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辞旧迎新之际,多元类型的贺岁片便纷至沓来,“贺岁档”电影也似乎成为像春晚一样,陪伴我们度过春节假期不可缺少的老伙伴了。
“贺岁电影”究竟是怎么来的,又是从哪来的?我们需要在历史中寻找答案。
“贺岁”这一概念出自梨园传统。每到岁末,梨园的名角们凑在一起不计报酬地进行几场演出,既能答谢票友的支持,又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时代发展,梨园文化式微,电影传入中国后,逐渐担负起在岁末年初娱乐大众的重任。
《申报》1922年1月22日副刊中,登载了中国国产电影《海誓》的大幅广告,特别申明为了恭贺新春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六、二十七两晚放映这部片子。可以说,《海誓》是目前考证到第一部在春节期间放映的影片。
而早在20世纪30年代,香港也出现了在农历新年上映的电影。1937年,汤晓丹执导的《花开富贵》于农历正月初一在香港上映,故事讲述了一个家庭遗失彩票又失而复得的故事,最终一家人欢天喜地庆祝新岁。那时还没有“贺岁片”的概念,但影片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春节展开,再加上片名吉祥、结局圆满、海报上又打出了“恭贺新禧”的标语,因此被香港电影资料馆追溯为最早的“贺岁片”。
而说到如今真正意义上的“贺岁片”,那还是得从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说起。当时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如日中天,他们投资摄制的武侠片很有影响力,因此,“邵氏”想到推出“武侠片”来贺岁。然而中国人过年时讲究阖家团圆,喜欢欢乐祥和、热闹喜庆的氛围,在这样的文化心理下,香港电影人又借鉴了西方“圣诞档”的档期意识,开始培育自己的“贺岁档”。
随着许冠文、许冠杰、许冠英几兄弟横空出世,香港“贺岁片”的时代才算真正开启。1974年起,许氏兄弟接连拍摄了《鬼马双星》(1974)、《天才与白痴》(1975)、《半斤八两》(1976)、《卖身契》(1978)、《摩登保镖》(1981)等多部作品,这些影片均获得了港产片年度票房冠军,风头一时无两。
其中最为亮眼的当数1981年的《摩登保镖》,该片讲述了保安主管周世昌与下属阿Sam性格不合,但当公司面临盗贼洗劫时共同对付盗贼的故事。影片的上映时间从农历腊月二十五持续到次年的二月初二,贯穿了整个春节假期,放映期长达37天,票房更是以1777万港元刷新香港电影的票房纪录,因此被公认为是香港“贺岁片”的开山之作。
进一步将“贺岁片”推向高潮的是1980年由石天、黄百鸣、麦嘉共同创办的“新艺城”影片公司。1982年,“新艺城”的《最佳拍档》于春节前夕(腊月二十二)公映,创下了空前的2604万港元票房。《最佳拍档》模仿当时最受欢迎的“007系列电影”,以夸张幽默的表现手法,讲述了黑猫(许冠杰饰)与光头神探(麦嘉饰)之间的合作与对抗。将动作、喜剧元素紧密结合,又辅以飞车特技、枪战爆破等娱乐元素,吸引了各个年龄阶段的观众群体。
随后,“新艺城”趁热打铁接连拍摄两部续集《最佳拍档2:大显神通》(1983)和《最佳拍档3:女皇密令》(1984)献映贺岁档。自此之后,贺岁档便成为香港各大电影制片公司的必争之地。
1988年的《八星报喜》与《最佳拍档》中更多展示飞车之类动作场面完全不同,讲述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兄弟各自走过一段感情弯路,闹出无数爱情笑话后,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由周润发、张学友和黄百鸣主演,又一次打破当年中外影片最高票房纪录。这使得黄百鸣意识到:展示一家人的温馨场面,同样也能破票房纪录。他在一次访谈中说:
“原来在过年的贺岁档里,并不需要搞那么多大场面,最重要的是让大家笑。”
