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艺术基金
发布和宣传国家艺术基金的相关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扶青回顾 |《最后一杆猎枪》:草原传来的生命之歌 ·  2 天前  
红秀GRAZIA  ·  12月展览精选速递,艺术盛宴不容错过! ·  2 天前  
红秀GRAZIA  ·  12月展览精选速递,艺术盛宴不容错过! ·  2 天前  
康石石  ·  SHEIN ... ·  3 天前  
LCA  ·  手握星辰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艺术基金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花开桃李梅——十地方戏曲剧种《桃李梅》同城汇演”研讨会在长春举行

国家艺术基金  · 公众号  · 艺术  · 2017-07-12 16:05

正文

点击标题下「国家艺术基金」可快速关注


2017年6月29日晚,由吉林省文化厅主办,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东方大剧院共同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花开桃李梅——十地方戏曲剧种《桃李梅》同城汇演”活动圆满收官。次日,该项目研讨会在长春召开,来自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全国各省市艺术研究院的戏曲界专家、学者与参演院团代表齐聚一堂,以《桃李梅》同城汇演为切入点,总结活动成果,共谋地方戏曲发展良策。



此次汇演活动创意新颖,同台竞技剧种丰富,对不同地方剧种相互交流切磋意义重大,在多个领域首开先河。一个月来,8个省份、10个不同剧种院团、1000多位演职人员在同一个舞台,进行了11场精彩演出,将粗犷朴实的秦腔、亲切流畅的评剧、委婉幽怨的茂腔、节奏鲜明的豫剧、唯美典雅的越剧、清新质朴的吕剧、激越高亢的河北梆子、音域宽广的唐剧、声腔丰富的闽剧、诙谐大气的吉剧一一呈现,吸引了2万多人次观众走进剧场,50余位专家学者全程观摩,有力地推动了吉剧艺术的传播推广和各地方戏曲剧种之间的交流发展。


作为吉剧的代表作,《桃李梅》由时任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宋振庭(笔名薛白洛)和知名剧作家刘中、王肯等编写,张先程、那炳晨等知名作曲家作曲。自1960年首演以来,已演出3800余场,覆盖观众200余万人次,先后被全国28个剧种的34家剧团移植,并被拍摄成戏曲影片,成为一部不朽的经典。此次十地方戏曲剧种《桃李梅》共聚该剧的诞生地吉林长春同台竞技,既是向经典致敬,更是各剧种观摩、切磋、交流、学习的绝佳机会,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戏曲传承发展模式也是一次积极的探索与重要的尝试。研讨会上,专家及代表们各抒己见,对此次汇演给予了高度评价,也为如何更好地继承吉剧《桃李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促进各院团间的交流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黎继德(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


        我的感受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创意、创造、创新。《桃李梅》同城汇演这个项目首先好在创意,是一种综合运用超常思维、发散思维、整合思维、跨界思维、创新思维的创举。把移植过《桃李梅》的剧种邀请到它的诞生地长春,在这个地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桃李梅》戏剧场、文化场甚至商业场,意义非常大,学术价值非常高。戏曲的发展有几种方式:原创、改编、移植。原创是创造,改编和移植是再创造。千万不要小看移植,中国戏剧的历史充分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创作方式,《桃李梅》的同城汇演再次证明了移植的有效和高效。此外,继承就是为了更好的创新,创新就是最好的继承。吉剧本是一个新剧种,底子不算厚,经典不算多,希望在继承《包公赔情》《燕青卖线》《桃李梅》等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在剧目、音乐、表演等方面有更大的创新和发展。

孙红侠(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


        我谈谈关于模式的问题、创作的思考,以及对复排经典是否是传承的思考。“花开桃李梅——十地方戏曲剧种《桃李梅》同城汇演”是全新的学习模式、合作模式、演出模式、传承模式,体现了吉林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忠实践行。《桃李梅》是一部浸透着深厚地域文化、乡土亲情,并忠实面向脚下的土地和身边人民的作品,有筋骨、有温度。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天回看仍有许多地方值得理论工作者深思、学习。从实践的情况和效果看,复排经典是传承传统的最好方式之一,给继承提供了一个契机,其重要意义不在于复排,而在于继承。

金不换(河南省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院长):


