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玩收藏那些事
没有积累就别说自己是藏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科院物理所  ·  橡皮能不能黏住尺子?小学生都知道DeepSe ... ·  5 小时前  
中科院物理所  ·  110/119/120/122可视化报警,到 ... ·  昨天  
中科院物理所  ·  当天上的垃圾越来越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古玩收藏那些事

古玩市场面临大洗牌:傻子越来越少,骗子骗完就跑,炒糊了!

古玩收藏那些事  · 公众号  ·  · 2019-12-06 22:24

正文


一谈到现在的古玩市场,很多业内人士都会以“寒冬”来形容。 这不,刚准备去找个熟店逛逛呢,结果关门了,真是令人措手不及,关门都没个提前通知,说关就关! 这股倒闭潮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现在活下来的惨淡经营,坚持不下去的都改行了。 怪谁呢? 难道怪广大“无知”的藏友吗? 还不是怪那些“行家里手”,亲手断送了本该繁荣的盛世收藏。



市场“大洗牌”是必然的,可多数人却认为来的太突然,有些反映不过来,而真正的行家心里早就明白了,也早就站在边上“看热闹”了。全世界有哪个市场会这样,不管懂不懂,大家一哄而上的傻玩?这样市场迟早被玩完。不少行家说,现在市场“大洗牌”恰恰给过热的市场和心里热乎乎的“藏家”们,泼泼冷水,该让大家冷静冷静了,这是好事。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所以人们对历史都或多或少有些了解,感兴趣的人也多。 如果把古玩和历史结合,就像央视火热播放的《国家宝藏》一样,寓教于乐,把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历史文化,代代传承给讲的生动形象,大气磅礴。 人们自然会越来越热爱古玩收藏这个传承千年的古老行业。 但是现代社会,可能人们都是吃膨化食品长大的,都膨胀了,凡事都离不开钱,以金钱来衡量一切! 浮躁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结果,玩脱了......


说到如今古玩市场的乱象,最重要的就是两点: 造假和诈骗! 在工业化背景下的流水线造假,可以把成本压到最低,利润却是很高。 小编刚玩收藏的时候,也和大多数人一样,结结实实的当了几回傻子。 看几本书,在电视上跟着专家学会几个鉴别要点,就天天想着花最少的钱捡最大的漏。 今天400块买个元青花,明天600块就收到明清佛像,赶明儿连青铜器都能搞到! 一来一回,花了有好几万块钱,收了一大堆“国宝”。 等到买齐了,小心思又动了起来,得赶紧把这些“宝贝”转手换成大钱啊!



想出手,自己又没有路子,怎么办?那就得找各种拍卖经纪人了。 那时候多单纯啊,人家一看到我这些“宝贝”,什么溢美字词都用上了,说得好像我能拳打马未都,脚踢安思远似的......所以说人都比较膨胀嘛,都喜欢听好话。 那时候的我,对自己的“眼力”深深感到得意。 只花了几万块钱,就“捡”到了上亿的财富,这份能力,我骄傲,我自豪!

结果大家肯定也猜到了,在花费了自己都数不清的钱财之后,口袋掏空了,那些古董却一件也没卖出去,下场真叫个惨不忍睹!



这种情况大多数藏友都经历过。 钱都让造假贩子和虚假艺术品公司赚去了,民间藏友到头来,所有的期望都变成了一场空。 但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当傻子,一次两次经历了,肯定就醒悟过来了。 这一切都是个虚浮的表象而已。 真正的高端艺术品收藏讲究“传承有序”,“海外回流”,“名家旧藏”。 那为什么民间还有那么多宣传高端天价市场的呢? 原来都是故意炒作出来收割智商税的! 古玩市场从来就是文化经营市场和文化消费市场。 非文化性的经营和消费,不但使少数高端的古玩没有达到本来应该达到的高端价位,也使大量的中低端古玩远远高出了本来应该卖出的中低端价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