因此衍生出了后来90年代大火的《家有喜事》系列。《家有喜事》由张国荣、周星驰主演,描写的是一个大家庭里,三兄弟各有女朋友,但整个家庭因缺乏沟通理解而吵吵闹闹,鸡飞狗跳,最终成功化解矛盾,达成圆满的故事。新年总会激发人们对温暖的渴望,引导人们对家庭与传统的回归,在这个辞旧迎新的节点,除夕夜就成了一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夜晚。所以,就算这部影片已经上映超过30年,泪中带笑的故事还是会让人百看不厌。
《家有喜事》的出现使得港式贺岁片的类型元素基本固定下来,搞笑幽默、轻松温馨的“合家欢”式电影逐渐成为香港贺岁片的主流类型,出品了这一系列贺岁片的黄百鸣将之总结为:
“专为春节而做的戏”
“一定要有新年的欢乐气氛,一定是大团圆的结局,还有银幕上的演员最后一定要向观众拜年。”
很多我们早年看到的港片,像《花田喜事》《大富之家》《满汉全席》等等,都是贺岁片中的典范之作。我们也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传统贺岁片的要义。
首先,通常以一个大家族(或象征大家族的某个集团)为主角,讲述家族成员间种种面临分崩离析的危机,然后柳暗花明,最终热热闹闹大团圆。影片的最后一场,必然是所有主要演员登场,冲着摄影机祝福观众“吉祥发财”。如此,贺岁片也完成了它的“热闹”和“喜庆”,观众与明星在荧屏里外其乐融融,皆大欢喜。
其次,人多才好插科打诨、嬉笑怒骂,才能显得热闹非凡。演员阵容还必须是大咖云集,观众像是吃了一顿“新年大餐”;演员也可以通过上贺岁片来证明自己的人气。此外,也可以让某个公司旗下的所有明星都在影片结尾出场,凑个热闹。如《97家有喜事》中烤鸭店开张,要请名人剪彩,结果各路明星都趁机登场,周星驰扮演的角色还要迎接作为明星的周星驰。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各路明星的“大聚会”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合家欢与团圆。
20世纪90年代香港贺岁片尤其繁荣,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无厘头之王”周星驰和“动作喜剧之神”成龙。
周星驰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以无厘头喜剧走红,几乎每年农历新年期间都有作品问世,除了1992年的《家有喜事》之外,还有1993年的《逃学威龙三之龙过鸡年》、1995年的《大话西游》、1996年《大内密探零零发》、1997年《97家有喜事》、1998年的《行运一条龙》、1999年《喜剧之王》等,每部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贺岁影片,每一部也都成为当年最卖座的港片之一,成功建立了“笑匠”的地位。
所谓“无厘头”,其实“原本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说话办事都令人难以理解,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没有道理。”周星驰的电影多取材于香港市井日常生活,常以“无名小卒被欺负,后来一鸣惊人”的情节套路式出现。后来,由于周星驰独特的演绎风格和个人魅力,这些影片迅速流行开来,成为香港喜剧电影的主要基调。
成龙则出演了许多功夫喜剧片,比如1991年的《飞鹰计划》,1995年的《红番区》等等。成龙的功夫喜剧多是在险象环生的紧张刺激中见招拆招,出奇制胜。其就地取材的花式打斗和鬼马表情,新奇有趣,与以往荧幕上的硬汉英雄形象完全不同。
香港贺岁片的光彩照亮了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影业,也给困扰内地已久的“灰色春节档”带来了一丝光明。
1995年岁末,由成龙和梅艳芳等人主演的动作片《红番区》于春节前后在内地上映,成为第一部以“贺岁片”的名义引进中国内地的影片。影片主要讲述的是成龙饰演的香港警察在美国纽约勇斗黑帮的故事。里面既有让人大呼过瘾的武打环节,也有让人笑料百出的喜剧情节,当年引发的观影狂潮堪称经典。
