「纪青春」,个人微信号:wenjunyi78 文字皆为原创,用心用情用经历写好每一篇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伊朗往事:霍梅尼的崛起 ·  21 小时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朱棣刚驾崩,太子就哭着从天牢放出一罪臣,结果 ... ·  3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姜维胆大如斗,一计害三贤,最后却便宜了司马昭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篱若尘

历史人物故事集【相思引】之—— 相思不断笕桥东(一)

东篱若尘  · 简书  · 历史  · 2017-11-28 13:38

正文

中篇凄美历史爱情故事集【相思引】之——

相思不断笕桥东(一)

作者—— 东篱若尘

《相思引》之——相思不断笕桥东

春水粼粼春意浓 浣纱溪映花红。

相思不断笕桥东,几番期待凝望碧天空。

一瞥飞鸿云阵动,归程争趁长风。

万花丛里接英雄,六桥三竺笼罩凯歌中。

——《西子姑娘》

1929年,辽宁,沈阳。

东北易帜后,日本对东北的觊觎却反而与日俱增,街上的日本人越来越多,头上日本飞机飞过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浑河边,一个十五六岁身着学生装的少年双眉紧皱的仰头看着天上低空飞过的日本飞机,恨声说道:“总有一天,我要把你们全赶回老家去!”男孩的身边,一群穿着同样校服的学生散坐在河边的草地上,大家都静静的看着河面,许久没有人说话,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终于,一个戴眼镜的胖子忍不住打破了沉默,低下头说道:“我不去了,我父母肯定不会同意的。”众人看了他一眼,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接着,一个小个子也嗫喏的说道:“我也不去了,我已经被东北大学录取了,我还是更想上大学。”

只见先前说话的男孩霍然起身怒吼道:“你们平时不是一个个叫嚷着有机会就要进黄埔军校,要穿上军装保家卫国么?如今机会真的来了,你们却一个个这副怂样!没关系,你们不去,我自己去!”

先前的胖子有些不信:“刚子,你家这么富裕,你爹妈会舍得你走?”男孩鄙夷的看了他一眼道:“日本人都快打过来了,没有国,哪有家!”说罢,拿出辽宁第一工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大声说道:“生逢乱世,不去做军人保家国,枉为男人!”说罢,将通知书撕了个粉碎,扔进了河中,头也不回的走了,只剩下其他几人面面相觑。

男孩一路疾走径直来到顺城大街,远远看去有个高挂国民革命军军旗的地方异常热闹,男孩一路走去,沿途有穿着和东北军制服不一样的中央军在维持秩序,男孩径直走上前去,一个青年军官上前拦住问道:“干什么的?”男孩大声说道:“我要报考中央军校。”军官打量了一下问道:“几岁了?到年龄没有?”男孩大声回答道:“已经满十六岁了!”军官笑着说道:“个子长的不错,嗓门也挺大的,先排队报名去吧。”男孩开心的鞠躬致谢,跑上前排队,慢慢来到登记处前,提笔在报名册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刘粹刚。

经过一番体能,文化测试,刘粹刚顺利通过考试,被南京中央军校录取,成了梦寐以求的黄埔学员。南下的列车整装待发,站台上,母亲慈爱的抚摸着刘粹刚的脸庞,泣不成声,父亲则一脸严肃的笔直站立着,火车鸣笛示意大家上车,刘粹刚擦去母亲的眼泪,退后一步,深深鞠躬道:“多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多谢父亲深明大义,没有阻拦孩儿从军报国,孩儿去了,你们要多多保重身体。”父亲长叹一声道:“去吧,国难当头,自当有人去担当,我刘家几代都是书生,确也窝囊,只望你不要辱没了粹刚之名。”刘粹刚坚定的点点头,转身上了火车。

经过几个昼夜的颠簸,终于来到南京车站,列车缓缓进站停稳,刘粹刚便迫不及待的跑下车,兴奋的大喊道:“黄埔军校,我来了!”刚喊完,只见站台上一个小女孩使劲的在冲自己挥手,女孩身后的母亲也一脸笑意盈盈的看向自己,刘粹刚立刻被女孩亲切而灿烂的笑容吸引,不过心中又暗自疑惑,没听父母说起南京有亲戚会来接自己啊。

刘粹刚也未多想,立刻伸手冲着母女两挥舞起来,准备上前去,却不想从背后跑上前一名中年男子,快步跑上前抱起了女孩大声说道:“希麟,想死爸爸了!”母亲的眼光也看向了中年男子,刘粹刚尴尬的放下手,不好意思的呵呵傻笑着看着他们,而小女孩也俏皮的向他撇嘴笑笑,刘粹刚默默的在心底记下了,这个娇俏可爱的女孩,叫希麟。

