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宝贝书单
亲子阅读(0-14岁)第一站!专职帮你和孩子筛选好书,过滤烂书。已经提供上百个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书单。当你不知道给孩子读什么书,请关注这个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13 小时前  
运营研究社  ·  《小红书种草与转化实战手册》包邮送,真香! ·  18 小时前  
运营研究社  ·  年入100万的运营操盘手自曝:“我的工资单里 ... ·  18 小时前  
91运营网  ·  小红书引流手册.pdf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宝贝书单

有了这本书,还愁孩子闯不过“百万英雄”的地理关吗?| 新书推荐

宝贝书单  · 公众号  ·  · 2018-01-30 20:00

正文

现如今晚上一到整点,大家都在忙什么?

一定是盯着手机答题“百万英雄”了吧。

屡次遇到地理类知识题,上学期间停留在地理白痴的我,实在是“凉凉凉凉”啊!

空间思维不行,当年拼了命的背,却仍是记混了那些这这、那那的地名。

导致我遇到“百万英雄”中的地理题,瞬间就进入戒备状态、石化状态和冰棍状态……



恨不相逢在儿时


翻看第三届爱丽丝童心创意奖绘本《河流》的时候,我就在愤懑,

为什么当初我们学地理的时候就没人这么教呢?

如果当初有这样的地理绘本,我还会不会是现在的地理白痴呢?

看完《河流》,我打算以后和孩子这样讨论地理,或者其他可能会有些枯燥的知识:



01

换成第一人称,用拟人的手法讲故事。




在绘本《河流》中,法国作家奥莱利亚·古拉缇,介绍河流时如此讲述:

“我来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雪山上。”——像极了我们的自我介绍,一下拉近了人与河流的感觉。

接下来还有神来之笔“你不用去找我的源头,因为根本无人知晓!”

——还有比这更让6-10岁孩子着迷的吗?这个年龄正是对大自然充满科学探索的,“十万个为什么”的状态,单这一句话,就足以让他们翻完全书,追寻答案了。

而让人兴趣持久的莫过于遍寻答案时,能看到可有可无的线索,却没有确切的答案时。

《河流》恰恰如此地讲述了每条河流的地理、人文和特点故事。

比如:


在越南我叫“九龙江”。传说是神秘的龙创造了这个国家。


一句话不仅将地理、周围的国家状况介绍完,携带的信息量又足以勾起孩子对国家历史传说的兴趣。

这样的讲述方式像极了与渊博而又有故事的慈祥老人对话

恨不能把她的故事挖个水落石出。



02

模式和比对,让人亲切且印象深刻的地记忆方式。




《河流》讲述了世界著名的16条河流的故事,如同16个朋友围坐介绍自己,

每条河介绍自己时,大致遵循着这样的套路:

“我的特点”——“我从哪里来”——“我的足迹”——“我与人类的故事”

和孩子一起阅读时,带着如此期待,对每条河流的故事有了更加流畅的阅读感受。

进而,听16条河流的自我介绍时,遵循套路的基础上,自然形成了比对,比对着16条河流各自的特点,孩子对她们的印象变得更加深刻。



03

视觉、听觉、文字记忆全方位覆盖。




对于我们做父母的这代人,说起电视节目《动物世界》、《人与自然》想必脑海里顿时浮现的是赵忠祥的声音。

近了再说起《舌尖上的中国》 李立宏的解说是不是也让人视听的同时涎水长流?

说起来,我们认识事物时有视觉、听觉、文字优先的分别。

以前学着比较枯燥的知识,不如学习《河流》的做法,在图像视觉和文字的基础上,再加上听觉——

每介绍一条江的时候,扫描一下,类似《人与自然》、《动物世界》和《舌尖上的中国》的效果就出现了。

边看图、读文,边听着伴随着声效的解说,想不专注都难。

所以,在和孩子讲述一些科普类知识的时候,不妨借用这种办法。

当然没有配音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录音啊。


04

知识回顾总结。




《河流》的16个主角讲述完了自己的故事,孩子的脑海里想必已经被河流背后丰富的地理、人文知识吸引地想继续探寻。

附录中按照A-Z的顺序列出了地理知识,趁热打铁,孩子就会更有兴致地了解地里科普了。

(如果孩子在学英语,也可以拓展为什么半咸水属于B类呢?百度一下“半咸水”就会发现,英文单词是 brackish water )。

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我明白了:

“瀑布”的地理学解释是:由于河床出现高度落差而形成的垂落水幕。——专有名词为“跌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