河南豫剧团在上世纪80年代移植排演了《桃李梅》,一直演到现在,好几代演员参演,可谓代代相传。这次看了吉剧《桃李梅》令我大开眼界,非常兴奋,从演员的唱腔、表演,到舞台都非常精练,年轻人表演非常到位,吉剧《桃李梅》依然是“龙头老大”,代表了吉林人民的戏曲艺术水平。我们应该向老艺术家表达谢意,他们在上世纪60年代创作出这么好的戏,给全国人民送上精神食粮,为戏曲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我也提点建议:应该把《桃李梅》这样的戏演给全国人民看,到更多的地方去演,宣传吉林省的文化。

孙桂林(吉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


        此次汇演一是展现出吉林省文化艺术界开放、自信的新气象,搭建了一个戏曲文化交流的全国性平台,体现了文化艺术界对传播本省文化的使者的敬重和致力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情怀。二是探索出传播吉林文化优势的新路径。《桃李梅》不仅是吉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吉林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如何突显吉林的文化优势、扩大吉林的文化影响力,同城汇演做出了有益探索。三是突显出吉林文化艺术界整合资源、共谋发展的新态势。《桃李梅》同城汇演与国家艺术基金“全国艺术研究院(所)青年戏曲理论研究人才培养”项目同时启动、共同谋划,既为研究人才提供了研究范例,也为汇演增添了学术色彩,“1+1”大于2,值得总结、推介。四是提出了地域文化基因与戏曲现代性如何互为依存、融合发展的新课题。戏曲艺术承载着民族和地域的文化基因,吉剧《桃李梅》不同的文化表达均受到当地观众的欢迎,且历久弥新,再次印证了地道、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戏曲现代性的辩证关系,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于童(广东省艺术研究所):


        在剧目移植的过程中要不要进行改编,如何进行改编,这是被很多人讨论过的问题。个人认为,剧目的移植应该充分进行“本土化”的改编,不仅应是唱腔、服饰、布景等“表面”上的“本土化”,更应该是剧情和表演方式等“里面”的“本土化”。当带着浓厚东北泼辣性格特征的角色封氏登上江南越剧、福建闽剧、安徽黄梅戏的舞台,唱着清越柔美的曲调时,若仍使用刚硬的北方措辞、带着北风般的泼辣烈性,那移植的效果恐怕就要打些折扣了。因此,怎样在移植过程中,根据当地剧种乃至文化特色和风格对原作进行修改增补,应该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裴小松(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此次汇演开创了戏曲汇演活动的新模式,更为独特的是这10场演出还拥有一个固定的专业观众群体——由45位青年戏曲理论人才组成的“专家团”。10次全神贯注地现场观摩《桃李梅》演出,给了大家细细咀嚼、慢慢品味的良机,在深入观照演员表演、人物塑造、戏情戏理、音乐伴奏、舞台调度、舞美设计的同时,形成一个全面联系各自知识“储备库”、建构戏曲表演理论体系的契机。“专家团”的反复观摩和理论研讨作为此次“同城汇演”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戏曲汇演注入了新颖的哲思特质,也使其具有令人思考的探索价值。

王木萧(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吉林省二人转协会副主席):


        说到吉剧振兴,我认为必须注重喜剧精神和丑角艺术。喜剧精神是从吉剧母体二人转中承接过来的优秀遗传基因,是笼罩在剧本、排演、舞美等之上的一种整体的气质和风貌,这种精神顺应了东北群众的性格特征、欣赏趣味和审美取向,是吉剧的生命力所在。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在戏曲艺术中,使其自然而少雕饰、风趣而不油滑,以真挚朴实为美,坦直而机智地表达着东北人民的心声。

刘拥政(济南市艺术创作研究院一级编剧):


        济南市吕剧院38年前移植和改编了《桃李梅》,迄今为止演了1000多场,传承三代至今仍然久演不衰,极大地推动了我们的创作和演出工作。今年济南市吕剧院有3个艺术项目入围国家艺术基金,其中一项就是《逼婚记》的巡回演出,该剧也得到了吉剧艺术的熏陶。通过这次活动,我有3点启示:一是新颖的创意。这次十剧种同城汇演的意义已经超越了项目本身,国家艺术基金用有限的资金撬动全国曲艺界的大活动,在全国影响非常大。我相信,今后将有更多、更好的方式出现。二是作品为观众所信任、所欢迎是我们创作和演出的出发点,对观众的依赖和依附程度有多高,演出的成功率就有多高。《桃李梅》演出近60年而不衰,就是因为百姓爱看。三是要敢于、善于把青年演员推上第一线,勇挑重担,给他们成长的机会。

(吉林省文化厅艺术处供稿,原文刊发于《中国文化报》2017年7月6日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