刘粹刚跟着队伍来到南京中央军校,经过严格的入伍生训练并再次考核之后,刘粹刚以优异的成绩被分到了步兵科,继而便全身心投入到了学习训练中,各项考核均是优等,这让刘粹刚在中央军校也小有名气。

一九三一年春,有感于大战在即,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下,蒋介石开始着手组建中国空军,并在浙江省杭州市北郊的笕桥设立中央航空学校,由蒋介石亲自担任校长,预备从中央军校选出一百名学生加入航校。消息一出,整个军校沸腾了,谁都想穿上帅气的皮夹克驾驶飞机飞上蓝天,一时间,报名人数已经几百人。

考核室,航校副校长毛邦初坐在中间,看着手中的简历,他的身边,笔直的端坐着一个俊朗的男人,一双鹰一样的眼睛直视着面前站的笔直的刘粹刚,直看得刘粹刚呼吸都感到压抑,这个男人才开口问道:“为什么想来航校?”

刘粹刚立刻如释重负的抬头挺胸回答道:“报告长官,从一战开始,空军就成了决定战场胜利的重要因素,中国想要在战场上击败日本,就必须有一支强大的空军,而我,就是这其中的一员!”男子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变化,继续问道:“你研究过一战?”刘粹刚回道:“是的,我研究了大部分的地面战役和所有的空中战役,熟悉每一个王牌飞行员!”

男子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意,点点头问道:“那你最欣赏哪位王牌飞行员!”刘粹刚大声回道:“德国红武士里斯特霍芬,共击落敌机八十三架,我也要成为他那样的王牌飞行员!”男子忽然厉声问道:“可他二十六岁就死了,你也想那么早死么?”刘粹刚吼道:“我不想这么早就死,可若是真到那时,我会像邓世昌一样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

男子看向毛邦初,见他点头示意后,男子豁然起身,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大声说道:“欢迎加入中央航校驱逐科,我是你的大队长兼教官,我叫高志航!”刘粹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眼前的人居然就是被誉为中国空中战神的传奇人物高志航,立刻激动的立正回礼道:“高教官好,学员刘粹刚向您报道!”

南京开往杭州的火车上,一百名航校新生穿着崭新的空军制服,大家都很兴奋,加上好些都是同班同学,大家有说有笑,憧憬着进入航校后的情景,气氛自然活跃异常。到了笕桥站,学员们分批下车,刘粹刚和几个同学们起身向前走去,穿过隔壁的车厢时,一群叽叽喳喳的女孩子立刻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而刘粹刚,也惊奇的发现,这群女孩子中间,还有他一直记在心里的那个身影——希麟。

看着刘粹刚目不转睛的盯着别人,同学洪养孚伸手一拐道:“看傻眼了?有本事上去搭话啊!”话音刚落,只见刘粹刚两步上前,立正,敬礼道:“希麟女士你好,我是中央航校学员刘粹刚!很高兴再次见到你!”一群女孩先是惊讶,继而大笑起来,许希麟羞的满面通红,低头说道:“我又不认识你,你快走吧!”

旁边的女孩边笑边说:“人家都知道你的名字又叫的这么亲切,还说不认识!”许希麟囧迫的说道:“我哪里晓得他怎么知道我名字的!”另一个航校学员胡庄如胆子也比较大,上前问道:“你们是哪个学校的?这是要去哪?”那个说话的女孩看看他,羞涩的一笑道:“我们是南京女子师范的,去西子小学实习。”许希麟嗔怪的捶了一下女孩:“你怎么要告诉他们实话!”

刘粹刚开心的说道:“太好了,希望下次还能相见。”说罢,将胸前的钢笔取下,双手递给许希麟:“这只笔陪伴我多年,助我考了多次第一,今天送给你,请你收下。”说罢,不等错愕的许希麟有反应,将笔塞到她手中,转身离去。胡庄如也连忙掏出一枚弹壳做的哨子塞给刚才搭话的女孩便头也不回的跑了。

进入中央航校,所有人便投入到了刻苦的学习和训练之中,德国教官教理论和技术,高志航等中国教官教实操和体能训练,每天十二个小时排的满满的。而刘粹刚,则在熄灯后打着电筒给许希麟写信,写了一封又一封,却没有一封回信。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在东北发动战争,张学良为保全东北军实力,带领大部队南下入关,东北相继沦陷,得知这一消息的刘粹刚怒火中烧,在宿舍里大声的咒骂着日本鬼子,咒骂着张学良和不抵抗的东北军。几个同样来自东北的老乡也是同仇敌忾,更有人提出返回东北参加抗日义勇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