《红番区》的高额票房也一举打破了“灰色春节档”的魔咒,让内地电影人和观众前所未有地感到了“贺岁片”的魅力。此后的两年中,成龙又乘胜追击相继推出《白金龙》《义胆厨星》等影片,同样票房大卖。
成龙的巨制电影连续固定在春节前后上映,也催生了内地“贺岁片”的发轫。在此之前,每逢过年,内地的影院都是放假关门休息,停到初五、初六才开业。受成龙电影的带动,内地电影人看到新的机遇,开始筹拍自己的贺岁片,冯小刚就做了那个最先“吃螃蟹”的人。
1997年,由冯小刚执导、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出品的电影《甲方乙方》开创了国产贺岁故事片的先河。
这部影片可以说是直接沿袭了香港贺岁片的模式,演员是几个擅演喜剧的名角:葛优、英达、刘蓓、冯小刚等,讲述了四个自由职业者在1997年夏天开办了“好梦一日游”业务,帮助消费者实现奇奇怪怪的内心梦想的故事。整部影片有一种荒诞的幽默感,展现了梦想与现实之间可怜又可笑的矛盾。
1998年,更多导演加入贺岁片的制作中。冯小刚也在这一年推出了讲述两个异乡人情感经历的《不见不散》,该片依然保持冯氏幽默风格,坚持大团圆结局。冯小刚在一次访谈中坦陈:
“我们拍《甲方乙方》也罢,拍《不见不散》也罢,就是不断在寻找百姓的欲望。《甲方乙方》是比较全面地在很多个点上全线出击……但《不见不散》仅就人们对爱情的欲望,在爱情这个大主题上不断提出很多个欲望。”
这一年的贺岁片还有《好汉三条半》《没事偷着乐》《男妇女主任》等十余部,但大都反响平平。
1999年底,冯小刚的第三部贺岁片《没完没了》上映,票房收入仍居大陆摄制的贺岁片榜首。《没完没了》与前两部贺岁片共同确立了冯小刚前期的喜剧叙事模式。2000年底,冯小刚没有拍摄贺岁片,但贺岁市场依然热闹非凡,《幸福时光》《美丽的家》《防守反击》《考试一家亲》《大惊小怪》成为“千禧五大贺岁片”。只是可惜,当年这五部贺岁片的票房反响都很平淡,加在一起的票房尚不及上一年的《没完没了》。
如果说20世纪末的贺岁片还停留在中低制作水平,那么2002年之后,随着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的加入,特别是2002年张艺谋的大片《英雄》,创造了中国国产电影极高的票房纪录,贺岁片也开始朝着多类型、大制作方向发展。
到如今,贺岁档越来越热闹,观众越来越多,类型也越来越广泛,“贺岁片”也开始逐渐和看春晚、放鞭炮、吃饺子一样,成为岁末文化中一道独特风景。
“贺岁片”自出现以来,就肩负着娱乐大众的使命,连接着祈盼祥和的民俗传统,承载着“新的一年会更好”的期望……可以说,贺岁片带给我们的,远不止一句“恭喜发财”。
你印象中还有哪些贺岁电影?你最爱的贺岁电影又是哪部呢?快来评论区分享吧!
参考资料:
[1]张俊苹著。冯小刚贺岁电影品牌建构研究[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7.04[2]秦宗鹏.中国合家欢电影:从话语生产的历史中溯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07):93-101.[3]黄美琪.内地贺岁片和香港贺岁片的差异[D].浙江大学,2011.[4]赵艺泽.香港贺岁电影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06):214-215+217.[5]陈金凤.后现代文化景观下的大陆贺岁片研究(1997-2017)[D].四川师范大学,2018.[6]徐皓峰.香港贺岁片:民众心理与后现代文化的双重范本[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03):110-116.[7]黄百鸣,梁小岛。贺岁档在香港:因为春节,所以喜剧[J].当代电影,2009,(03):15-17.[8]余馨.与冯小刚谈《不见不散》[J].当代电影,1999,(1).[9]刘海静.中国贺岁片的文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8.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