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扫码体验下这个:
如智能体开场白的介绍,这个智能体会根据你的简历和要面试的岗位,做下面这四轮的简历优化建议:
-
根据岗位要求和你简历内容,做简历匹配度分析,给出优化建议;
-
站在 HR 视角审视你的简历,毕竟投递简历的第一个受众肯定是 HR;
-
然后召唤一个当前岗位的总监,进一步审视你的简历,给出优化建议;
-
最后模拟面试,给你提出刁难的问题(我的提示词里要求 AI 想尽一切办法识破你简历里夸大的经验和能力描述)
在开始讲智能体实现过程之前,把重要的事情讲一下:有这个智能体全程视频操作教程的课程,马上要涨价了,防止你错过放在前面。
这个智能体用到了下面几个关键能力:
-
“一流流”:所有功能都通过一个工作流实现,没有“人设回复逻辑”那些东西;
-
工作流中用到了基础的大模型节点、简历 PDF 内容读取插件、消息节点、飞书插件、if 判断节点、问答节点
-
下面是整体实现路径:
工作流全貌也截一个吧,虽然更看不清了
这个智能体其实没啥技术含量,核心价值在
提示词打磨
和
玩法创意
。
提示词部分,分享一下四轮审视的重点:
-
第一轮:核心是匹配度(不相关的和缺失的)以及对简历措辞(口语化、泛泛而谈)的审视;
-
第二轮:扮演 HR,核心是看学历、经验、履历,毕竟 HR 大部分不懂业务;
-
第三轮:扮演部门总监,核心关注点是简历亮点、专业度、管理之类的;
-
第四轮:面试模拟,核心让 AI“吹毛求疵”起来,问题越狠越好。
比如,我在第四轮让 AI “吹毛求疵”起来的时候在提示词里加了很多类似下面的要求:
-
-
必须通过列出的问题辨识面试者的真正实力,否则会为公司带来重大损失
-
其他要说技术含量,也就是在最开头的“信息完善度判断”了。
因为我这里需要一次性提供简历+岗位描述才能正常干活,为了不让用户觉得我做的智能体垃圾(真正的原因是他没提供足够的信息),我在最开始加了一个判断和重复提醒。
这部分的实现逻辑如下:
(我直接贴工作流了,懂得都懂,不懂单独找我学)
下面是一些额外的 Tips:
因为简历+岗位描述字数特别多,所以每一轮审视大模型的输出时间都超长,20s~40s 不等。所以千万不能最终一波输出结果。
没完成一个输出一个,否则用户肯定走。
你看我那个示例里,每一轮之间我还加了一个加载 gif 动画,否则真的等的很难受。
最后输出到飞书文档那个插件,需要用户授权自己的飞书才行。我这边自己有飞书且是管理员授权起来问题不大。
不知道普通用户的体验是什么样的,希望不要太复杂。
因为不知道普通用户的体验,所以我在最后加了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